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骄陨落留遗策,窝阔台承业拓疆土(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中都皇宫的寝殿里,烛火跳动得格外微弱,映得铁木真苍白的脸愈发没有血色。他攥着窝阔台的手,声音细得像风中残烛,最后一个“望”字还没说完,手便无力地垂了下去,眼睛也缓缓闭上,再也没有睁开。
“父亲!”窝阔台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扑在铁木真身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术赤、察合台、拖雷也红了眼眶,跪在床边,哽咽着喊“父亲”,声音里满是悲痛。
孛儿帖站在一旁,看着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男人没了气息,身子一软,差点栽倒在地,幸好被身边的侍女扶住。她没有哭出声,只是死死地盯着铁木真的脸,眼神空洞,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地说:“铁木真……你还是走了……你说要跟我一起看孩子们长大,看大蒙古国变强,你怎么就说话不算数呢……”
木华黎、博尔术这些老臣,更是哭得老泪纵横。他们跟着铁木真几十年,从草原上的小部落,一路打到疆域万里的大蒙古国,铁木真不仅是他们的君主,更是他们的兄弟、他们的精神支柱。现在支柱倒了,他们心里又痛又慌,仿佛天要塌下来一样。
博尔术抹了把眼泪,强撑着站起身,对众人说:“陛下……陛下走了,但咱们不能乱!陛下生前已经定了太子(窝阔台)为继承人,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安葬陛下,辅佐太子登基,完成陛下的遗愿,让大蒙古国继续变强,不能让陛下在天有灵失望!”
木华黎也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说:“博尔术说得对!陛下走了,咱们更要团结!耶律楚材,你赶紧去安排陛下的葬礼,要办得隆重,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功绩;太子殿下,你要振作起来,现在大蒙古国还需要你,老百姓们还需要你,你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里!”
窝阔台慢慢抬起头,脸上满是泪痕,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抹了把眼泪,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木华黎大人,博尔术大人,你们放心!我知道父亲的遗愿,知道大蒙古国需要我,老百姓们需要我!我会振作起来,好好安葬父亲,然后登基称帝,带领大家,守护好父亲打下的江山,让大蒙古国越来越强大,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皇宫里挂满了白布,街道上的老百姓们也都穿着素服,悼念铁木真这位“一代天骄”。耶律楚材按照铁木真生前的喜好,结合草原和中原的习俗,安排了葬礼,用草原传统的方式,将铁木真的遗体安葬在草原深处(历史上铁木真的安葬地至今成谜,传说安葬后万马踏平,不留痕迹),同时按照中原的礼仪,举办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让大臣们和老百姓们都能为铁木真送行。
葬礼当天,草原和中原的老百姓们,都纷纷来到中都或草原的祭奠现场,有的老百姓甚至从几百里外赶来,只为送铁木真最后一程。大家跪在地上,哭着喊“陛下万岁”,虽然铁木真已经去世,但在老百姓们心里,他永远是那个带领大家摆脱苦难、过上好日子的“天骄”。
葬礼结束后,按照铁木真的遗愿,窝阔台要登基称帝,继承大蒙古国的皇位。登基大典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天,中都的老百姓们又像以前一样,张灯结彩,来到皇宫前面的广场上,迎接新皇帝的登基。
草原的贵族们、中原的官员们、西夏和西域的降将们,都穿着整齐的服饰,站在祭天台下面,等着窝阔台登基。术赤、察合台、拖雷也站在人群前面,他们虽然心里还有些不舍父亲,但更多的是对弟弟的支持,他们记得父亲的遗愿,记得自己的誓言,要辅佐窝阔台,守护好大蒙古国。
上午九点,登基大典正式开始。博尔术带着一队侍卫,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木华黎和耶律楚材,再后面,就是穿着龙袍的窝阔台。窝阔台穿着一身黄色的龙袍,手里拿着玉玺,脸上带着悲痛过后的坚定,一步步往祭天台走去。
老百姓们看到窝阔台,都纷纷欢呼起来:“太子殿下万岁!陛下万岁!”
