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卸兵马元帅职位(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三元及第》最新章节。

黄忠嗣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清晰而有力。

他没有激烈抗辩,没有恋栈权位的姿态,反而主动要求交出那象征最高军权的印信!

整个垂拱殿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死寂。

司马光等人跪在地上,脸上的“正气凛然”僵住了。

他们预想过黄忠嗣会辩解,会愤怒,甚至可能利用权势压制反对声音,却万万没想到他会如此干脆利落地主动请辞!

这让他们精心准备的戏码瞬间失去了着力点,仿佛一拳打在了空处,憋闷异常。

王安石、章惇等新政派,心中则百感交集。

他们既佩服黄忠嗣的胸襟与智慧,以退为进化解了这场危机,又深深担忧失去这柄震慑四方的利剑后,新政的推行是否会遭遇更大的阻力?

皇帝的态度又是否会因此改变?

赵頵坐在御座上,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黄忠嗣的主动请辞,本就是他暗中推动司马光等人发难的目的。

然而,当目的如此轻易、如此“体面”地达成时,他心中非但没有喜悦,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和……一丝被看穿的狼狈。

黄忠嗣的姿态太高了!

高到他这个皇帝都不得不承情!

他拒绝司马光的提议,强调对黄忠嗣的信任,却被黄忠嗣以“为陛下分忧”、“为新政聚力”的理由主动请辞堵了回来。

这不仅显得他之前那番“维护”之词有些虚伪,更让黄忠嗣在天下人面前坐实了“一心为公、不恋权位”的忠臣形象!

而他赵頵,反而像是那个听信谗言、猜忌功臣的君主。

这他不仅没达到“逼退”的目的,反而让黄忠嗣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

更关键的是,黄忠嗣那句“专心以燕王身份,协理新政”,明确无误地表明:军权我可以交,但新政,我管定了!

而且是以宗室亲王、先帝义弟的身份来管!

这比顶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头衔管理新政,在法理和身份上,甚至更具优势,更名正言顺!

因为宗室亲王参与朝政,在本朝并非没有先例,尤其在这新君登基、主少国疑之际。

赵頵只觉一股闷气堵在胸口。

他看着殿下躬身不起的黄忠嗣,那挺拔的身影此刻在他眼中显得无比刺眼。

他强压下翻腾的情绪,脸上迅速堆起“感动”和“无奈”的神色,声音带着刻意拉长的调子:

“皇兄……唉!”赵頵重重叹了口气,仿佛承受着巨大的“委屈”和“不舍”,“皇兄之心,日月可昭!朕岂能不知?

朕岂忍夺皇兄之功业?然……然皇兄体谅朕心,顾全大局至此……朕……朕心实痛!”

他顿了顿,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语气转为“沉重”:“罢了!皇兄既有此意,朕若再坚持,反是不体谅皇兄辛劳,亦辜负了皇兄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

准皇兄所请!即日起,收回‘天下兵马大元帅’印信!然!”

赵頵提高了声音,目光扫过群臣:“燕王殿下乃国之柱石,朕之肱骨!其亲王之尊,参与国政之权,照旧!新政大计,仍赖皇兄鼎力扶持!退朝!”

说完,赵頵甚至不等群臣行礼,霍然起身,拂袖转入后殿。

“退朝——!”内侍尖锐的唱喏声响起。

百官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司马光等人脸色铁青地站起身,看向黄忠嗣的目光复杂难明。

王安石等人则快步走到黄忠嗣身边。

黄忠嗣缓缓直起身,脸上那丝淡然的笑容早已敛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看也没看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章惇、苏轼、张问等人微微颔首,便转身,步履沉稳地向殿外走去。

阳光照在他蟒袍的金线上,折射出耀眼却冰冷的光芒。

他走过长长的宫道,高大的身影在空旷的广场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远离了朝堂的喧嚣,黄忠嗣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北方。

河北,大名府。

那里有他阔别一年有余的妻子王莺莺,还有他那从未谋面、只在信中得知相貌的女儿。

“快了……”他心中默念,是对家人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待新政根基稳固,这汴京的富贵牢笼,便再也困不住我黄忠嗣了。先帝,允承答应你的事,必不负所托。那时,便是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