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铁幕之下的僵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最新章节。

"凭这些动不了韩树理。"王昆鹏用钢笔轻敲桌面,"香港九龙书局是公开的学术机构,发货单没具体内容,老刘的口供也只是间接证据。"

方稷攥紧拳头:"难道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王昆鹏突然笑了,"你知道为什么韩树理要撕掉笔记本内容吗?"

"毁灭证据......"

"不,是因为——"王昆鹏压低声音,"真正的交易记录在另一个人手里。"

窗外,一只知更鸟落在枝头,清脆的鸣叫声中,方稷突然想起个人:

协和医院住院部,方稷穿着白大褂走进307病房。老刘的母亲正在睡觉,床头柜上摆着个相框——老刘穿着军装,站在某个军事基地前。

"阿姨?"方稷轻声唤醒老人,"我是新来的实习医生,给您检查血压。"

老人浑浊的眼睛盯着他:"我儿子周国庆呢?"

"周主任工作忙。"方稷边量血压边问,"您这病多久了?"

"好多年了。"老人突然抓住方稷的手,"同志,我儿子是不是犯错误了?他已经好多天没来了,我这心里发慌......"

方稷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指着照片:"这是在哪拍的?"

"青海,221厂。"老人骄傲地说,"我儿子当年是保卫科标兵,还立过三等功呢!"

回程的吉普车上,赵铁柱猛拍方向盘:"老周以前在核基地干过保卫?那他妈就是个反审讯高手啊!"

方稷却盯着窗外:"通知医院,明天给老太太换病房。"

"啥?"

"换到韩树理岳母隔壁。"

审讯室的灯光调暗了,老周面前摆着一份伪造的会议记录——上面记载着韩树理在院务会上明确表示"老周的事与我无关"。

"看看吧。"赵铁柱把记录推过去,"你的韩主任,昨天下午就把你卖得干干净净。"

老周的嘴角抽了抽,但很快恢复平静:"伪造的。"

"那这个呢?"方稷按下录音机,韩树理的声音清晰地传出来:"老周这人太贪心,迟早要出事......"

录音是剪辑的,但效果立竿见影——老刘的额头暴起青筋。

"最后给你看个东西。"赵铁柱扔出一张转院单,"你母亲今早突然被转到普通病房,签字的是......"他故意停顿,"韩树理的夫人。"

老周猛地站起,手铐哗啦作响:"我妈怎么了?!"

"别激动。"方稷慢条斯理地说,"就是有人觉得,高干病房该留给'更有价值的人'。"

深夜的审讯室里,老周终于崩溃:"我说......但你们得保证我母亲的治疗不能停!"

"韩树理从三年前就开始偷种子。"他抹了把脸,"最开始是些淘汰品种,后来胆子越来越大......"

赵铁柱追问:"怎么运出去的?"

"农机站的卡车,混在化肥袋里。"老周哆嗦着掏出一把钥匙,"我家里有本黑色账簿。"

方稷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韩树理经手的可不止冬星麦种,还有杂交水稻、抗病棉花的原始亲本!

"还有谁参与?"

老周摇头:"韩树理从不让我们接触上线,只说是'大人物'......"他突然压低声音,"但每次交易前,他都会往广州寄封信,邮票背面有个红点。"

暗房里,周国庆私藏的底片在显影液中渐渐清晰。

第一张:1974年3月15日,一辆黑色伏尔加停在农科院西门,车牌"京A-8436"。车窗半降,露出韩树理秘书的侧脸。

第二张:同年6月28日,同一个位置,这次秘书手里拿着牛皮纸信封。

"还不够。"方稷盯着照片,"这些只能证明秘书来过,没法直接指向韩树理。"

第三张底片显影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1975年1月12日,同一辆车,后座车窗里隐约可见韩树理的半张脸,他正低头看表。

"他在车上!"陈雪激动道,"虽然模糊,但轮廓特征......"

方稷却盯着照片角落:秘书手中的信封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的钢印

支行的老会计推了推老花镜:"这个钢印编号......是专供部委机关的保密信封。"

方稷眼睛一亮:"能查到领取记录吗?"

"要局长批条。"老会计摇头,"不过......"他压低声音,"这种信封每月15号统一发放,领用人要签收。"

回农科院的路上,陈雪不解:"就算证明韩树理领过信封,也不能说明......"

"但能逼他自乱阵脚。"方稷目光锐利,"明天就是15号。"

1975年4月15日清晨,韩树理刚进办公室,秘书就匆匆赶来:"主任,银行通知换新信封,要您亲自去领。"

韩树理皱眉:"往年不都是你去?"

"说是新规定。"秘书递上通知单,"还要求带工作证。"

西城支行柜台前,韩树理签完领取单,突然发现银行职员多看了他两眼。回农科院的路上,他的伏尔加被三辆自行车"无意"拦停三次。

"不对劲。"韩树理摇上车窗,"去老周家。"

周国庆家已被查封。韩树理的车在巷口停了十分钟,最终调头驶向郊外。

"主任,去哪?"秘书不安地问。

"清河废仓库。"韩树理摘下眼镜擦拭,"把账本处理掉。"

他们没注意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始终隔着三百米尾随——车上的年轻人戴着鸭舌帽,正是保卫科的小李。

废仓库里,韩树理从暗格取出牛皮账本。翻开最后一页,赫然是周国庆的收款记录:

"74.3.15 - 周国庆 - 200元(7号种柜钥匙)

74.6.28 - 周淑芬 - 300元(冬星亲本记录)

75.1.12 - 周建军 - 500元(云南样本柜密码)"

秘书刚要点火烧毁,仓库门突然被撞开。赵铁柱举枪冲入:"不许动!"

韩树理缓缓转身,脸上竟带着笑:"赵科长,私闯民宅可是犯法的。"

"清河仓库是农科院资产。"方稷从警员身后走出,"而你手里拿的,是盗窃国家机密的证据。"

审讯室里,韩树理始终沉默。直到方稷将照片和账本并列摆开。

"1975年1月12日。"方稷指着照片上的伏尔加,"你在车里,秘书拿着装钱的信封。"又翻开账本,"同一天,周国庆儿子账户存入500元。"

韩树理终于开口:"证据链很完美,可惜......"他轻笑,"照片看不清脸,账本没我签名,汇款经手人是秘书。"

"但周国庆会指认你。"

"一个叛徒的证词?"韩树理摇头,"法庭上,我能让他翻供十次,随你们怎么定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