贵族和官员们也纷纷跪下,喊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窝阔台走到祭天台上面,转过身,对着下面的老百姓们和贵族官员们,声音洪亮地说:“乡亲们,兄弟们!我的父亲,大蒙古国的开国皇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一生,带领大家,打败了金朝,灭了西夏,平定了西域,建立了疆域万里的大蒙古国,让大家摆脱了战争的苦难,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现在,父亲走了,我按照父亲的遗愿,继承皇位,成为大蒙古国的新皇帝!我向大家保证,我会继承父亲的遗志,好好管理大蒙古国,好好对待老百姓们,让大蒙古国越来越强大,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绝不让父亲在天有灵失望!”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老百姓们和贵族官员们,都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震得天地都仿佛在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耶律楚材走上祭天台,手里拿着一份诏书,大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先帝(铁木真)陨落,朕(窝阔台)顺应天意,顺应民心,继承大蒙古国皇位,定都中都。追封先帝为‘圣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孛儿帖为‘皇太后’,迁居慈宁宫,安享晚年;封术赤为‘钦察汗’,掌管钦察草原及周边地区;封察合台为‘察合台汗’,掌管西域东部及西夏部分地区;封拖雷为‘睿宗’(追封,此时拖雷尚在,主要负责中都周边军事),掌管中都及中原部分地区的军事;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继续掌管全国政务;封博尔术为‘太傅、忠勇王’,继续掌管全国军事;封耶律楚材为‘中书省左丞相’,协助太师处理政务;封速不台为‘镇国大将军’,掌管西域军事;封孛鲁为‘镇东大将军’,掌管中原东部军事……钦此!”
被册封的大臣和皇子们,都纷纷跪下,喊着:“谢陛下隆恩!臣(儿臣)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力,为大蒙古国效力!”
窝阔台笑着说:“众卿平身!以后,咱们君臣一心,兄弟同心,共同努力,完成先帝的遗愿,把大蒙古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老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
“是!陛下!”众人齐声答应,然后纷纷站起来,站在祭天台下面。
登基大典圆满完成后,窝阔台开始正式接手大蒙古国的政务和军事。他没有辜负铁木真的期望,也没有辜负大臣们和老百姓们的信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处理政务,有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木华黎、博尔术、耶律楚材这些老臣请教;还经常带着大臣们,去中都的街道上、草原的牧民家里,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有一次,窝阔台带着耶律楚材去草原巡查,看到一个牧民家的帐篷被风吹坏了,牛羊也丢了好几只,牧民的妻子躺在床上生病,孩子因为没饭吃,饿得哇哇大哭。窝阔台赶紧上前,问牧民:“老乡,你的帐篷怎么坏了?牛羊怎么丢了?”
牧民擦了擦脸上的眼泪,说:“陛下,前几天刮大风,把帐篷吹坏了,我去外面找牛羊,结果牛羊没找到,还淋了雨,我妻子的病也加重了,家里的粮食也吃完了,孩子们都快饿死了……”
窝阔台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身边的侍卫说:“快!把我带来的粮食和药品拿过来,给老乡的妻子治病,给孩子们吃的!再让人去帮老乡找牛羊,找工匠来帮老乡修帐篷!另外,从国库里面拿出一些银子,给老乡,让他好好过日子,别再受苦了!”
“是!陛下!”侍卫们立刻行动起来,把粮食和药品拿给牧民,又派人去帮牧民找牛羊、修帐篷。
耶律楚材也说:“陛下,草原上最近经常刮大风,还有不少牧民家的帐篷被吹坏了,牛羊也丢了一些。臣建议,咱们在草原上设立几个‘救助点’,专门给受灾的牧民提供粮食、药品和帮助,再派工匠去帮牧民们把帐篷修得结实一点,防止以后再被风吹坏。”
“好!就按你说的做!”窝阔台点了点头,“你回去之后,赶紧安排人去草原上设立救助点,帮助受灾的牧民,绝不能让一个牧民受苦!”
“臣遵旨!”耶律楚材答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