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首鼠两端的朝鲜(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风云:开局卖掉辽阳城》最新章节。

朝鲜国王李倧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更是纠结不已 —— 他既不愿违背与大明的宗藩情谊,落下忘恩负义的骂名,又深知女真人的凶残,不敢拿朝鲜的国运冒险。

更关键的是他不愿意用自己国库的粮食和物资来养明国的军队和流民,那样名声是落下了,可是付出的可是真金白银呀!想想都肉疼!

大明确实对朝鲜有天地的恩情,可是这个恩太大了,简直还不起,与其还不起,干脆不如不还,反正都是得罪人。

只不过要权衡一下,怎么样不一下子把人得罪死了,毕竟,大明可是个庞然大物,得罪了真的很吃不消的。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采取拖延之策。” 一名礼部老臣崔吉上前说道,他多年和大明打交道,已经完全学到了大明文官拖字诀的精髓。

“既不明确拒绝毛文龙,也不接纳他们入城,让他们在城外暂且停留。这样一来,既不会立刻得罪大明,也能向女真人表明我国并未与明军合作,待日后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朝鲜国王李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缓缓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知道这是个两头不讨好的办法,却也是目前能想到的 “最优解”—— 既能暂时避免与女真人发生冲突,又能不至于彻底与大明撕破脸。

在朝鲜王国上层这种两面三刀、首鼠两端的心态下,采用“拖”字诀,当然不会给义州明确的命令。

毛文龙的求助被无限期的拖延开来,城外数万百姓与明军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他的 “拖延之策”,无疑将他们推向了更深的困境。

毛文龙与数万百姓被挡在了义州城外,陷入了前有阻碍、后有追兵威胁的两难境地,只能在鸭绿江东侧的荒野中,挖树根,嚼树皮,艰难地寻找一线生机。

冻饿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毛文龙再也等不下去了,带领大明的军民包围了义州,堵住他们的城门。

毛文龙狠狠地说:“你们既然不让我们进去,你们也就别出来!我看你们这头缩头乌龟能忍几天?”

毕竟,天寒地冻,义州城的木柴需求量很大,义州的樵夫每天都需要出城打柴供应城内的达官贵人使用。

这一封堵四门,义州城的取暖的木柴很快就告罄了。

毛文龙也没有做的太绝,他让难民们将柴堆放在城门的不远处,想要柴火?可以呀!拿东西来换!粮食,衣物,啥都行!

反正,什么都是他们需要的,他们在城外挨冻,城内的人也别想着好受。

刚开始,朝鲜人气势汹汹,派军队出来驱赶堵门的难民。

结果,还没有冲到跟前,毛承禄等义子义孙带着人顶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将狐假虎威的朝鲜士兵打得鼻青脸肿。

有人想动刀子,结果让他的刀还没有拔出来,就让毛承禄抓着脖领子拎了起来,血红的眼珠子一瞪,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浑身都是杀气,吓得领头的人差点尿了裤子,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一些士绅出城来讲道理,张盘等书生出身的人就出面,那道理讲得比朝鲜人光鲜多了。

声明,他们作为礼仪之邦的人,遇难流落至此,只想用辛苦打来的柴火换些急需之物,并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

至于柴火贵了一些,那也有情可原,大雪漫天,天寒地冻,打柴也不容易,物以稀为贵,嫌贵可以不买,人家也没有强迫你们买。

义州的樵夫出城打柴,也没人阻拦。

至于,最后被人打闷棍,扒个光不溜溜,反而被好心的明人送回了找家人认领的事却屡见不鲜。

樵夫家还要掏一些谢礼,感谢人家明人的救命之恩,否则,就冻死在荒郊野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