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阿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黑中介的那些人》最新章节。
阿榆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用工信息,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办公室里弥漫着速溶咖啡和打印纸的混合气味,墙上的电子钟跳成下午三点,他已经连续处理了七个小时的简历筛选。
“天岂人力” 四个鎏金大字在前台闪闪发亮,但阿榆总觉得那光芒照不进自己这格子间。三年了,从最初对着条文发愣的新人,到现在能闭着眼睛报出二十个工业园区的招工需求,他自认摸到了人力资源中介的门道。
“榆哥,302 厂那边又来催了,说这批普工的体检报告怎么还没齐?” 阿丰捧着文件夹站在桌旁,额头上沁着薄汗。
阿榆头也没抬:“让他们等着,昨天才面试完的人,今天就想入职?告诉王主管,按合同走流程,急着投产就让他加钱走加急通道。”
阿丰嗫嚅着走了,阿榆却停下了手上的活。他望着窗外,对面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那里盘踞着几家头部人力公司的区域总部。他总觉得自己和那些西装革履的总监们只差一件定制西装,就像他三年前刚入职时想的那样 —— 换身行头,就能像老板阿卿那样谈笑间敲定百万级的用工合同。
阿卿今天又开着他的黑色帕萨特出去了,车屁股上还沾着上周去邻市工厂考察的泥点。阿榆见过他在酒桌上把包工头灌得酩酊大醉,转天就能让对方把原本给别家的订单拱手送来。这种本事,他曾以为不过是酒量好、脸皮厚,直到上个月自己试着跟进一个电子厂的大单。
那家厂子急招五十名组装工,给出的佣金比市场价高两成。阿榆熬了三个通宵做方案,把对方的生产周期、薪资结构、甚至食堂菜谱都摸得一清二楚。他觉得自己已经 “知道” 了所有关键信息,信心满满地去谈判,结果刚报出预估到岗时间,就被厂长一句话堵了回来:“小同志,你这方案是按教科书编的吧?知道我们车间是两班倒,就该明白夜班补贴要单独列项。”
那天回来的路上,阿榆把方案揉成一团塞进垃圾桶。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为的 “知道”,不过是把招聘流程倒背如流,而阿卿能在酒桌上跟厂长称兄道弟,靠的是能从对方夹菜的手势里看出真实的用工缺口,这才是“悟道” 的门槛。
办公室突然骚动起来,销售部的李姐踩着高跟鞋冲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合同:“搞定了!开发区那个汽车配件厂,两百个名额全给我们了!”
众人纷纷起哄,阿榆却注意到李姐发红的眼角。上周她为了抢这个单子,连续三天守在客户厂门口,连对方老板母亲的生日都打听清楚,最后靠一箱定制的寿桃礼盒敲开了门。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是阿榆在熬夜做报表时从未体会过的。
他想起自己刚入职时,阿卿说过的话:“做中介就像走钢丝,一边是求职者的生计,一边是企业的成本,中间那根绳就是你的本事。” 当时他只当是句鸡汤,直到上个月有个农民工因为工资拖欠找到公司,他才明白那根绳有多磨人 —— 协调企业、安抚工人、跑劳动监察大队,最后嗓子哑了一周才把事情摆平,到手的佣金还不够垫付的打车费。
“小榆,这份离职证明帮我盖个章。” 王大姐把文件推过来,打断了他的思绪。上面的名字是刚离职的实习生,据说要回家乡开个劳务中介,“他说看我们做得挺容易,自己也想试试。”
阿榆握着公章的手顿了顿。去年也有个同事辞职单干,租了个民房当办公室,印了花哨的宣传册,结果三个月就关门了 —— 要么是招不到人被企业索赔,要么是招来人留不住被工人堵门。那些看似简单的招聘话术、风险评估表、应急方案,背后都是无数次碰壁摔出来的经验,可外行人总觉得换个招牌就能照猫画虎。
傍晚的例会,阿卿罕见地发了火。起因是竞争对手用低于成本价抢走了一个长期合作的电子厂,“他们以为把价格压到地板价就能赢?” 阿卿把保温杯重重墩在桌上,“三个月后你们看着,要么是克扣工人工资,要么是给企业送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子,这行的不可能三角谁也破不了 —— 想低门槛入行,又想高收益,还想不挨骂,做梦!”
