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阴平烽燧续炊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第三折的最后,阳光洒满了屯田区的广场,百姓们和士兵们欢呼着,庆祝又一次挫败了邓艾的阴谋。粮仓的上空,飘起了袅袅炊烟,那是归义营的士兵们在做早饭,香喷喷的馒头味,飘得很远很远。
第四折 轻骑奇袭夺粮道
武都的粮草越来越紧张,邓艾的军帐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派去的间谍和袭扰部队都没了消息,不用说,肯定是被姜维给收拾了。邓艾看着桌上仅存的几袋麦子,眉头皱得像个疙瘩——这粮食,顶多够全军吃半个月了。
“将军,我们不能再等了。”师纂站在邓艾面前,脸上满是焦急,“再不想办法弄到粮食,士兵们就要哗变了!”他指着帐外,“昨天就有几个士兵偷偷跑了,说是要回雍州老家种麦子。”
邓艾的心里像被猫抓一样难受。他知道师纂说的是实话,可现在阴平道被姜维牢牢控制着,通往沓中的粮道也被堵死了,去哪里弄粮食呢?
“有了!”邓艾突然一拍大腿,眼睛亮了起来,“我们可以去抢祁山的粮库!”他指着地图上的祁山,“那里是蜀军的老粮仓,虽然诸葛亮死后就没怎么用了,但肯定还剩下不少粮食。而且祁山的守兵不多,只有几百人,我们派一支精锐去,肯定能得手!”
师纂的眼睛也亮了:“将军英明!”他连忙说,“让我去吧!我保证把祁山的粮食给您抢回来!”
邓艾摇了摇头:“不行,你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不适合带队。”他想了想,“让牵弘去吧,他勇猛善战,手下的士兵也都是精锐,让他带五千人,务必在三天内拿下祁山粮库。”
牵弘接到命令时,正在军帐里擦他的佩刀。这把刀是他从一个蜀军将领手里缴获的,刀鞘上镶着宝石,锋利无比。“放心吧将军,”牵弘拍着胸脯,“不就是个祁山粮库吗?我保证给您连锅端了!”
当天下午,牵弘就带着五千人出发了。他们轻装简行,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和必要的武器,沿着祁山道,浩浩荡荡地往祁山方向赶去。牵弘骑着他的宝马,走在队伍最前面,心里美滋滋的——只要抢回粮食,邓将军肯定会重赏他,说不定还能升他的官。
可他不知道,姜维早就料到邓艾会打祁山粮库的主意。在抓获的间谍嘴里,姜维得知了祁山粮库的位置和守兵情况,就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祁山的动静。当探马报告说牵弘带着五千人往祁山赶去时,姜维立刻召集了张达和狼女。
“牵弘这是去抢祁山的粮食。”姜维指着地图上的祁山,“我们不能让他得逞。祁山粮库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而且要是让邓艾抢到了,他的气焰会更嚣张。”
张达急了:“那我们赶紧派兵去守祁山啊!”
姜维摇了摇头:“不行,我们的兵力有限,要是分兵去守祁山,阴平道就空虚了,邓艾可能会趁机来偷袭。”他的眼睛转了转,想出了一个主意,“我们不如去劫牵弘的后路,断了他的粮道,让他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不战自溃。”
狼女的眼睛亮了:“将军这个主意好!”她主动请缨,“让我带羌骑去吧!我们熟悉地形,保证能把牵弘的粮道劫了!”
