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破交(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魏第一武卒》最新章节。

“什么办法?”

话一出口,不仅是薛云,连柳何都一道看向了吕望,似乎也想知道他到底有何高见。

“无他,远交近攻耳。”

吕望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

“远交近攻?具体说说。”

薛云当然知道远交近攻的意思,问题是吕望口中远交的是谁?

“自从叛军入主京城后可谓四面皆敌,但最后叛军都以各种方式化解了危机,如今若想让叛军主力从南平关撤离,那么必须让叛军重新陷入孤立无援分身乏术的困境之下。”

吕望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明道,“若是我们能联合福王凉王,甚至是东海城一同向京城发起进攻,面对多方围攻下,叛军必然会从南平关抽调兵力支援其他地方。”

“福王凉王方面我倒是能理解,可东海城却未必会配合我们,更何况京城与东海城之间还隔着楚王的地盘,在没有拿下这些地盘之前,东海城根本无法威胁到京城。”

薛云蹙眉沉思了片刻。

福王凉王自不用说,前任福王凉王便死于朝廷与叛军之手,彼此可谓有着血海深仇。

在此之前。

两王都已经接连派兵攻打过京城,奈何两王实力不济,根本无法对京城叛军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但如果邀请两王一同发兵京城,两王就算打不过也一定会帮帮场子。

况且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

之前打不过,不代表现在打不过。

尤其叛军主力不在的情况下,两王指不定都会重新燃起入主京城的心思。

至于东海城方面。

其他先不说,在没有击败楚王前一切都是空谈。

“如果我们以出兵帮助东海城攻打楚王为条件呢?”

谁知吕望却不慌不忙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嗯?这倒是有点说法。”

薛云顿时眼前一亮。“问题是东海城会接受吗?”

“一定会的。”

吕望语气异常笃定。

事实上在连续败给楚王与薛云后,东海城内部的统治都已经出现了摇摇欲坠的迹象。

因此东海城现在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挽回颓势与信心。

所谓最了解你的人莫过于你的敌人。

鹿津之败已经让东海城深刻了解到北境的实力。

更准确的说是薛云的实力。

如果薛云愿意出兵帮助东海城击败楚王,从而换取派兵威胁京城的条件。

他相信东海城一定会答应下来。

毕竟从中能得到的利益实在太大了,换了谁都难以抵御这个诱惑。

更重要的是他不相信东海城对于京城没有想法。

指不定东海城还想浑水摸鱼,趁机一举拿下锁龙关,彻底打开通往京城的门扉。

“柳何,继续让探子时刻关注东海城方面的动向,一旦东海城决定与伪朝联手攻打楚王,那么后面的事情就要麻烦吕长史出面了。”

薛云向来雷厉风行,当场便做出了决定。

为了能拿下南平关进军京城,必然是需要有所付出的。

正应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他图谋京城,东海城图谋中原,伪朝图谋胜利,福王凉王图谋复仇。

只有彼此都有各自的图谋便能暂时达成同盟,即便前脚彼此还是敌人。

“卑职遵命!”

“下官遵命!”

柳何吕望闻言齐齐领命。

接下来的时间里,幽都府都再次忙碌了起来。

无论军队还是官府都有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

尤其与东海城的和谈正式落下帷幕后,交接俘虏都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回去后你不会遭受东海城方面的冷落与处罚吧?”

为表诚意,薛云决定亲自与东海城进行交接。

而交接的地方早已经定好,那便是在鹿津渡口。

主要是海路运输便利,恰好东海城最不缺船只。

为了换回俘虏的将士,东海城可是付出了无数钱粮物资。

如今这些钱粮物资都满满当当地装在海船之上,换了是陆地都不知道要用多少人手马车进行运送。

这也是为何会选择鹿津渡口交接的缘故。

薛云带了八千骑兵来押送数万俘虏,其中还跟随着大量马车。

相较于普通的俘虏,马陵这些将领在押送途中都相对自由一点。

至少他们不用和普通俘虏一样苦哈哈地走路,而是有马匹乘骑代步。

甚至马陵这样的将领都有资格跟在薛云身边。

路上,闲暇之余彼此都不可避免地会聊上几句。

想到马陵曾让自己人放箭意图射杀,薛云都不禁好奇他回去的下场。

“不会,因为东海城缺少像我一样经验丰富的领兵将领。”

马陵闻言却丝毫不慌。

他比谁都要清楚东海城军队的情况。

两府之战后,东海城便陷入了兵不缺将缺的窘境。

而鹿津之败后更是加剧了这个状况。

所以他也算是有恃无恐,根本不怕东海城清算惩处自己这个败军之将。

再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要不是邹柳败给了薛云,他又何至于会落得兵败投降的下场。

“说的也是。”

薛云仔细想了想,马陵好像确实没有说错。

东海城尚未割据之前便已经是大魏朝廷的心腹大患,甚至还不惜派兵前往镇压过。

虽然朝廷镇压失败,但这不代表东海城兵精将强。

更多因素是朝廷在东海城当地不得人心。

基本上东海城的领兵将领分为本土派和外来派。

本土派自然不用多说,将领都是土生土长的东海城人士。

而外来派都是原来朝廷驻守东海城的将领,但最后却选择融入了当地。

不仅是将领,甚至官员们也是如此。

比如邹柳便是标准的外来派。

所以一开始他便不受东海城高层待见与重视。

最后东海城不得不启动邹柳,一方面是两府之战导致损兵折将,另一方面便是本土派的将领实在不堪大用。

有一点马陵没说。

他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便是自己也是东海城本土派的将领。

只是碍于平民出身的缘故,以至于他在军队高层中都没太大的话语权。

和大魏其他地方一样,权力始终都掌握在当地的世家大族手里。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以来都不会与将军为敌。”

马陵轻叹了口气。

对于这次北境与东海城的停战议和,他只想说早知当初何必如此。

反正下次东海城再想攻打北境,亲自领教过薛云实力的他绝对会称病不出,免得再次沦为阶下囚。

“我倒是觉得未来我们兴许会有并肩作战的机会。”

薛云突然意味深长地说了句。

他对马陵的印象还算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