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剑阁霜刃映寒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第一折 暗潮涌动惊剑阁

景元二十八年秋,铅灰色的云层像被沉重的巨石压着,低低地悬在剑阁关上空。姜维扶着城楼上冰凉的青石垛口,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石面因常年风吹雨打而形成的沟壑。远处蜿蜒的金牛道在暮色中宛如一条灰黑色的巨蟒,消失在层峦叠嶂的群山深处。山风裹挟着潮湿的寒意扑面而来,卷起他玄色披风的下摆,拍打在铁制护心镜上,发出细碎而凌乱的声响。

他低头看了看腰间悬挂的诸葛连弩模型,那是他耗费三年心血改良的七矢连弩缩小版。黄铜铸造的弩身泛着冷硬的光泽,精巧的齿轮和机关纹路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它能穿透三层牛皮甲胄的威力。姜维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这处连接汉中与成都的咽喉要道,此刻却像一个沉默的战士,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报!"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城楼上的寂静。一名斥候浑身浴血,几乎是撞开了城楼的木门。他的铠甲上沾满了泥土和凝结的血痂,坐骑也累得口吐白沫,瘫倒在门边。姜维快步上前,稳稳扶住几乎要跌倒的斥候。

"钟会率十万大军已过葭萌关,先锋离剑阁仅剩两日路程!"斥候大口喘着粗气,声音中带着难掩的焦虑和疲惫。姜维的瞳孔猛地收缩,手中握着的茶盏"啪"地一声掉在地上,青瓷碎片四溅,温热的茶水在青砖上蜿蜒成不规则的形状,很快便被吸干。

他疾步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巨大沙盘前,食指重重地按在"剑阁七峰"的标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沙盘上代表敌我双方的小旗。突然,他发现魏军的行军路线竟巧妙地避开了所有预先设置滚木雷石的区域,那些精心布置的防御工事在魏军的行军图上仿佛成了摆设。

"这绝非巧合。"姜维的声音低沉而冰冷,转头看向同样面色凝重的副将霍弋。霍弋心领神会,迅速展开怀中缴获的魏军密信。泛黄的绢纸展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霉味混着墨香飘散开来。绢纸上赫然画着详尽的剑阁防御图,每一处暗哨的位置、滚木雷石的储备点都被用朱砂仔细标注。

"有人泄密!"姜维怒不可遏,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案几的一角被削落,木屑纷飞。"立刻封锁关城,严查所有进出人员!没有我的手令,一只飞鸟都不许放出关!"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城楼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夜幕悄然降临,剑阁关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姜维独自一人在营帐内踱步,案上的烛火在穿堂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帐篷上,忽长忽短,宛如跳动的幽灵。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年前,那场发生在陇西的粮道遇袭事件。当时魏军同样精准地绕过了汉军的埋伏圈,导致粮草尽失,许多将士白白牺牲。

姜维抓起案上的密信,凑到烛火旁烘烤。随着温度升高,字迹下方渐渐浮现出两个小字——"黄皓"。这个名字让他浑身一震。黄皓,那个在刘禅身边侍奉多年、看似恭顺的宦官,竟然早已成为魏军安插在蜀汉内部的一颗毒瘤!姜维的拳头紧紧攥起,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与此同时,关城西门外的密林里,数十道黑影在夜色中悄然移动。他们身着黑色劲装,脚蹬软底夜行靴,行动间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为首之人戴着狰狞的青铜面具,手中握着一把刻有魏军狼头徽记的短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森然的冷光。

"按计划行事,子时炸开南城墙。"他压低声音,冰冷的眼神扫过周围的手下,"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话音刚落,一声尖锐的鹰哨划破夜空,黑影们如同鬼魅般迅速隐匿于茂密的灌木丛中。

姜维似乎有所感应,手持火把带着两百精锐士兵登上城头。"搜!"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间回荡,带着刺破黑暗的力量。火把的光芒照亮之处,三具守卫的尸体横陈在地,他们的咽喉处都插着一支魏军特制的三棱弩箭。箭矢呈三棱形,伤口极难愈合,鲜血早已凝固成暗红色,在地上形成可怖的血泊。

姜维弯腰捡起尸体旁的半截玉佩,瞳孔猛地收缩——这温润的羊脂白玉,上面雕刻的云纹样式,分明是黄皓平日里贴身佩戴之物!"不好!"他突然意识到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立刻大声下令:"回城!快!"但一切都太晚了,南城墙方向传来震天动地的巨响,浓烟裹挟着碎石冲天而起。在火光的映照下,魏军的黑色军旗如潮水般涌来,上面绣着的狰狞魏字仿佛张牙舞爪的恶魔。

姜维握紧改良后的连弩,对着夜空射出一支信号箭。红色的轨迹划破黑暗的天幕,宛如一道泣血的伤痕,向关城内的守军传递着危机的讯息。这一刻,他知道,一场生死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折 血战剑门惊天地

黎明前的黑暗浓稠得化不开,剑阁关却已陷入了人间炼狱般的景象。魏军的投石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巨大的绞盘转动着,将磨盘大的石块抛向天空。石块划破空气,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重重砸在城墙上。夯土结构的墙体在这般猛烈的攻击下不断崩裂,碎石飞溅,尘土飞扬。

