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夏挑衅燃战火,西域初征显神威(下)(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出来迎接,街道两旁挤满了人,连屋顶上都站着不少百姓,手里挥舞着写有“陛下万岁”的小旗子,欢呼声从城门一直传到皇宫,比过年还要热闹十倍。
孛儿帖带着术赤、察合台,还有刚出生没多久的窝阔台,站在人群最前面。看到铁木真骑着马,一身盔甲虽沾了些西域的尘土,却依旧挺拔如松,孛儿帖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快步走上前,伸手想帮他拂去盔甲上的灰。
铁木真翻身下马,一把将孛儿帖搂进怀里,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我回来了,让你和孩子们久等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孛儿帖靠在他怀里,眼泪掉了下来,却笑着说,“孩子们天天问我,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术赤还说,要跟你比一比骑马射箭,看看谁更厉害。”
术赤立刻上前一步,挺起小胸脯,说:“父亲,我这几个月天天练骑马射箭,现在能一箭射中百步外的兔子了!咱们明天比一比!”
察合台也跟着跑过来,拉着铁木真的手,举着一把小小的弯刀:“父亲,你看!这是木华黎叔叔给我做的弯刀,我现在能砍断小树枝了,以后我也要跟你一起去西域,杀坏蛋!”
铁木真弯腰抱起察合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又摸了摸术赤的头,笑着说:“好!明天父亲就跟术赤比骑马射箭,察合台要是好好练,等长大了,父亲就带你去西域,看看咱们大蒙古国的地盘有多大!”
周围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鼓掌,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温暖了整个中都的春天。
木华黎、博尔术、札木合、石抹明安等人也迎了上来,纷纷抱拳道:“陛下,欢迎回来!西域平定,西夏灭亡,咱们大蒙古国现在疆域万里,百姓安乐,真是可喜可贺!”
铁木真松开孛儿帖,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的功劳,是兄弟们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老百姓们支持的结果。走,咱们先回皇宫,好好庆祝一下,也让兄弟们好好歇一歇,吃点热饭,喝点好酒!”
“好!陛下万岁!”众人齐声答应,簇拥着铁木真,往皇宫的方向走去。
接下来的半个月,中都天天都在举办庆功宴,不仅草原的勇士们、中原的官员们参加,西夏和西域的降将、贵族们也都来了。庆功宴上,大家喝酒吃肉,聊起打仗时的趣事,时不时还会因为“谁砍的敌人多”“谁射的箭更准”吵上两句,最后又搂着肩膀一起喝酒,跟亲兄弟似的。
有一天,庆功宴正热闹,郭宝玉端着酒杯,走到铁木真面前,抱拳道:“陛下,现在西夏已灭,西域平定,咱们大蒙古国疆域辽阔,东到辽东,西到西域,南到西夏,北到草原深处,老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这都是陛下的功劳!不过属下觉得,咱们现在应该制定一套更完善的制度,管理这么大的疆域,还要选拔更多有才能的人,不管是草原人、中原人,还是西夏人、西域人,只要有本事,就重用他们,这样咱们大蒙古国才能越来越强大,长治久安!”
铁木真接过酒杯,跟他碰了一下,笑着说:“郭宝玉,你说得太对了!以前咱们主要是打仗,没太多精力制定制度,现在天下基本太平了,确实该好好完善制度,选拔人才了。木华黎,你觉得呢?”
木华黎立刻上前,说:“陛下,郭将军说得在理!属下建议,咱们在草原地区,依旧沿用草原的‘千户制’,把草原分成若干个千户,每个千户由一个有才能的贵族或将领管理,负责训练士兵、安抚牧民;在中原、西夏、西域这些农耕或城邦地区,就沿用当地的州县制,设立知府、知县,派官员去管理,同时保留当地的风俗习惯,让老百姓们能适应;至于人才选拔,咱们不管出身,不管民族,只要有才能,能为老百姓做事,就可以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合格了就任命官职,这样才能让天下的人才都为咱们大蒙古国效力!”
