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集:市集的美食节(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三、暖意流转,烟火情长

市集里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正午时分,几乎是摩肩接踵。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人,卖烤肉的王二忙得满头大汗,手里的铁签换了一根又一根,炉子里的木炭添了一次又一次,可摊位前的队伍还是排得老长;卖糕点的陈姑娘的桂花糕也卖得差不多了,她正跟旁边的商贩商量,下次要多做些,再添些新口味;卖梅子酒的张嫂也笑开了花,她的梅子酒用小瓷碗装着,一碗碗递给顾客,酸甜的口感很受欢迎,带来的两坛酒很快就见了底。

阿禾和素问逛到市集中间的一片空地上,这里搭了一个小台子,有杂耍艺人在表演——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三把尖刀,在空中抛来抛去,引得台下的百姓阵阵惊呼;旁边还有个耍猴的,猴子穿着小衣服,跟着艺人的指令翻跟头、作揖,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先生,您看那猴子真可爱!”阿禾指着台上的猴子,笑着说。

素问点点头,眼里也带着笑意。她忽然注意到旁边有个老奶奶,拄着拐杖,站在人群外,踮着脚想往台上看,却被前面的人挡住了。素问连忙拉着阿禾走过去,扶着老奶奶:“大娘,您想看台上演戏吗?我们扶您到前面去。”

老奶奶感激地看着素问:“谢谢你啊姑娘,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挤不动了,能看看就好。”

阿禾看了看周围,看到不远处有个卖茶的摊位,摊位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和凳子。他对老奶奶说:“大娘,那边有凳子,我们扶您过去坐着看,看得清楚。”

老奶奶高兴地答应了。阿禾和素问扶着老奶奶走到茶摊前,卖茶的摊主是个热心人,连忙搬来一张凳子让老奶奶坐下,还倒了一碗热茶递给她:“大娘,您喝点茶,慢慢看。”

老奶奶接过茶,感动得眼眶都红了:“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人啊。”

阿禾看着老奶奶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他想起素问先生常说的话:“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暖心。”原来,帮助别人,看着别人开心,自己也会觉得开心。

就在这时,阿禾看到卖鱼汤的张叔正急得团团转。他连忙走过去,问:“张叔,您怎么了?”

张叔皱着眉头说:“刚才人太多,不小心把装碗的篮子打翻了,碗都摔碎了,现在没碗装鱼汤了,这可怎么办啊?”

阿禾想了想,对张叔说:“张叔您别急,我去跟秦将军说一声,看看能不能帮忙找些碗来。”

他说着,就往秦斩的方向跑去。此时秦斩正在和周正查看市集的情况,看到阿禾跑过来,连忙问:“阿禾,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秦将军,卖鱼汤的张叔把碗摔碎了,现在没碗装鱼汤了,您能帮忙找些碗来吗?”阿禾喘着气说。

秦斩听了,立刻对身边的兵士说:“你们快去郡守府的厨房,搬些干净的碗来,送到张叔的鱼汤摊前。”

兵士们应了声,很快就跑走了。秦斩拍了拍阿禾的肩膀:“做得好,以后遇到这种事,就及时跟我说,咱们一起解决。”

阿禾点点头,又跑回张叔的摊位前,告诉张叔很快就有碗送来了。张叔听了,松了口气,连忙道谢:“谢谢你啊阿禾,要是没有你,我今天的生意就做不成了。”

不一会儿,兵士们就搬着一摞干净的碗来了。张叔连忙接过,重新给顾客装鱼汤,摊位前又恢复了热闹的景象。

阿禾回到素问身边,老奶奶还在坐着看杂耍,看到阿禾回来,笑着说:“小伙子,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

阿禾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素问看着他,眼里满是赞许。

下午的时候,市集的热闹劲儿丝毫没减。阿禾和素问又逛了几个摊位,尝了陈姑娘的桂花糕——桂花的香气很浓,糕体松软,甜而不腻;还尝了王二的烤肉串,比上午的味道更足了,王二说他又加了些辣椒粉,更开胃了。

秦斩也一直在市集里逛着,遇到有商贩需要帮忙,就及时安排人解决。他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因为人太多,草靶子被碰倒了,糖葫芦撒了一地,小贩急得快哭了。秦斩连忙走过去,安慰他说:“别着急,我让人帮你重新串些糖葫芦,再找个稳妥的地方放草靶子。”

他说着,让兵士去附近的水果店买些山楂,又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妇人,帮忙一起串糖葫芦。不一会儿,新的糖葫芦就串好了,草靶子也被固定在了一个不容易被碰到的地方。小贩看着重新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给秦斩作揖。

秦斩笑着说:“不用谢,咱们办美食节,就是要让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做生意,开开心心地吃东西。”

夕阳西下的时候,市集的人渐渐少了些,但商贩们的热情依旧高涨。他们开始收拾摊位,一边收拾,一边算账,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李婶数着手里的铜钱,比预想的多了不少,她打算明天再做些桑椹糕,还要把邻居家的王婶也叫来,让她卖些自家做的绿豆汤;王二的烤肉也卖得差不多了,他跟旁边的商贩商量,下次要一起合伙,多准备些食材,再搭个大些的摊位;张叔的鱼汤也卖光了,他说下次要熬些鱼汤面,肯定更受欢迎。

阿禾和素问也准备回去了。阿禾手里还拿着一串没吃完的糖葫芦,嘴里叼着一颗,含糊地对素问说:“先生,今天真开心,下次美食节什么时候办啊?”

