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伯力空军训练基地(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最新章节。

专业化发展是海空军和二炮部队未来发展的一大特点。

当前,空军航空兵部队旅长以上级别的岗位上,依然有许多非飞行员出身的将领。

显然,这是不健康的构成要素。

空军航空兵部队里的旅长甚至政委,很多都是近十年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是空军的中坚力量。

让这批人更强,是李干要做的事情。

最好的学校是战场,只有真刀真枪的战斗,才能让人成长起来。

李干对前来挂职的副师长们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训练中向普通飞行员看齐,标准和强度不但不能降低,还要拔高,在这个基础上同时学习指挥课程。

春节后的伯力地区依然严寒,越往北气候越寒冷。

今年冬季的气候比去年更加恶劣,乌克兰平原和哈萨克斯坦黑土区的情况比去年更加严重,苏联小麦收成再一次遭到巨大打击。

意味着,危机在逼近。

收回远东地区后,东大与苏联在西部的界线是勒拿河——这条河从贝加尔湖西部出发,一路向北流入北冰洋,从地图上看,这条河竖着切割开了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

实际上,远东地区北部的萨哈和楚科奇两个面积最大的地区,仍然归属苏联,但是,这两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苏联在那里的掌控力几乎为零。

而东大忙着搞辽东省的建设,对那两个苦寒之地根本没有想法,即便苏联送,东大也不见得会要,因为当前东大还没有能力大规模开发那两处。

因此,双方的界线,实际上就是以全长超过4400公里的勒拿河为界。

李干趁着严寒没有过去,组织部队北上进行极寒气象条件下的远程作战训练,锤炼部队的低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为对日作战做高阶准备。

距离勒拿河大约500公里、位于辽东省北部的聪岭军事基地,是肩负着边境巡逻的主要基地。

空军在这里部署有一支远程无人机分队,每天都会起飞无侦-7高空战略侦察无人机在勒拿河我方一侧空域进行巡逻。

无侦-7就是歼-20首飞那年,李干提出来的大型长航时侦察巡逻无人机。

该机服役后,成为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航程最远、滞空时间最长的无人机。

依托2万米航高、2.5万公里超大航程、40个小时的超长滞空时间,一架无侦-7就能从东到西把勒拿河巡上两个来回。

在2万米的高空,再恶劣的天气也影响不了无侦-7的飞行,而其搭载的能够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工作的侦察仪器,能够对空中、地面的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监视、侦察。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苏联把大部分军力集中到了东欧,西伯利亚这边只留下了必要的守备部队。

这一天,无侦-7飞行操作员秦火上校和往常一样,在早上八点三十分过来接岗。

秦火原来是开战斗机的,在远东战争中负了伤,身体机能达不到空勤飞行人员的要求。

他是可以转业回地方工作的,也可以转到地勤岗位,可是,他不愿离开心爱的飞行事业。

因此主动申请转到无人机部队,当了一名无人机飞行操作员,成为了地面飞行员。

无侦-7的操控通常需要两个人来执行,一人负责飞行,另一人负责侦察和通讯。

秦火和搭档和上一班的战友进行对接,随即接手了代号为“军犬3号”的无侦-7的控制。

这架无侦-7昨天八点三十分起飞执行任务的,已经飞行巡逻了整整二十四个小时。

按照边境巡逻计划,秦火这一班结束后,要操控着“军犬3号”无侦-7返航降落,通常不会用尽无侦-7的滞空时间,留有非常充足的冗余量。

当前,“军犬3号”无侦-7的航向是向南,沿着勒拿河东侧,在米的高空,以42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往贝尔加湖方向飞。

秦火密切关注飞机的状态,他的搭档则盯着侦察设备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放过蛛丝马迹。

他们进驻这里执行边境巡逻任务已经有小两年了,很少会遇到苏军派遣战斗机拦截的情况,苏联空军的战斗机也不会越过勒拿河。

他们明明知道在界河一侧飞行的无侦-7能够侦察探测到他们纵深好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情况,对此也无可奈何。

总体而言,过去这两年里,界河周边地区的情况是保持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