姜维点了点头:“好,就你去。”他从怀里掏出个地图,递给狼女,“这是祁山道的地形图,牵弘的粮队肯定会走‘落雁坡’,那里地势险要,适合埋伏。你带五百羌骑,在那里设伏,等粮队经过时,突然杀出,把粮食劫回来。”
他又对张达说:“你带一千归义营的士兵,在‘狼牙口’接应狼女,防止牵弘回援。要是牵弘真的回援了,你们就死死拖住他,给狼女争取时间。”
张达和狼女领命而去。姜维站在军帐里,望着祁山的方向,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成功啊,这不仅关系到祁山的粮食,更关系到阴平道的安危。
狼女带着五百羌骑,日夜兼程,很快就赶到了落雁坡。这落雁坡果然名不虚传,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山道,是祁山道上最险要的地方之一。
“就在这里埋伏。”狼女指着山崖上的灌木丛,“大家都藏进去,把马拴好,别发出动静。等粮队过来,听我的号令再动手。”
羌骑们纷纷下马,钻进灌木丛里,手里的弯刀和银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狼女也藏在一棵大树后面,眼睛死死盯着山道的入口,等着粮队的到来。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声。狼女的精神一振——来了!她示意羌骑们做好准备。
很快,一支长长的粮队出现在山道上。大约有两百多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装着鼓鼓囊囊的麻袋,不用问,里面肯定是粮食。粮队的前后,各有一百多个魏军士兵护卫着,手里拿着刀枪,警惕地看着四周。
“果然不少粮食。”狼女的心里暗暗高兴。她等粮队走到山道中间,离两边的山崖最近的时候,突然举起银枪,大喊一声:“杀!”
藏在灌木丛里的羌骑们立刻冲了出来,像一群下山的猛虎,扑向粮队。魏军士兵们猝不及防,被打得晕头转向。有的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羌骑的弯刀砍倒在地;有的想反抗,却被羌骑的银枪挑飞;还有的干脆扔掉武器,抱头鼠窜。
粮队的领队是个满脸横肉的校尉,他挥舞着大刀,想组织士兵抵抗,却被狼女盯上了。狼女的银枪像一条银蛇,直取校尉的咽喉。校尉连忙举刀格挡,“当”的一声,大刀被银枪震得嗡嗡作响。狼女趁机一脚踹在他的胸口,把他踹倒在地,银枪紧接着刺了下去,结果了他的性命。
没了领队,魏军士兵们更加混乱,很快就被羌骑们收拾干净了。狼女看着满地的粮食,脸上露出了笑容:“快,把粮食搬到我们的马背上,能搬多少搬多少!”
羌骑们立刻行动起来,把马车上的粮食往自己的马背上搬。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
“不好,是牵弘的援兵!”一个羌骑大喊道。
狼女的脸色一变,她知道,牵弘肯定是发现粮队被劫,派兵回援了。“快,加快速度!”她对羌骑们喊道,“能搬多少是多少,剩下的烧了,不能留给他们!”
羌骑们加快了速度,把能搬的粮食都搬上了马背。狼女看着剩下的粮食,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硫磺粉和火折子,撒在粮食上,点燃了火。
很快,熊熊大火就烧了起来,把剩下的粮食都吞没了。狼女看着大火,对羌骑们说:“走!我们撤!”
她们刚走出落雁坡,就遇到了张达带着的归义营士兵。“怎么样?得手了吗?”张达连忙问。
“得手了!”狼女笑着说,“抢了不少粮食,剩下的也烧了,没给牵弘留下一粒。”
张达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快回阴平道,免得夜长梦多。”
可他们刚走没多远,就被牵弘带着的魏军追上了。原来牵弘得知粮队被劫,气得暴跳如雷,亲自带着三千人回援,正好在半路上遇到了他们。
“站住!把粮食留下!”牵弘骑着马,挥舞着大刀,大喊道。
张达把狼女护在身后:“你带粮食先走,我来挡住他们!”
狼女摇摇头:“不行,要走一起走!”
张达急了:“别废话!这是将军的命令!你把粮食带回阴平道,比什么都重要!”他对归义营的士兵们喊道,“弟兄们,跟我上!让魏军看看我们的厉害!”
