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集:未来的展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落,原本嘲笑呼衍的人都凑过来看热闹,看着那片嫩绿的桑叶,眼里满是惊奇。有几个妇女忍不住问阿禾:“这桑树真的能吐丝织锦吗?”

阿禾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蚕茧:“你们看,这就是蚕吐的丝结成的茧,把茧煮了,就能抽出丝来织锦。一匹锦能换很多粮食和布匹,比养牛羊还划算。”

妇女们看着蚕茧,眼里露出了向往的神情。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姑师人来学习种桑养蚕,阿禾教她们如何采摘桑叶,如何喂养蚕宝宝,如何收集蚕茧。部落里的帐篷外,渐渐多了许多养蚕的竹筐,孩子们围着竹筐,看着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脸上满是好奇。

桑树苗长得越来越茂盛,牧场边缘的沙化也得到了缓解。原本被沙子覆盖的草地,渐渐露出了绿色的草根,牛羊有了更多的草可以吃,姑师人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姑师首领特意设宴招待秦斩和阿禾,宴会上,他举起装满马奶酒的碗:“秦斩大人,阿禾姑娘,多谢你们给姑师带来了新的生计。从今以后,姑师部落愿意协助你们修建新道,谁要是敢阻拦,就是与我们姑师人为敌!”

秦斩也举起碗,与首领碰了一下:“首领大人,从今以后,楚地与姑师就是朋友,新道开通后,我们会在驻点给姑师部落留最大的交易区,让你们的蚕茧和牛羊能卖个好价钱。”

宴会上,姑师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楚地的随从也跟着一起跳,马奶酒的香气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草原上空。阿禾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想起去年庆典时自己说的话,明年春天,一定要在新道旁种满桑椹树,让商队都能吃到甜甜的桑椹。

离开姑师部落时,呼衍骑着马送了他们很远。他手里拿着一包桑椹干,递给阿禾:“这是我自己种的桑树结的果,虽然不大,但很甜。等明年桑椹熟了,我给你送一大包去。”

阿禾接过桑椹干,笑着说:“谢谢,等新道修到疏勒,我一定来姑师看你种的桑树。”

看着呼衍骑马远去的背影,秦斩对阿禾说:“你看,只要真心相待,就算是最桀骜的部落,也能成为朋友。这条新道,不仅是商道,更是民心相通的道路。”

阿禾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桑树林,眼里满是期待。她仿佛看到明年春天,新道旁种满了桑椹树,商队的人停下脚步,采摘着甜甜的桑椹,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第四章 高昌之约

新道西延的勘测队继续向西行进,越过姑师部落的牧场后,眼前的景色渐渐变得不同。沙丘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洲,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能看到一座城池的轮廓。

“那是高昌城,”西域商队首领指着远处的城池说,“高昌是西域的大国,地处丝路要冲,要是能与高昌达成合作,新道西延就成功了一大半。”

秦斩望着高昌城的轮廓,眼里闪过一丝期待:“高昌国王向来重视商贸,我们带着礼物去拜访,应该能谈成合作。”

一行人来到高昌城下,守城的士兵拦住了他们。秦斩递上通关文牒和礼物清单,士兵立刻跑去禀报。没过多久,城门缓缓打开,一位穿着官服的人走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国王陛下听闻秦斩大人到来,已在王宫设宴等候。”

跟着官员走进高昌城,秦斩不禁感叹高昌的繁华。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户们叫卖着各种商品,有西域的香料、宝石,也有中原的丝绸、瓷器。行人往来不绝,有高昌本地人,也有西域其他城邦的商人,还有少数中原的旅客。

王宫建在城中央,气势恢宏,宫殿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壁画,描绘着西域的山水和人物。高昌国王坐在王座上,穿着华丽的锦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秦斩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楚地秦斩,拜见国王陛下。今日前来,是想与高昌达成合作,共同修建新道西延段。”

高昌国王笑着点头:“秦斩大人的名声,本王早有耳闻。新道开通后,楚地与西域的贸易日益繁荣,本王也一直想与楚地合作。”

秦斩拿出新绘的丝路地图,展开后递给高昌国王:“陛下请看,新道西延从于阗出发,经过姑师,再到高昌,然后向西延伸至疏勒、大宛。要是高昌愿意参与修建,我们可以在高昌设立最大的驻点,让高昌成为丝路的中转站。”

高昌国王看着地图,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要是新道经过高昌,我们的商户就能更方便地与中原贸易,这对高昌来说,是件好事。但修建新道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高昌能得到什么好处?”