阿榆坐在底下,忽然想起自己抽屉里那份藏了半年的创业计划书。上面列着密密麻麻的盈利模式:工厂返佣、求职者体检抽成、企业培训增值服务…… 每一条都看似天衣无缝,就像他曾经以为知道了所有棋谱就能赢棋,却忘了真正的棋手从来不是按谱落子。
散会后,他留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发现阿卿的电脑没关,屏幕上是一份标着红色批注的报表,详细记录着每个客户的性格弱点、每个岗位的流失率规律、甚至不同季节的招工难度系数。那些用不同颜色标注的折线图,像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把他平时忽略的琐碎信息串联成了方法论。
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照亮了写字楼下方聚集的人群。他们背着蛇皮袋,举着写着 “普工”“电工” 的纸牌,眼神里满是对生计的渴望。阿榆忽然明白,自己三年来引以为傲的 “知道”,不过是认识了棋盘上的棋子;而阿卿那些看似随意的决策背后,是对整个棋局的预判 —— 这才是从 “悟道” 到 “行道” 的鸿沟,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不见底。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大学同学发来的消息,说自己开的中介公司倒闭了,想回天岂找份工作。阿榆盯着屏幕,迟迟没有回复。他想起自己刚入职时,总觉得阿卿的成功不过是运气好,直到亲眼看见那些深夜亮着的灯、磨破的皮鞋、谈判桌上强装的笑脸,才明白所谓的 “行道”,是把每个 “知道” 的碎片,在无数个挫败里熬成体系,再用日复一日的专注去守住它。
走廊里传来脚步声,阿卿拿着公文包走过来,看到他还在加班,随口说了句:“别总想着一步登天,把眼前的每个求职者安置好,比啥都强。”
阿榆点点头,关掉了电脑屏幕上的创业计划书。窗外的人群渐渐散去,路灯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还没到 “悟道” 的阶段,但至少看清了脚下的路 —— 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熬不过的专注、跨不过的思维差距,从来都不是换件衣服就能解决的问题。
人力资源这行的水,比他三年来以为的要深得多。而所谓的顶峰,或许从来不是当老板的风光,而是能在知道、悟道、行道的漫漫长路上,一步一步走得扎实。
清晨七点半,阿榆推开办公室门时,皮特哥的工位已经亮着灯。主管的黑色西装搭在椅背上,领口处还沾着昨晚的红酒渍,桌上的马克杯里泡着第五袋胖大海,水面浮着一层浑浊的泡沫。
“帮我把这份跨部门协调单送到行政部,让他们九点前务必盖章。” 皮特哥头也没抬,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分着四个窗口 —— 左侧是研发部的系统测试报告,中间是客户的用工需求表,右侧悬浮着三个待接入的视频会议请求,最底下的聊天框还在不断弹出生产部的催单消息。
阿榆接过那张打印着密密麻麻修订痕迹的 A4 纸,注意到边缘处有圈淡淡的咖啡渍,像是被人攥了太久。他记得上周部门例会,皮特哥刚宣布要上线新的用工匹配系统,当时研发部的张工拍着胸脯保证两周搞定,现在才过五天,进度表上的红色警告已经标红了三项。
“皮特,不是我卡进度,” 电梯里恰好碰到张工,对方看到阿榆手里的协调单,立刻皱起眉头,“你们业务部昨天才提的需求变更,数据库架构得重搭,这不是变戏法!”
阿榆刚想替皮特哥解释,手机突然震动,是皮特哥发来的消息:“告诉张工,我把客户那边的优先级排期表发他邮箱了,第三季度的三个大单都押在这套系统上,让他找两个实习生通宵赶工,加班费我来批。”
他转述时,张工的脸色明显缓和了些。阿榆忽然想起昨天深夜路过研发部,透过玻璃门看到皮特哥正拿着白板笔演算什么,张工在一旁频频点头 —— 原来那些看似轻松的协调,背后是对业务优先级的精准判断,这比单纯催促 “快点做” 要复杂得多。
上午十点的部门联席会,皮特哥的手机在桌上震动个不停。市场部的人坚持要把新系统的宣传语改得更花哨,而法务部则拿着《数据安全法》逐字逐句挑毛病。“我们要的是能实时显示工人技能认证的系统,不是好看的电子传单。” 皮特哥把矿泉水瓶捏得变了形,“上周三给你们的需求说明书第 17 页写得很清楚,合作的电子厂有 ISo 认证要求,技能证书必须可追溯。”
他说着点开平板,调出带着时间戳的修订记录,每一条变更都标注着对应的客户反馈和政策依据。阿榆坐在底下,看着市场部经理涨红的脸,突然明白皮特哥抽屉里那些标着不同颜色的文件夹不是摆设 —— 那是把各部门的利益诉求翻译成共同语言的密码本,而自己以前总以为管理层的工作就是发号施令。
中午十二点,皮特哥刚扒了两口外卖,手机又响了。是开发区管委会的人打来的,说新引进的芯片厂需要一批持特种作业证的技术工,三天内必须到岗。“王科长您放心,我现在就联系长三角的劳务联盟。” 他边说边点开通讯录,手指在屏幕上跳跃如飞,挂断电话已经精准拨通了苏州、无锡、常州三家合作机构的电话。
阿榆看着他同时用免提应付三个地域的方言,时而用苏州话安抚对方 “茶水费不会少”,时而用常州话拍胸脯 “人到付款绝不拖欠”,最后还能用普通话跟旁边的助理交代:“把特种作业证的电子核验接口调出来,现在就对接。”
“皮特哥您这语言天赋可以啊。” 午休时阿榆递过去一杯热咖啡,注意到他右手虎口处有道浅浅的疤痕。
“去年在昆山跟一个包工头抢人,被啤酒瓶划的。” 皮特哥自嘲地笑笑,“那时候才知道,光会说普通话干不了这行。你得知道哪个地方的工人忌讳什么,哪个厂子的老板吃软还是吃硬,这些东西《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上可没写。”
下午的客户答谢会在城郊的温泉酒店举行。阿榆跟着皮特哥去见那个芯片厂的负责人,刚进包间就被浓重的烟酒味呛得皱眉。七个客户围着圆桌坐成一圈,皮特哥刚坐下就被轮番敬酒,他每次都先把酒杯倾斜 45 度,说句 “王总您随意,我干了”,然后仰头灌下去,喉结滚动的频率比桌上转盘转动的速度还快。
阿榆负责在旁边倒酒,看着皮特哥在酒过三巡后突然话锋一转:“张厂长,您要的高压电工我给您留了五个河南籍的,他们老家离厂区近,稳定性比跨省招来的强。” 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打印好的简历,每个名字旁边都用红笔标着家庭住址到厂区的距离。
散场时已是凌晨一点,皮特哥在酒店门口扶着树吐了半天,西装裤膝盖处沾满了泥点。“把这个合同初稿发邮箱……” 他掏出手机想解锁,手指却在屏幕上乱晃,最后索性把手机塞给阿榆,“密码是你入职那天的日期,记得标红付款条件那三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