归义营的士兵们纷纷举起刀枪,冲向魏军。牵弘的魏军虽然人多,但归义营的士兵们个个奋勇当先,打得魏军连连后退。
狼女看着张达和归义营的士兵们,眼里含着泪水。她知道张达说得对,粮食比什么都重要。“张达,你保重!”她大喊一声,带着羌骑和粮食,转身往阴平道的方向跑去。
张达看着狼女的背影,露出了一丝微笑。他挥舞着大刀,和归义营的士兵们一起,继续和魏军厮杀。虽然他们人少,但士气高昂,硬是把魏军挡在了原地,给狼女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当狼女带着粮食回到阴平道,向姜维报告情况时,姜维的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好样的!”他拍着狼女的肩膀,“你们立了大功!”
没过多久,张达也带着归义营的士兵们回来了。虽然不少人受了伤,但没人阵亡,还缴获了不少魏军的武器。
“牵弘那小子被我们打怕了,不敢再追了。”张达得意地说,“他肯定没想到,我们这么点人,能挡住他三千大军。”
姜维笑着说:“不是我们厉害,是他们心虚。邓艾粮草不足,士兵们早就不想打仗了,哪有我们归义营的士气高。”
当天晚上,阴平道的屯田区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归义营的士兵们和百姓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吃着新抢回来的粮食做的馒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姜维站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邓艾肯定还会再来。但他有信心,只要归义营的士兵们团结一心,百姓们支持他们,就一定能守住阴平道,守住这片土地。
第四折的最后,篝火越烧越旺,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歌声和笑声在阴平道的夜空中回荡,像一首写给胜利和希望的歌。
第五折 泉边盟约待战机
祁山粮道被劫的消息传到武都,邓艾气得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他把军帐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嘴里不停地骂着:“姜维!我跟你势不两立!”
师纂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知道邓艾现在正在气头上,谁说话谁倒霉。
过了好一会儿,邓艾的气才消了一些。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粮袋,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完了,一切都完了。”他喃喃地说,“没了粮食,别说攻打阴平道了,我们能不能活着回到洛阳都不一定。”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声:“将军,羌寨的首领派人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邓艾皱了皱眉头:“羌人?他们来干什么?”他想了想,“让他们进来。”
很快,一个穿着羌人服饰的使者走进了军帐。这使者身材高大,脸上画着羌人的图腾,手里拿着一把弯刀。“邓将军。”使者的汉语说得不太流利,但还算清晰,“我们首领让我来问你,想不想和我们合作?”
邓艾的眼睛亮了一下:“合作?怎么合作?”
使者说:“我们首领知道你现在缺粮食,我们羌寨有不少粮食,可以卖给你。但我们有个条件,你要帮我们打败姜维。”他顿了顿,“姜维最近和我们的一些羌寨走得很近,我们首领担心他会吞并我们的地盘,所以想和你联手,先除掉他。”
邓艾的心里打起了算盘。他知道羌人有很多粮食,要是能和他们合作,解决了粮食问题,就有希望打败姜维。而且羌人勇猛善战,要是能让他们出兵,胜算就更大了。
“好!”邓艾立刻答应下来,“我可以帮你们打败姜维,但你们也要保证,给我们足够的粮食。”
使者点了点头:“没问题。我们首领说,只要你能打败姜维,我们不仅给你粮食,还可以归顺魏国,年年向你们进贡。”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这是我们羌寨的位置和姜维的布防图,希望能帮到你。”
邓艾接过地图,心里乐开了花。他觉得自己终于有救了,只要和羌人合作,一定能打败姜维,夺回阴平道。
使者走后,师纂担心地说:“将军,羌人会不会有诈?他们向来反复无常,不可信啊。”
邓艾不以为然地说:“放心吧,他们现在也怕姜维,和我们合作,对他们有好处,不会有诈的。”他指着地图,“我们就按这个计划,和羌人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阴平道!”
