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骄陨落留遗策,窝阔台承业拓疆土(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两人立刻下令,停止进军,整顿大军,然后带着二十五万蒙古大军,浩浩荡荡地往临安去。一路上,蒙古大军严格遵守窝阔台的命令,不准烧杀抢掠,不准伤害老百姓,遇到老百姓们,还会主动打招呼,老百姓们也都放下了戒备,有的甚至还会给蒙古士兵们送水和食物。
几天后,蒙古大军就到了临安城外面。宋理宗带着南宋的大臣们,穿着素服,拿着皇帝的玉玺和投降文书,走出临安城,迎接蒙古大军的到来。
看到蒙古大军整齐的队伍,看到士兵们严明的纪律,宋理宗心里感慨万千,他终于明白,南宋之所以会灭亡,不是因为长江天险不够坚固,而是因为南宋的官员们贪污受贿、吃喝玩乐,士兵们战斗力低下,而蒙古大军,不仅战斗力强,还纪律严明,深得老百姓们的支持,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不过?
孛鲁和速不台骑着马,走到宋理宗面前,说:“宋理宗陛下,你能主动投降,是明智的选择,这样既保住了你的性命,也保住了临安城的老百姓们。现在,你把皇帝的玉玺交出来,咱们就会按照蒙古陛下的承诺,不伤害你和你的家人,也不伤害城里的老百姓们!”
宋理宗点了点头,把皇帝的玉玺和投降文书,双手递给了孛鲁。孛鲁接过玉玺和投降文书,笑着说:“好!从今天起,南宋正式归顺大蒙古国,中原地区,彻底统一了!”
“蒙古大军万岁!蒙古陛下万岁!”蒙古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天地都仿佛在动。临安城的老百姓们,也都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终于不用再受战乱之苦,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孛鲁和速不台带着蒙古大军,进入临安城。他们严格遵守窝阔台的命令,让士兵们在城外扎营,只带了少量侍卫,进入城里,安抚老百姓,清理南宋的残余势力。他们还让人打开南宋的国库,把里面的金银珠宝和粮食,一部分分给老百姓们,一部分作为粮草,运回中都,老百姓们都纷纷称赞蒙古大军是“仁义之师”。
接下来的几天,孛鲁和速不台一边安抚临安城的老百姓,一边清理南宋的残余势力,南宋的一些贵族和官员,不愿意投降蒙古,想带着手下逃跑,结果都被蒙古士兵抓了回来。孛鲁和速不台按照窝阔台的命令,只要他们愿意真心悔改,不再作乱,就饶他们一命,还能给他们分配土地,让他们安心生活;要是他们执意反抗,就直接消灭。
因为大部分贵族和官员都愿意投降,所以清理工作很顺利,几天之后,临安城就彻底安定下来了。孛鲁和速不台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中都,给窝阔台送信,告诉她南宋已经正式归顺大蒙古国,中原地区彻底统一,请求陛下派人来临安,管理南宋的事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都的窝阔台,收到南宋归顺、中原统一的消息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是先帝铁木真一生的遗愿,现在,终于在他的手里实现了!大蒙古国的疆域,不仅包括草原、中原、西夏、西域,还包括了南宋,成为了一个疆域万里的大帝国!
窝阔台立刻召集大臣们,在皇宫里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庆祝南宋归顺、中原统一。庆功宴上,大臣们都纷纷向窝阔台敬酒,称赞他是“英明的君主”,完成了先帝的遗愿,统一了中原,让老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木华黎举起酒杯,笑着说:“陛下,先帝在天有灵,看到您统一了中原,收服了南宋,肯定会很高兴的!现在,咱们大蒙古国疆域万里,百姓安乐,再也没有战乱了,这都是陛下的功劳!臣敬陛下一杯!”
“是啊!陛下英明!”博尔术也举起酒杯,“臣也敬陛下一杯!愿咱们大蒙古国,越来越强大,永远安定!”