姜维站在摇摇欲坠的城楼上,亲自操作着改良后的诸葛连弩。他的眼神冷峻而坚定,双手熟练地拉动弩弦,装填箭矢。随着"嗡"的一声轻响,七支箭矢如同流星般破空而出,穿透了前排魏军士兵的盾牌。锋利的箭头直接刺入身体,鲜血如泉涌般喷出,魏军士兵惨叫着倒下,身后的同伴踩着他们的尸体继续向前推进。

但魏军的人数是汉军的十倍有余,倒下一批,立刻又补上一批,仿佛无穷无尽。城墙下,密密麻麻的魏军士兵举着盾牌,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剑阁关。他们的喊杀声响彻云霄,震得人耳膜生疼。

"将军!西城墙告急!"霍弋浑身浴血,铠甲上的血迹早已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他跌跌撞撞地冲到姜维面前,大声喊道。姜维转头望去,只见几辆巨大的冲车正在撞击城门。冲车的前端是用整根巨木制成的撞锤,表面裹着厚厚的铁皮,每一次撞击都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城门的门板已经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阿莱娜!带羌骑从侧翼突袭!"姜维当机立断,大声下令。阿莱娜身披银鳞甲,骑在高大的枣红马上,宛如一位女战神。她听到命令后,弯刀出鞘,高高举起,大声呼喊:"羌人勇士们,随我杀敌!"三百羌骑齐声呐喊,马蹄声如雷,从关城一侧杀出。

阿莱娜的弯刀在夜色中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三名魏军士兵的头颅飞起,鲜血喷溅在她的铠甲上。但就在此时,鲜卑援军突然从山谷中杀出。他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强弓,骑射之术远超汉军想象。箭矢如蝗虫般密集地射来,羌骑纷纷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

阿莱娜的手臂不幸中箭,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但她咬牙拔出箭矢,将染血的箭头随手一扔,再次高举弯刀,大声喊道:"结雁形阵!"羌骑们迅速调整阵型,在箭雨中艰难地抵抗着鲜卑骑兵的攻击。阿莱娜的鲜血顺着刀刃滴落,在黄土上绽开一朵朵妖艳的血花。

城墙上,姜维的连弩已经射至第七匣箭矢。他看着越来越近的魏军云梯,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大声下令:"点火!"预先埋设在城墙下的桐油被士兵们点燃,刹那间,熊熊大火燃起,火舌迅速吞噬了数十架云梯。魏军士兵们在火海中惨叫奔逃,有的被活活烧死,有的慌不择路从云梯上摔下,摔得粉身碎骨。

但魏军悍不畏死,后面的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攀爬云梯。城楼上,汉军士兵们用长矛、石块奋力抵抗,与魏军展开了惨烈的近身肉搏。刀剑相撞的铿锵声、士兵们的喊杀声、受伤者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剑阁关。

混战中,姜维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钟会!他正站在中军大帐前,手持令旗,指挥着魏军的进攻。金丝绣边的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傲慢笑容。姜维心中怒火中烧,搭箭拉弦,瞄准钟会。但就在即将发射的瞬间,一支流矢射中了他的肩头。

剧痛让姜维的手臂颤抖,箭矢偏离了方向。他听见身后霍弋的怒吼:"将军快走!"转头望去,只见霍弋已率领数百死士,手持长矛,如同一柄利剑般冲向魏军精锐。长矛刺入敌阵,鲜血飞溅,霍弋和死士们在敌群中左冲右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姜维争取撤退的时间。

此刻的剑阁关,城墙已被攻破三处。汉军士兵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线,他们有的抱住魏军士兵,从城墙上纵身跃下,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拉响腰间的炸药,在爆炸声中与敌军同焚。姜维望着熊熊燃烧的关城,耳边仿佛响起了诸葛亮那熟悉的声音,想起了《出师表》中"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嘱托,泪水不自觉地混着血水滑落脸颊。

他举起连弩,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汹涌而来的魏军射出最后一箭。箭尾的红缨在火光中随风飘动,宛如一抹不屈的英魂,在这残酷的战场上傲然绽放。

第三折 奇谋暗计破危局

当姜维率领残部退守剑阁内城时,身边只剩下八百名伤痕累累的士兵。他们有的拄着断剑,有的捂着伤口,疲惫地靠在墙上,粗重的喘息声在寂静的街巷中回荡。姜维自己也因失血过多面色苍白,他倚着染血的城墙,看着满地狼藉的战场,心中满是悲凉。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墙角堆积的桐油桶上,那些在战前储备的易燃物此刻安静地堆放在那里。姜维的脑海中闪过诸葛亮传授给他的兵法韬略,想起了那着名的"空城计"。但如今魏军势大,此计绝无可能奏效。他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片刻后,眼中突然闪过一道精光——火攻!或许这就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传令下去,"姜维强撑着身体,大声下达命令,"收集所有桐油,在街巷埋设引火之物。霍弋,你带领三百士兵加固内城防御,务必守住每一道城门!"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依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霍弋领命后,立刻组织士兵行动起来,搬运石块、修补城墙,一时间,内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劳作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莱娜,你带两百人扮成百姓,在东门假意投降,引魏军入瓮。"姜维转头看向阿莱娜,目光中带着信任与担忧。阿莱娜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计划,她轻轻摘下颈间的狼牙项链,那是羌族勇士的象征,代表着勇气和力量。她将项链递给姜维,轻声说道:"保重。"然后转身,带着两百名士兵消失在夜色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