可邓艾不知道,这个羌人使者其实是狼女安排的。狼女早就料到邓艾会打羌人的主意,所以提前和几个友好的羌寨商量好,派了这个使者去迷惑邓艾,想引他出来,然后一举歼灭。
当使者把邓艾的反应告诉狼女时,狼女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邓艾果然上钩了。”她立刻把消息告诉了姜维。
姜维召集了张达、狼女和几个羌寨的首领,在月牙泉边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议。“邓艾已经相信了我们的计谋。”姜维指着地图,“他会在三天后,带着大军,和羌人‘使者’约定的地点汇合,然后一起攻打阴平道。我们就在他们汇合的地方设伏,一举歼灭他们。”
一个羌寨首领说:“我们可以派一些人,假装和邓艾合作,把他引到‘断魂谷’。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适合打埋伏。”
姜维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他对狼女说,“你带羌骑,埋伏在断魂谷的两侧山崖上,等邓艾的大军进入谷中,就用滚石和箭雨袭击他们。”
他又对张达说:“你带归义营的士兵,埋伏在断魂谷的入口,等邓艾的大军进去后,就堵住入口,不让他们出来。”
最后,姜维对羌寨首领们说:“请你们派一些人,假装和邓艾合作,把他引到断魂谷。记住,一定要小心,别露出马脚。”
羌寨首领们纷纷点头:“放心吧,我们会办好的。”
会议结束后,大家都开始行动起来。月牙泉边,归义营的士兵们和羌人们忙着准备武器和粮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将军,这次我们一定能打败邓艾。”张达信心满满地说。
姜维看着月牙泉的泉水,若有所思地说:“但愿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邓艾毕竟是个老将,诡计多端,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
三天后,邓艾果然带着大军,如期来到了和羌人约定的地点。他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成功了。
“使者呢?怎么还没来?”邓艾有些不耐烦地问。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邓艾以为是羌人来了,连忙让人准备迎接。可走近了才发现,来的不是羌人,而是姜维的归义营士兵。
“邓艾!你中计了!”姜维的声音从队伍前面传来,带着一股嘲弄的味道,“羌人是不会和你这种阴险狡诈的人合作的!”
邓艾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心里充满了悔恨和恐惧。“快!撤退!”他大喊道,想带着大军逃跑。
可已经晚了。断魂谷的两侧山崖上突然滚下无数巨石,砸得魏军士兵人仰马翻。狼女带着羌骑,从山崖上冲下来,银枪和弯刀像死神的镰刀,收割着魏军士兵的生命。
张达带着归义营的士兵,堵住了断魂谷的入口,把魏军的退路封得死死的。魏军士兵们被夹在中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等死。
邓艾看着眼前的惨状,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他拔出佩刀,想自刎谢罪,却被身边的师纂拦住了。“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冲出去,还有希望!”
邓艾看着师纂,摇了摇头:“没用了,我们冲不出去了。”他放下佩刀,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邓艾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邓艾和师纂被活捉,成了归义营的俘虏。归义营的士兵们和羌人们欢呼着,庆祝这场决定性的胜利。
月牙泉边,姜维看着被押过来的邓艾,心里感慨万千。他走到邓艾面前,说:“邓艾,你输了。”
邓艾睁开眼睛,看着姜维,苦笑了一下:“是啊,我输了。我输得心甘情愿。”他顿了顿,“你比我强,你懂得如何赢得人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姜维说:“我不是要你的命,我只是想让你明白,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和平和合作,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看着邓艾,“如果你愿意,可以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种麦子,为这片土地做点贡献。”
邓艾看着月牙泉边忙碌的归义营士兵和羌人,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里突然有了一丝触动。他点了点头:“好,我留下来。”
第五折的最后,夕阳的光芒洒在月牙泉上,把泉水染成了金色。归义营的士兵们和羌人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庆祝这场胜利。邓艾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不是战争和权力,而是和平与安宁。
阴平道的烽燧依旧矗立在山道旁,铜铃在风中“叮铃铃”地响着,像是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屯田区的冬麦长势正好,预示着来年的丰收。
姜维站在月牙泉边,望着远方的群山,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片土地,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他,姜维,会一直在这里,守护着这份希望,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