素问笑着说:“只要大家喜欢,秦将军肯定还会办的。”

两人走到市集入口,正好遇到秦斩和周正。秦斩看着他们,笑着问:“今天玩得开心吗?有没有吃到喜欢的东西?”

“开心!”阿禾用力点头,“糖葫芦很好吃,李婶的桑椹糕也很好吃,还有张叔的鱼汤,都很好吃!”

秦斩听了,哈哈大笑:“喜欢就好。这次美食节办得很成功,接下来,咱们还要把寿春的特色美食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寿春的好东西,让商贩们能赚更多的钱,让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就在这时,秦斩的脑海里传来一阵熟悉的提示音,一行文字浮现在眼前:“市集美食节举办,市集日均交易额翻倍,商贩收入大幅增加,解锁‘特色美食推广’模板。”

秦斩看着这行提示,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模板的解锁,更是寿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民生改善的又一步。他抬头看向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星星已经开始闪烁,市集里的灯火也一盏盏亮了起来,温暖的光线下,还有商贩在收拾摊位,偶尔传来几声说笑,烟火气依旧浓厚。

四、余韵悠长,盼得来年

晚上回到医署,阿禾还在兴奋地跟医署里的兵士们讲美食节上的趣事——讲王二的烤肉多好吃,讲李婶的桑椹糕被抢光,讲杂耍艺人的尖刀抛得多高。兵士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问些细节,医署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素问坐在一旁,看着阿禾开心的样子,手里拿着今天从市集上买的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桂花的香气在嘴里散开,她想起今天在市集上看到的景象: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商贩们忙碌的身影,秦将军亲民的举动,还有大家互相帮助的温暖——这就是她想要看到的寿春,充满烟火气,充满人情味,充满希望。

而在郡守府里,秦斩正在和周正商量“特色美食推广”的事情。桌上摊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今天市集上受欢迎的美食:桑椹糕、烤肉、鱼汤、桂花糕、梅子酒……

“将军,这些美食都很有寿春的特色,咱们可以把它们整理出来,印成小册子,分发给来往的商队,让他们带到其他郡县去宣传。”周正指着纸上的名单,“另外,咱们还可以在市集上设一个‘特色美食区’,专门卖这些好吃的,让百姓和游客随时都能买到。”

秦斩点点头:“这个主意好。还要跟商贩们商量,把他们的手艺传承下去,比如李婶的桑椹糕,王二的烤肉,都可以教给更多人,让更多人能靠这些手艺赚钱。另外,咱们还可以举办一个‘特色美食大赛’,让商贩们互相交流学习,改进口味,做出更好的美食。”

周正连忙记下:“将军您想得真周到,我明天就去跟商贩们商量这些事。”

秦斩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洒在郡守府的院子里,安静而祥和。他想起今天在市集上看到的一切,心里充满了信心——只要坚持为百姓做事,寿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百姓们的笑容也会越来越多。

第二天一早,李婶就带着儿子小石头,又摘了满满一筐桑椹,开始做桑椹糕。她的动作比昨天更熟练了,嘴角也一直带着笑。小石头在一旁帮忙,一边揉面,一边问:“娘,今天的桑椹糕还能卖光吗?”

李婶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肯定能,只要咱们做得好吃,就有人买。等攒够了钱,就送你去学堂读书,让你也学知识,将来做个有用的人。”

小石头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而在寿春市集上,“特色美食区”的牌子已经挂了起来。王二、张叔、陈姑娘、张嫂他们的摊位都搬到了这里,每天都有很多百姓来买。秦斩也经常来这里逛,和商贩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帮忙解决遇到的问题。

阿禾和素问也会经常来市集,有时候买些好吃的,有时候帮忙看看有没有人需要医治。阿禾还学会了做桑椹糕,是李婶教他的,他偶尔会在医署里做些,给大家尝尝,味道还不错。

日子一天天过去,寿春的特色美食越来越有名,来往的商队都会带些桑椹糕、梅子酒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寿春,知道了寿春的美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寿春,逛市集,尝美食,寿春的市集越来越热闹,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又是一个夏天,寿春市集举办了第二届美食节。这一次,市集比去年更热闹了,摊位更多了,美食也更多了——除了去年的老味道,还多了李婶新做的桑椹酱,王二的烤羊腿,张叔的鱼汤面,陈姑娘的荷花糕……

阿禾和素问依旧来逛美食节,阿禾手里拿着两串糖葫芦,一串自己吃,一串递给素问。秦斩也来了,他和百姓们一起尝美食,一起说笑,就像普通的百姓一样。

李婶的桑椹糕摊位前依旧排着长队,她笑着给大家装桑椹糕,嘴里说着:“谢谢大家喜欢我的桑椹糕,明年我还要做更多好吃的!”

夕阳下,市集里的烟火气依旧浓厚,百姓们的笑声依旧响亮。秦斩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寿春的烟火气,是百姓的幸福味,是他一直守护的初心。他知道,只要继续努力,寿春的明天会更好,这烟火气,会一直缭绕在寿春的土地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