石抹明安也点头附和:“陛下,木华黎大人说得对!咱们还要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草原用蒙古文,中原、西夏、西域可以同时使用蒙古文和当地文字,方便老百姓们交流;度量衡统一了,不管是经商还是交税,都更方便,也能避免官员们从中作梗,欺负老百姓。”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铁木真拍了拍手,“木华黎,你负责牵头,联合石抹明安、郭宝玉、札木合等人,制定详细的制度,包括千户制、州县制、人才选拔制度、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半个月内拿出来给我看;博尔术,你负责训练大军,不仅要训练草原的士兵,还要训练中原、西夏、西域投降的士兵,把他们都打造成精锐之师,守护咱们大蒙古国的疆域;哲别,你负责派侦察兵,巡查各地,要是发现有残余势力作乱,或者官员欺负老百姓,就立刻上报,同时派兵镇压,确保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答应,然后纷纷下去忙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的半个月,木华黎等人天天聚在一起,讨论制定制度的细节。有时候,大家会因为一个制度的细节吵得面红耳赤,比如中原的税收制度,草原的贵族们觉得应该按草原的方式收牛羊,中原的官员们觉得应该按中原的方式收粮食,双方各执一词,吵了好几天。
最后,还是铁木真拍板决定:“草原地区按牛羊收税,中原、西夏、西域按粮食或财物收税,税率都定在十分之一,不能多收老百姓一分钱,要是有官员敢贪污受贿,多收赋税,就从严处罚,砍头示众!”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这个办法既照顾了草原的习惯,也适应了中原、西夏、西域的情况,还能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确实是个好办法。
半个月后,制度草案终于制定好了。木华黎把草案交给铁木真,铁木真仔细看了一遍,又召集大家一起讨论,修改了几个小细节,最后正式确定下来,在全国推行。
制度推行之后,各地的老百姓们都很满意。草原的牧民们不用再担心被乱收牛羊,中原的老百姓们不用再担心被乱收粮食,西夏和西域的老百姓们也不用再担心被强迫改变风俗习惯,大家都安心地放牧、种地、经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人才选拔制度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有才能的人都被推荐上来,不管是草原的牧民、中原的书生,还是西夏的工匠、西域的商人,只要有本事,都得到了重用。有个叫耶律楚材的中原书生,很有学识,还懂兵法,被推荐上来之后,铁木真跟他聊了好几次,发现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就任命他为中书省左丞相,协助木华黎处理政务,耶律楚材也没辜负铁木真的信任,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帮了木华黎不少忙。
这天,铁木真带着孛儿帖和孩子们,还有木华黎、博尔术等人,去草原视察。草原上,牧民们正在放牧,牛羊成群,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帐篷门口晒太阳,脸上满是笑容。看到铁木真来了,牧民们都纷纷围过来,递上马奶酒和肉干,嘴里喊着:“陛下,您来了!快进帐篷歇会儿,喝碗马奶酒!”
铁木真接过马奶酒,喝了一口,笑着说:“乡亲们,不用忙!我就是来看看大家,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牛羊多不多?”
一个老牧民笑着说:“陛下,托您的福,咱们现在日子过得可好了!牛羊比以前多了好几倍,再也不用怕被金朝、西夏的人欺负了,孩子们也能安心上学(铁木真推行制度时,在草原设立了很多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咱们真是太感谢您了!”
铁木真摸了摸老牧民的肩膀,说:“乡亲们,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咱们大蒙古国,就是咱们所有人的家,我要让家里的每个人,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再也不用受战争的苦难!”
孛儿帖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铁木真说:“你看,这就是你一直想要的样子,草原安定,百姓安乐,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离别。”
铁木真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是啊,这就是我想要的样子。不过,这还不是终点,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大蒙古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让咱们的孩子们,还有孩子们的孩子,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长大,再也不用经历咱们小时候的苦难。”
术赤和察合台正在草地上跟牧民的孩子们一起骑马,看到铁木真和孛儿帖在说话,就骑着马跑了过来。术赤笑着说:“父亲,草原上的马跑得真快!我以后要骑着马,巡查咱们大蒙古国的所有地盘,看看东边的大海,看看西边的沙漠,看看南边的山川,保护咱们的家!”
察合台也跟着说:“父亲,我也要跟哥哥一起!咱们还要跟博尔术叔叔、哲别叔叔一起,训练更多的勇士,要是有坏蛋敢来欺负咱们,就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铁木真笑着说:“好!父亲等着你们!等你们长大了,就接过父亲的担子,守护好咱们大蒙古国,守护好这里的老百姓,让咱们大蒙古国,永远安定,永远强大!”
木华黎和博尔术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跟着铁木真,从草原的一个小部落开始,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打败了金朝,灭了西夏,平定了西域,终于建立了疆域万里的大蒙古国,让老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们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也知道,只要君臣一心,百姓支持,大蒙古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一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原上,洒在牛羊身上,洒在铁木真和众人的脸上。远处,牧民们的歌声传来,悠扬而欢快,诉说着和平的幸福,诉说着对未来的希望。
铁木真抬头望着天空,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小时候,父亲被杀害,部落被打散,他和母亲、弟弟们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想起了跟札木合一起长大,一起骑马射箭,一起发誓要统一草原;想起了跟孛儿帖结婚,她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一直陪着他;想起了木华黎、博尔术、哲别这些兄弟,不管打多少硬仗,都一直跟他并肩作战;想起了那些为了草原、为了大蒙古国牺牲的勇士们,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的和平。
“兄弟们,乡亲们,”铁木真在心里说,“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咱们终于有了安稳的家,终于不用再受欺负了。以后,我会继续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这里的每一个人,让和平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让大蒙古国,永远昌盛!”
歌声依旧在草原上回荡,夕阳的余晖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也将大蒙古国的未来,照得一片光明。这场从草原崛起的传奇,从灭金、亡夏到平西域,从建立王朝到安定天下,不仅书写了英雄们的热血与豪情,更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与辉煌,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