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焚城佛前·屏中泡影(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修仙界来了群年轻人》最新章节。

“金莹啊,”陈文理啜了口茶,声音温和得像春天的暖风,“镜头语言很有张力嘛,特别是这个特写镜头…嗯,氛围感抓得不错。”他点了点屏幕上老妇人对着断佛跪拜的模糊侧影截图。截图上甚至能看到风中凌乱的灰色发丝和破旧围巾的毛边。“不过,立意…大局观方面,还需要更大的胸怀来平衡。你看,‘昊天镜’和大秦集团的战略合作刚刚签了五年的全域信息赋能深度协议,这代表着什么?”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优雅地划过流光屏上那张主持人阳光灿烂的笑脸,“是光明的未来!是共克时艰的温暖!是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可你这片子里的灰暗色调和…某些过于个体化的悲情凝视,会把观众拖进沮丧的漩涡,这与主旋律的基调是严重背离的嘛。”

他把初剪推回给蔡金莹,那个刺眼的红圈标签像一道灼热的烙印。屏幕上定格在老妇人抚摸裹尸袋的瞬间,那只沾满泥土、布满老年斑的枯手,在惨白塑布的映衬下,每一道纹路都写着绝望。

“主旋律也需要真实的底色!陈主任!”蔡金莹的声音有些发紧,连日积累的疲惫和胸口堵着的那团东西让她喉咙发涩,“那是江左州现状的一部分!是真实的、沉重的、需要被看见的一部分!老妇人那四个裹尸袋!那些废墟下可能还没挖出来的…还有那个对着半边佛像磕头的身影!那是一种无声的绝望!这种真实的力量,难道不能更有力地衬托重建的艰难与希望吗?”

“真实?”陈文理的笑容淡了几分,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金莹,我们是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与整合者,不是苦难的展览馆!媒体的功能不仅仅是展示‘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引导公众‘如何看待它’!我们需要的是凝聚人心、提振信心的画面!而不是放大个体创伤,播撒绝望的种子!这对灾区的信心重建有半毛钱帮助吗?”

他站起身,走到流光屏前,指尖一划,另一组精美画面浮现:崭新的挖掘机在“平整”的土地上作业(实际是远离核心废墟的空地);穿着崭新制服的大秦工兵在指导“社区居民”整理整齐码放的建材(实际是临时找来充场面的志愿者);巨大的横幅标语:“大秦铁血铸新城”。

“看到了吗?”陈文理指着屏幕,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们要传播的是这种昂扬向上的力量!你的片子,情绪太down了!观众看了只会觉得压抑、无助!这种基调必须调整,结构要优化。那个断掉的佛像镜头…留一点痕迹作为背景可以,点到即止,氛围转向重建和新生。至于那个老妇人…”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她的个人经历…非常遗憾。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点,就否定了整个面上无数人的努力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段素材,删掉。我会让后期重新整合素材,按照通稿精神制作最终版纪录片。你手上的这份…”

他拿起那个记录了无数冰冷真实、存储着老妇人无声泪滴的硬盘,掂量了一下,语气彻底冷硬:“封存。暂时入库。你的直播账号和后台权限,”他看向个人终端,“我暂时替你‘保护性冻结’了。没有集团授权,你无法从那个账号发布任何内容。直播间的原始素材存档,也会被锁定改写。你休息几天,调整一下状态,找找正能量素材。这是组织纪律,也是为了保护你。”

蔡金莹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被那杯温热的龙井茶梗堵住了,又苦又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看着陈文理面无表情地把那个承载着她几天几夜煎熬、冒着严寒深入废墟的硬盘,随手丢进旁边一个标着“废弃素材暂存”的灰色塑料收纳箱里,发出“咚”的一声轻响。那声音砸在她心上,冰冷刺骨。

“哦,对了,”陈文理坐回椅中,仿佛才想起来,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这次江左调研的差旅津贴和稿酬,按流程要等你的稿件通过刊播审批后,由财务部门核算发放。目前嘛,”他摊了摊手,“程序中断了。项目预算也没法单独为你这个没出成果的采访批钱。先这样吧,理解一下公司的困难时期。”

走出“苍穹”大楼,傍晚的冷风像刀子一样割着蔡金莹的脸颊。身后那座灯火璀璨的巨塔在夕阳余晖中反射着冰冷而疏离的光芒。她拢紧了冲锋衣的领口,那点微不足道的御寒能力,挡不住从骨头缝里往外钻的寒意。

晚上九点四十七分。

南城,栖霞路。“新港花园”C栋1703。一室一厅的出租屋。空间狭窄,墙壁上贴着廉价褪色的卡通墙纸,角落放着简易的布衣柜。唯一的窗户对着对面楼体灰暗的墙壁。桌上老旧的便携电脑屏幕是屋里唯一的光源。

蔡金莹窝在吱呀作响的塑料折叠椅里,面前放着一碗刚泡好、升腾着浓烈香精气息的“红烧牛肉面”。汤面浮着一层厚厚的红油,两块指甲盖大小、毫无肉感的褐色“牛肉粒”沉在底下。面饼是廉价的油炸膨化物,泡开后呈现一种不健康的惨白,软趴趴地纠缠在一起。