窝阔台举起酒杯,看着大臣们,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所有人的功劳!是孛鲁、速不台带着兄弟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是木华黎、耶律楚材在后方,处理政务,保障粮草供应;是老百姓们,一直支持咱们!没有大家,就没有今天的统一,就没有今天的大蒙古国!来,咱们一起干杯,为了大蒙古国,为了老百姓们,为了永远的和平!”
“干杯!为了大蒙古国!为了老百姓们!为了永远的和平!”大臣们纷纷举起酒杯,齐声喊道,然后一饮而尽。
庆功宴结束后,窝阔台立刻下令,让耶律楚材带领一批官员,前往临安,管理南宋的事务,按照之前制定的制度,在南宋地区设立州县,派官员去管理,保留南宋的风俗习惯,统一文字和度量衡,让老百姓们能尽快适应大蒙古国的统治。
耶律楚材带着官员们,很快就到了临安。他们按照窝阔台的命令,在南宋地区设立了十几个州县,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不管是南宋的旧官员,还是当地的书生、工匠,只要有本事,能为老百姓做事,就重用他们。他们还在南宋的城镇里,设立了学堂和救助点,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帮助受灾的老百姓,老百姓们都纷纷称赞耶律楚材是“为民做主的好官”。
而窝阔台,也没有因为统一了中原,就放松下来,他每天依旧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处理政务,关注各地的老百姓生活;他还下令,让各地官员,减轻老百姓的赋税,鼓励老百姓们种地、放牧、经商,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他还让博尔术,继续训练大军,守护大蒙古国的疆域,防止周边的小国家作乱。
在窝阔台的治理下,大蒙古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民们安居乐业;中原地区,农田肥沃,老百姓们丰收在望;西夏和西域地区,城镇繁荣,商人往来不断;南宋地区,秩序井然,老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这天,窝阔台带着孛儿帖皇太后,还有术赤、察合台、拖雷四个儿子,以及木华黎、博尔术等老臣,前往草原,祭拜先帝铁木真。
在铁木真的陵墓前,窝阔台跪在地上,手里拿着酒,洒在地上,哽咽着说:“父亲,儿子来看您了!您生前的遗愿,儿子已经实现了,咱们灭了金朝的残余势力,收服了南宋,统一了中原,大蒙古国的疆域,越来越辽阔,老百姓们也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您放心,儿子会继续努力,带领大家,把大蒙古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老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绝不让您在天有灵失望!”
孛儿帖皇太后也跪在地上,眼泪掉了下来,轻声说:“铁木真,你看到了吗?孩子们都长大了,窝阔台把大蒙古国治理得很好,老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你可以安息了……”
术赤、察合台、拖雷也跪在地上,齐声说:“父亲,您放心!我们会继续辅佐三哥,守护好大蒙古国,守护好老百姓们,让大蒙古国永远强大,永远安定!”
木华黎、博尔术等老臣,也都跪在地上,哽咽着说:“先帝,您放心!我们会继续辅佐陛下,完成您的遗愿,让大蒙古国越来越强大,让老百姓们永远过上安稳的日子!”
祭拜结束后,窝阔台站在草原上,看着辽阔的草原,看着远处的牛羊,看着身边的家人和大臣们,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了父亲铁木真,想起了父亲带领大家,从草原小部落,一路打到疆域万里的大蒙古国;想起了父亲生前的教诲,要永远记住老百姓,要永远团结;想起了兄弟们的支持,大臣们的辅佐,老百姓们的信任。
“父亲,您放心!”窝阔台在心里说,“我会带着大家,继续走下去,让大蒙古国的传奇,永远流传下去,让天下的老百姓们,永远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草原上,洒在窝阔台和众人的身上,也洒在大蒙古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远处,牧民们的歌声传来,悠扬而欢快,诉说着和平的幸福,诉说着对未来的希望。
大蒙古国的传奇,还在继续,从铁木真的草原崛起,到窝阔台的中原统一,一代代蒙古人,用热血和勇气,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也书写着一段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