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杨山年三(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最新章节。

按说由两家把持香江的电力供应已经完全够了,几家电厂并网运行后足够保证电力稳定。

不过呢,杨山不这样想,他建电站完全是为了自己。

越同半导体工厂的电力需求极大,为了维持工厂的全力运转,杨山甚至申请了专用线路向工厂供电,为此也付出了不菲的金钱。

现在芯片工艺制程还只是微米级,用电负荷还不算太夸张。等到制程进入纳米级后,工厂就会变成电力黑洞(台积电一家企业的用电量就占了全岛的近一成,其他联发科、联电等企业也是电力大户),再加上用电量极大的晶圆厂,到时候嘉道理家族做梦都会笑醒,嗯,如果他们家能够提供足够的电量的话。

与其把这么大的利润送给别人,还不如拿在手里。

好吧,即使拿不到手里也不能送给别人,大家都别赚这个钱了。

杨山之所以能从这个家族嘴里抢到电力供应的资格,成为香江第三家电力公司的控股大股东,依靠的还是带英皇室高层的助力。

自从欠了红头发帅哥亨利.威尔逊一个超大人情后,杨山就琢磨着怎么还掉这个人情。可是他背后的肯辛顿环球胃口很大,根本看不上杨山的几家小公司。

而越同半导体杨山不想给他,肯辛顿环球也对这种新兴科技企业没多大兴趣。

于是在年初得知港府正在规划面积庞大的工业区的时候,杨山就想到联合肯辛顿公司建立一家能够提供廉价工业电力的燃煤火电站。

嗯,因为工业用电更稳定、可预测性强,而且用电范围比较集中,所以电价比居民用电或者商业用电更便宜一些是可行的。

而且香江现在的电站大部分都是烧油的,现在油价那么高,电价肯定不会便宜,再加上电力公司对香江电力的垄断经营,香江电费高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

而燃煤电站就不同了,能源来源非常廉价,身处东南亚,煤炭根本不缺。这座电站的缺点有两个,一是投资比燃油电站高不少,维护成本也有些大;二是需要足够的淡水来散热。

但是面对能够提供廉价电,这两个缺点根本不算什么。在埃克森美孚提供的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加持下,生产一度电的成本只有几分钱,是现在香江电价的四分之一。

当杨山拿着一份火电站的投资、收益模型给威尔逊的时候,他果然来了兴趣。

一番商议后,两人做了一下分工,肯辛顿环球负责游说港英上层,同意在新建的大浦工业区附近设立一家专门的输电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位于大浦乃至新界的众多工厂,为之提供相对廉价的动力源。

而杨山在要去说服嘉道理家族,让这个地头蛇同意杨山进入电力行业分一杯羹。是的,杨山与肯辛顿都明白,这块肥肉他们两个吞不完,与其与别人竞争,那不如叫上个地头蛇来合股。

杨山说服的办法很简单,实力+利润。

面对港府拿出的新的电力牌照,嘉道理家族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与其他人合力拿下,一个是自己独吞。

自己独吞的话很可能力有不逮,电力这块大蛋糕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价值,谁都不会轻易放弃。嘉道理家族虽然实力很强,但也不会强到在香江没有对手。

而与人合伙的话,那杨山就是最合适的,除了他自身的资本,也隐晦的提到他身后站着肯辛顿环球。

同时杨山也承诺,电站建成后,嘉道理家族能够拿到足够的保底优先分红权。

说白了就是采用阶梯制蓄水池的分红方案,只有上一层级的蓄水池满了以后,才会考虑次一层级的分红权。每个层级的保底分红都满足之后,才会按照股份比例来分配剩下的红利。

而杨山给嘉道理家族的就是最高一层级分红权。

在考虑了港府对这家电力公司提出的要求,提供廉价工业用电,而且工业用电占整体用电量的比例要在七成以上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后,罗兰士?嘉道理最终同意杨山的合作提案。

同时他也拉上了他之前的合作伙伴埃克森美孚公司。

肯辛顿环球并没有出现在合作协议中,他的那部分股份由越同投资代持,双方的利益依靠私下里签署的协定来保障。

按照私下约定,越同持有的53%股份中,有6成5是肯辛顿环球的,而且这一层级的分红依然是肯辛顿优先拿。杨山依然是次一层级,他追要是充当明面上的白手套。

越同投资投入的第一部分资金大概有11亿港币,其中有4亿港币是越同投资质押越同半导体的股份取得的,剩下的7亿港币由肯辛顿环球来筹措。

其实第一笔投资基本上就是最大的投资了,剩下的部分可以用已经投入的部分抵押继续向银行贷款筹措就行。

从明里暗里的协议上看,杨山从这个项目中没有拿到任何的好处,反而还背上了一大笔的贷款。

但是杨山的真正目标只有一个:工业用电的定价权。

既然港府建立电力公司的初衷是廉价,那杨山当然要贯彻到底。

他很清楚,在未来,他的工厂可能要占香江所有工业用电量的2-3成。

只要电价足够便宜,那杨山就可以从工厂的用电费用中省出这笔钱,对他来说,这才是他要的东西。

而且,面对低廉的电价,全香江的工厂主都会对杨山感激涕零。

......

当76年结束的时候,香江民众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才发现杨山整整折腾了一年。

从年初的1.5亿港币大手笔捐款,到年中的收回云扬电器,重建华人行,收回云扬、参与工业区开发,建设新厂,再到年底的超大手笔筹建电厂,他一直不停的筹钱、花钱。

有心人估算了一下,愕然发现,杨山掌控的资产总值很可能接近百亿级别。

在华商圈中,他的身家在一年之内就越过了无数的有钱人,成为了香江排名前十的富豪。

嗯,有可能排进前五。

这样的蹿升速度闻所未闻。

所以这一年,香江商界称之为“杨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