她麻木地拧开一瓶矿泉水,冰凉的液体滚过干涩灼痛的喉咙,没能冲淡口中那挥之不去的、复合了泡面浓烈工业调味剂和江左焦土腐臭气息的恶心感。

手指几乎是颤抖着,点开了挂在出租屋唯一还算平坦的白墙上那块廉价小尺寸流光投影屏的遥控器。

屏幕亮起柔和的、虚假的光。瞬间充斥视野的是昊天镜平台的旗舰栏目——“华夏万象直播间”。占据主位的演播厅背景光鲜亮丽,背景墙上巨大的“同心重建·温暖江左”主题海报流光溢彩。主持人声音甜润饱满,带着穿透耳膜的感染力:

“…我们看到,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大秦军民联合管理局与昊天镜集团的通力协作下,江左州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屏幕上切换画面,正是蔡金莹今日在废墟中见过的那片空地。只是角度变了,显得开阔“干净”许多。崭新的“大秦建工”工程车辆在远处摆着角度。镜头拉近特写,几名面容模糊但穿着崭新工作服的男人正协力搬动一块…异常轻巧、似乎是道具的大块硬泡沫石膏板,脸上挂着统一培训过的“坚毅热情”表情。

“大秦铁军顶风冒雪,夜以继日地清理废墟,他们钢铁般的意志正在为江左的明天夯实地基!”旁白慷慨激昂。配乐是宏大向上的管弦乐。

画面切回演播厅,旁边那位挂着“昊天镜集团资深特约评论员”胸牌的男人一脸真诚地补充:“对!这种万众一心、高效有序的重建图景,正是大秦天威与我华夏儿女不屈精神的体现!相信在大秦军民管理局的组织下,江左人民的生活秩序将很快恢复,并且比灾前更美好!”他特意加重了“大秦军民管理局”几个字。

主持人微笑点头:“是的!除了基础设施,民众的温暖安置更是重中之重!”画面一闪。

蔡金莹的瞳孔猛地收缩!

是那座半边断佛!被拍到了!

但只有半边!而且只存在于一个极其短暂的、构图边缘模糊的远镜头背景里!紧接着的镜头,是精准调过色温的柔光聚焦下,几个穿着明显簇新衣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年妇女,在“社区志愿者”和穿着崭新笔挺管理局制服的“工作人员”簇拥下(其中一人肩膀上的臂章logo特写清晰),微笑着从一名笑容可掬的女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印着“昊天有爱·大秦有责”logo的米油礼盒!阳光灿烂得刺眼,背景板干净整齐得像刚搭好的舞台!老妇人们脸上的笑容略显僵硬,眼神空洞。

“看,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下,基本生活保障无忧!她们的脸上,写着对新生活的期盼!”主持人感情充沛。

蔡金莹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看着那精心设计的、被完美诠释的“感动”。

“夜以继日”、“万众一心”、“不屈精神”、“关怀温暖”、“期盼”…这些宏大光明的词汇像一颗颗沉重的石子,狠狠砸在她心上,又弹开,只剩下冰冷的麻木。

她记得!

她记得那个宣传干事小刘!镜头里,那个在簇拥中心、被阳光打得金灿灿、和蔼可亲地递出礼盒的女“工作人员”,不就是自己采访时,管理局临时从另一个小组调来的行政文员小张吗?

她记得那座寺庙的位置!镜头里那个“干净整齐”的背景板,后面那半堵灰墙的纹理,就是江左州大秦管理局临时板房后方的那堵用来遮挡视线的实体景观墙!

她更记得那几张“充满期盼”的脸!那几位老太太空洞的眼神!在阳光照射下,干裂的嘴唇微微蠕动着,却吐不出任何声音,只有脸上的肌肉在努力提起一个弧度,配合着这精心布置的一切!

她们是真实存在的。她们经历的苦难也是真实的。但她们此刻被塑造成的形象,不过是一枚贴在煌煌盛世锦袍上的、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可笑的亮片。

胃里的泡面和冷水一阵剧烈的翻搅,蔡金莹猛地捂住嘴,冲向狭小的卫生间。

吐了。

对着斑驳起皮、泛着黄渍的马桶,剧烈地干呕。然而胃里只剩酸水、泡面油腻的残汤和冰冷的水。泪水无法控制地冲出眼眶,不是因为生理上的恶心,而是那股深入骨髓的、无法宣泄的巨大荒诞感与现实冰冷的碾压感。她无力地跪在冰冷的瓷砖地面上,额头抵着冰凉的马桶边缘,冰冷刺骨。

客厅的流光屏里,主持人的声音依旧高昂甜润,背景音乐依旧是磅礴的颂歌:“我们坚信,在伟大力量的主导下…”

蔡金莹抬起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张沾着未擦净的呕吐物反光、嘴角甚至蹭了一抹红色廉价泡面酱汁的年轻记者面孔。头发凌乱,眼圈深陷乌黑,冲锋衣的领子歪斜着。她的眼神,疲惫、干涩、浑浊,里面曾经熊熊燃烧的职业热情,只剩一小簇将灭未灭的余烬,在一阵阵冰冷的狂风和绝望的死水中徒劳摇曳。

那簇微弱的火,映着屏幕里光鲜温暖的虚假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