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集:商队的驻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商道灯暖
暮色像浸了墨的纱,一点点裹住楚地西去的商道。风卷着沙粒,打在西域商队的驼铃上,叮当作响的调子也失了往日的轻快,变得滞重起来。首领巴图勒勒紧缰绳,眯眼望着前方模糊的路影——已经是第三个赶夜路的晚上了,骆驼的蹄子在碎石地上磨出细痕,背上的香料囊被夜风灌得鼓鼓的,偶尔有几缕安息香的气息飘出来,混着尘土,倒成了商队唯一能辨方向的标记。
“首领,再走下去,骆驼该撑不住了。”年轻的伙计阿依木从后面赶上来,声音里带着倦意。他怀里抱着个陶瓮,里面是给队里人解渴的羊奶,此刻已经凉透,瓮壁凝着一层白霜。“上次就是在这一段,老哈的骆驼失了蹄,半车丝绸滚下沟,找了三天只寻回些碎布片。”
巴图勒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当然记得。那回也是赶夜路,下着冷雨,商道旁的土坡滑得像抹了油,老哈的骆驼踩空时,嘶鸣声在雨里飘了很远,最后只余下布料被石头划破的刺啦声。后来他们在沟底找到那峰骆驼时,它还护着剩下的半袋香料,腿却折了,只能留在当地的农户家。从那以后,每次走这段商道,巴图勒总觉得风里还飘着骆驼的哀鸣。
今晚虽没下雨,风却格外烈。他抬头望了望天,月亮被云遮得只剩个淡淡的晕,连最熟悉路况的向导,都得时不时停下来,用脚探着路石的走向。“再走半个时辰,若还没见着人家,就找块背风的地方歇下。”巴图勒终于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把香料囊再绑紧些,别让风刮松了。”
阿依木应了声,转身去招呼伙计们。骆驼似乎也听懂了,步子慢了些,鼻息里喷出的白气,在夜色中一散就没。巴图勒勒住自己的骆驼,回头看了眼长长的商队——十二峰骆驼,载着西域的香料、丝绸,还有几袋葡萄籽,是他特意带给楚地朋友的。原本想着早几日到楚地,能赶上市集的好时候,可偏偏出发时在敦煌耽搁了两天,如今只能连夜赶路,连歇脚的地方都难找。
他想起去年第一次走这条商道支线时,楚地的官吏说“这条道刚通,还没来得及置歇脚的地方”,当时他没在意,只觉得能通到楚地腹地,已是天大的便利。可走了三回,每次都要赶夜路,每次都提着心——楚地的商道不比西域的戈壁,虽没有流沙,却多了丘陵和沟壑,夜里看不清,稍不留意就会出岔子。
“要是能有个驻点就好了。”阿依木绑完香料囊,凑过来叹道,“能遮风挡雨,能囤货,哪怕只是个土房,也比在野外冻着强。”
巴图勒心里一动。是啊,驻点。他在西域时,见过丝绸之路上的驿站,虽简陋,却能让商队安心歇脚。若是楚地的商道旁也能有这样的地方……他攥了攥缰绳,心里有了主意。等这次到了楚地,一定要找那位秦斩大人说说。听说那位大人是楚地的主事,办事利落,去年他们商队的香料在市集被人误拿,就是秦斩派人帮忙找回来的。
风又紧了些,巴图勒把毡帽往下压了压,催着骆驼继续往前走。夜色里,商队的影子像一串移动的墨点,慢慢朝着楚地的方向挪去。他不知道,此刻他心里的那个“驻点”念头,很快就会在这条商道上,长出温暖的模样。
三日后,楚地市集的喧闹声终于撞进了巴图勒的耳朵。他牵着最后一峰骆驼,走进市集时,阳光正好,照在摊位上的粟米、布匹上,亮堂堂的。阿禾正站在织坊的摊位前,帮李婶整理染好的锦缎,见了巴图勒,眼睛一亮,立刻迎了上来。
“巴图勒首领!你们可算到了,我还以为你们要再晚两天呢。”阿禾的声音清脆,手里还拿着个刚蒸好的粟米饼,递到巴图勒面前,“快尝尝,刚出锅的,填填肚子。”
巴图勒接过饼,温热的气息顺着指尖传到心里,连日赶夜路的疲惫消了大半。“多谢阿禾姑娘。”他咬了一口,粟米的香甜在嘴里散开,“这次路上赶得急,没来得及提前捎信。”
“路上是不是又赶夜路了?”阿禾看着骆驼身上的毡毛,上面还沾着夜露凝结的霜痕,“我前几日去商道边送东西,见着路上有骆驼的蹄印,想着定是你们来了,就是担心夜里风大。”
巴图勒叹了口气,把路上的困境跟阿禾说了,末了道:“我这次来,是想找秦斩大人说说,能不能在商道旁建个驻点。不然每次赶夜路,实在太危险,货物也容易受损。”
阿禾听完,立刻点头:“这事我帮你跟秦斩大人说!他前几日还问起商队的情况,说担心你们赶夜路不安全。”她说着,就拉着巴图勒往郡府走,“正好秦斩大人今天在郡府,我带你去见他。”
