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政令频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

然而,怨怼归怨怼,腹诽归腹诽,真正敢于跳出来公开质疑、上书抗辩者,却寥寥无几,且声音微弱,旋即消弭。

为何?

因为那端坐于政事堂首席、实际执掌着枢密院兵符、身着亲王蟒袍的身影——黄忠嗣!

他是大宋开国以来权势最盛的异姓王,是手握数十万精锐边军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更是新帝赵頵在公开场合屡屡尊称为“皇兄”的擎天巨擘!

反对?

阻挠?

岂不闻富弼、韩琦、吕惠卿一党,如今坟头青草,已有一人高了?

那场宫门喋血、皇城惊变后的残酷清算,殷红的血迹尚未完全淡去。

黄忠嗣的铁腕,是用无数叛逆和旧党魁首的血肉与家族命运铸就的。

新政的诏书上,每一个字都仿佛浸透着那些失败者的怨魂,无声地警告着后来者: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绝对的实力和毫不留情的铁血意志面前,任何反对的声音,都显得如此苍白和脆弱。

大宋的肌体,被这三剂猛药,强行推入了剧烈变革的熔炉之中。

至于军事这些,例如西夏与倭国黄忠嗣已经完全没有了开启战争的欲望。

并非他不想再拓疆土,而是不能——至少此刻不能由他发动。

坊间“半个皇帝”的流言已如野草般疯长,他若再提刀兵,说不得真有人会给他来上一次黄袍加身的戏码,是他深恶痛绝且极力避免的深渊。

而赵頵也对黄忠嗣的忌惮也是越来越深。

他正不动声色地扶植起一批曾被新政打压、持旧党理念的官员,甚至以“咨政”为名,召回了远在洛阳的司马光。

虽然假模假样的询问过黄忠嗣的意见,但对此,黄忠嗣却毫不在意。

别说一个司马光,哪怕是十个。

在他眼中不过是十个能言善辩的腐儒,撼不动他分毫的根基。

他心中所求,唯有将先帝托付的新政蓝图一一落地,以报那如山如海的知遇之恩。

功成之日,便是他抽身远遁之时。

念及此,一缕难以言喻的思念悄然浮现——远在河北的莺莺,那未曾谋面的小女儿,还有久别的家人……他已离开河北一年有余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今日朝会,沉寂多时的司马光,如同精心打磨的利刃,终于出鞘。

他手持玉笏,身后跟着十余名或老迈或激进的官员,声音沉稳却字字如锤,奏请皇帝解除黄忠嗣“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

王安石,章惇,苏轼,张问等人,皆是是一脸吃惊的望着司马光。

不过又抬头望向皇帝后,皆又是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