第121章 你是刘邦,人生格言“大丈夫生当如此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最新章节。

【有人说没读过刘邦,不足以谈人生。】

【当你觉得生活看不到一点光明,熬不住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刘邦。】

【他的故事会让你明白一件事。】

【人生路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你只是差一个机会而已。】

天幕下。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着天幕上对刘邦的赞美,此刻也来了兴趣。

吃瓜嘛,看看这位叫刘邦的人有多难。

难道比他做质子那些年还要难?

(若是有后世人看到这,恐怕得爆一句:还看,收你来了!)

......

大汉位面。

刘邦醉卧美人膝,此刻看到天幕上讲他的故事,顿时心中一震。

回首五十多年的人生。

他这一辈子,确实一直差一个机会。

若是没有天下大乱,他现在还是一个泗水亭长。

每日吹牛打屁,混完一生。

可奈何确实有那运气,也抓住了机会。

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朕想起多年前看嬴政的车队,想起那句宏愿。”

“大丈夫该当如此!”

刘邦依偎在美人怀中一边把玩,

手中的玉佩。

一边看着天幕如何讲述他的故事。

......

大明位面。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撇着嘴。

“看汉高祖,不如看咱。”

“他刘邦不过是个押送刑徒的亭长,路上人跑光了才扯旗造反,咱可是真真切切饿着肚子从皇觉寺走出来的!”

太子朱标闻言躬身一拜:

“父皇,昔日汉高祖入关中时与百姓约法三章,又遣韩信定三秦、收巴蜀,确有过人之处。”

朱标垂眸避开朱元璋陡然凌厉的目光,改口道:

“但若论再造华夏之功,自然不及父皇驱除鞑虏、重开大宋天。”

朱元璋喉结滚动,目光扫过太子腰间缀着的和田玉组佩。

那是马皇后去年生辰所赐。

“你倒是说说,刘邦凭什么与咱并称?”

朱标声音清朗:

“凭他让百姓记住了非壮丽无以重威。”

“但儿臣记得父皇营建南京时说过,奉天殿基座用的都是咱凤阳老家的青砖。”

朱元璋忽然沉默。

风穿过大殿,带着秦淮河的水汽。

“刘邦称帝后诛杀异姓王,咱可是见一个贪官污吏杀一个!”

“前日户部那个侍郎......”

“父皇圣明。”

朱标截住话头,“汉初轻徭薄赋却致七国之乱,我朝《大明律》设六赃之罪,方有三十年海晏河清。”

“只是儿臣愚见......”

“高祖约法三章能得民心。”

“父皇设申明亭教化万民,皆是圣王之道。”

此话一出。

朱元璋望着太子低垂的后颈,眼神缓了许多。

他突然想起昨日批阅的奏折。

应天府尹上报太子巡视屯田时亲自为老农扶犁。

这双手本该只握乾坤。

“油嘴滑舌。”

朱元璋从鼻孔里哼出声。

甩袖不再争论。

而是继续看天幕。

......

天幕上还在继续:

【接下来我们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带你走进刘邦的一生。】

【我出生在沛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

【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不出意外,我这辈子也会继承父母的职业。】

【可我和父母想得不一样,我上学逃课,回家还偷懒不干农活。】

【一天到晚懒懒散散,广交狐朋狗友,游手好闲活脱脱的一个街溜子。】

【时常东家蹭点饭,西家要点酒。】

【时间长了,朋友、兄嫂都嫌弃我,看到我一出现在门口,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藏起来。】

【就连家里的狗都对我避之不及,生怕被我当成下酒菜炫了。】

【不光如此,我爹也看不起我,常常骂我没一点出息。】

天幕下:

大秦位面。

此刻还是青年的刘邦看到这心中瞬间引起共鸣。

此刻他正躺在晒谷场的草垛上。

后脑勺枕着半卷《魏公子兵法》。

九月的阳光透过枯槐枝丫。

远处刘仲举着扫帚追来,惊起满地啄食的麻雀。

“滚远些睡!新收的谷子沾了酒要霉的!”

“真不知道你这游手好闲的家伙何德何能能上天幕。”

“你看看天幕上说的,这下好了全天下都知道你这家伙游手好闲。”

兄长粗哑的呵斥混着犬吠刺破耳膜。

刘邦吐出嚼烂的草茎,无所谓地离开。

腰间酒葫芦撞在夯土墙上,刻着魏无忌三字的铜扣又多了道裂痕。

别人瞧不起无所谓。

但他知道,他是有大志向的人,一个要成为信陵君那般人物的人。

走在街上。

里门外的屠户正剁着豚骨,油花溅到络腮胡上,像极了饿鬼吃生肉。

“刘季啊,听说你爹昨日要你逐出族谱咧?!”

“要不来我这儿学杀猪,总比当个偷鸡摸狗的浪荡子强啊。”

刘季眯眼,望着天幕。

他忽地想起,昨夜在城隍庙偷喝的黄酒还在胃里。

恍惚间。

他看见金碧辉煌的宫殿中。

自己头戴十二旒冠冕,群臣向他跪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