郡府的院子里,秦斩正和水工商量着灌溉渠的后续修缮。见阿禾领着巴图勒进来,他放下手里的图纸,笑着迎上来:“巴图勒首领,一路辛苦。”
“秦斩大人客气了。”巴图勒拱了拱手,没绕圈子,把商队赶夜路的艰难、过往的损失,还有建驻点的请求一一说明。他说得恳切,连阿依木之前提过的老哈的骆驼,都细细讲了一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斩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等巴图勒说完,他沉吟片刻,道:“你说的情况,我早有察觉。前几日巡守队员回来报,说商道中段常有商队在野外歇脚,夜里风大,还有人受了寒。建驻点是该提上日程了。”
巴图勒心里一喜,刚要说话,就听秦斩继续道:“我这就让人去商道中段考察地形,选个背风、近水源的地方。驻点不光要能歇脚、囤货,还得请医工定期来,给商队和赶路人看病——你们长途跋涉,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
这话让巴图勒愣了愣,随即眼眶有些发热。他原本只想着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好,没想到秦斩考虑得这么周全。“秦斩大人……”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觉得手里的粟米饼更暖了。
“你先去市集安顿,等选址定了,我让人通知你。”秦斩拍了拍巴图勒的肩膀,“放心,不出一个月,驻点定能建起来。”
巴图勒连连道谢,转身出了郡府。阿禾跟在他后面,笑着说:“我就说秦斩大人会答应吧?他最看重商队的安全了,之前还特意让人把商道上的碎石清了一遍呢。”
巴图勒望着市集里来来往往的人,楚地的农户和西域的商人讨价还价,孩子们围着骆驼看新鲜,心里忽然觉得,这条商道,不只是用来运货的,更是把人心连在了一起。他回头看了眼郡府的方向,阳光落在檐角上,亮得晃眼——他仿佛已经看到,商道旁的驻点里,灯火正暖。
选址的事比秦斩说的还要快。三日后,巡守队员就回来报,说商道中段有块背靠土坡的平地,旁边有股山泉,正好适合建驻点。秦斩亲自去了一趟,站在平地上,风吹过土坡,却没怎么刮到这里,确实是背风的好地方。山泉的水清澈,足够商队和驻点的人用。
“就这儿了。”秦斩指着平地,对身边的工匠头老李说,“土房建两排,外间供商队歇脚,里间留两间给巡守和医工住。囤货棚子要搭得高些,用木架撑起来,上面铺油纸和稻草,防潮。对了,再建个灶台,方便商队热饭。”
老李应着,掏出炭笔在布上画草图:“大人放心,土房用夯土筑墙,结实;囤货棚的木架我选粗些的木料,保证能承重。”
“材料不够就跟村民说,让他们帮忙运些过来,工钱照算。”秦斩补充道,“尽量快些,但质量不能马虎——这驻点是给商队遮风挡雨的,得经得住折腾。”
消息传到市集,巴图勒第一个报名要帮忙。阿依木和其他伙计也跟着来,西域商队的骆驼成了运木料的好帮手。楚地的村民也来了不少,张阿伯带着儿子小张,用牛车拉着夯土的工具;李婶让织工们织了些粗麻布,说是给驻点的窗户当帘子。
阿禾更是天天往工地跑,给工匠和帮忙的人送热水、粟米饼。她还跟着老李学看图纸,时不时提些小建议:“李师傅,囤货棚的门能不能开得大些?骆驼要进去卸货物,门小了不方便。”
老李看了看图纸,笑着点头:“阿禾姑娘说得对,我这就改。”
工地渐渐热闹起来。夯土的号子声、锯木头的沙沙声、骆驼的嘶鸣声混在一起,倒成了商道旁最热闹的景致。巴图勒每天都来,帮着搭木架,他力气大,一根粗木柱,他一个人就能扛起来。阿依木则跟着小张学夯土,一开始不得要领,夯出来的土墙松松垮垮,后来小张教他“腰要沉,手要稳”,他才慢慢熟练起来。
有天傍晚,夕阳把工地染成了金红色。阿禾提着热水桶过来,见巴图勒正靠在木柱上歇脚,额头上满是汗,就递过一块布巾:“巴图勒首领,歇会儿吧,今天活儿干得差不多了。”
巴图勒接过布巾擦了擦汗,望着已经有了雏形的土房,笑道:“没想到我还有机会建房子。在西域,我只盖过帐篷,这土房,看着就踏实。”
“等建好了,你就能在里面歇脚,不用再赶夜路了。”阿禾也笑,“我还想着,到时候在驻点旁边种些树,夏天能遮阴,冬天也能挡点风。”
“好啊。”巴图勒点头,“我从西域带来些葡萄籽,到时候种在驻点旁,说不定明年就能长出葡萄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