“陛下放心,”秦斩笑着说,“我们会教高昌的工匠楚地的夯土技术和桑蚕养殖技术,让高昌的织锦和农产品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同时,新道开通后,我们会减免高昌商户的过路费,还会在中原宣传高昌的商品。”

高昌国王沉吟片刻,终于点头答应:“好,本王答应与你们合作。高昌会派出工匠和士兵,协助你们修建新道,同时也希望楚地能尽快派农师和工匠来高昌,传授技术。”

达成合作后,秦斩留在高昌城,与高昌的官员商议新道修建的具体事宜。高昌的工匠们对楚地的夯土技术很感兴趣,秦斩特意让赵叔带着工匠们去新道的驻点参观,学习夯土筑墙的方法。

阿禾则带着桑蚕种和织锦样品,去高昌的市集上宣传。她在市集上摆了个摊位,展示着楚地的织锦和蚕茧,吸引了许多高昌商户的注意。有一位名叫木拉提的商户,对织锦很感兴趣,他拿着一块织锦,仔细地观察着上面的纹样:“这织锦的纹样真漂亮,比我们高昌的织锦还要精致。”

阿禾笑着说:“这是楚地的五彩楚锦,用桑蚕丝织成,质地柔软,色彩鲜艳。要是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教你织锦技术,还能给你提供桑蚕种。”

木拉提眼前一亮:“真的吗?要是能学会楚地的织锦技术,我的生意一定会更红火。”

从那以后,木拉提每天都来跟着阿禾学习织锦技术,阿禾教他如何抽丝、如何染色、如何编织纹样。木拉提学得很认真,没过多久就掌握了基本的织锦技巧,还尝试着将高昌的几何纹样与楚地的花鸟纹样结合起来,织出了一种新的锦缎。

高昌的农师也跟着楚地的农师学习种桑养蚕技术,他们在高昌的绿洲里开辟了一片桑园,种上了从楚地带来的桑树苗。桑树苗长得很快,没过多久就枝繁叶茂,蚕宝宝在桑园里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蚕丝。

新道西延的修建工程很快就开工了,高昌的工匠和士兵与楚地的勘测队、巡守队员一起,在沙漠里铺设道路,修建沙障,寻找水源。高昌的工匠们将楚地的夯土技术与本地的建筑技术结合起来,修建的驻点更加坚固耐用,既能防沙挡雨,又能抵御风沙的侵袭。

三个月后,新道西延的高昌段基本完工。秦斩和高昌国王一起登上高昌城的城楼,望着远处延伸的新道,心里充满了成就感。高昌国王握着秦斩的手:“秦斩大人,新道开通后,高昌一定会成为丝路的明珠。”

秦斩笑着点头:“陛下放心,用不了多久,大秦的织锦、粮种、文化,就会顺着这条新道,传到更远的地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驼铃声,一支商队正沿着新道向高昌城走来。商队的领队看到城楼上的秦斩和高昌国王,立刻扬手喊道:“我们是来自中原的商队,要去疏勒贸易!”

秦斩和高昌国王相视一笑,新道西延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第五章 丝路新章

新道西延至疏勒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阿禾兑现了去年的承诺,带着桑椹苗来到新道旁,与楚地的村民、西域的牧民一起,种下了一排排桑椹树。微风拂过,桑椹苗的嫩叶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期待。

庆典当天,新道起点的石碑前再次聚满了人,比去年更加热闹。楚地的代表、西域各城邦的贵族、姑师部落的呼衍、高昌的木拉提,还有疏勒、大宛的使者,都齐聚在这里。

秦斩手里拿着更新后的丝路地图,地图上的新道已经延伸到了大宛,旁边还标注着一条条支线,连接着西域的各个城邦。“诸位,”秦斩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新道西延已经完成,从楚地到大宛,再也不用绕远路。从今以后,大秦与西域的贸易会更加繁荣,文化交流会更加频繁!”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西域商队首领走上前,手里捧着一块更大的宝石:“秦斩大人,这是西域各城邦共同挑选的宝石,代表着我们对大秦的敬意。今日,我们再次将它镶嵌在石碑上,象征着楚地与西域永远友好下去!”

秦斩接过宝石,与西域商队首领一同走到碑前。去年镶嵌的蓝宝石依旧璀璨,新的宝石镶嵌在它旁边,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当宝石嵌入凹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鼓起掌来,掌声与远处的驼铃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听。

阿禾看着身旁的桑椹树,眼里满是笑意。桑椹树已经长出了新的枝条,虽然还没有结果,但她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桑椹林,商队的人走累了,就能停下来,品尝甜甜的桑椹。

“明年春天,我们还要在新道旁种更多的桑椹树,”阿禾转头对身边的楼兰女子说,“让整个丝路都充满桑椹的甜味。”

楼兰女子笑着点头:“到时候,我要带着我的孩子来这里,让他们看看楚地与西域共同种下的桑椹树。”

庆典过后,商队纷纷沿着新道向西出发。楚地的商队带着织锦、粮种、农具,去西域贸易;西域的商队带着香料、宝石、良马,来中原交流。新道上的驼铃声日夜不息,成了丝路最动听的旋律。

秦斩站在石碑前,望着远去的商队,心里充满了感慨。从最初的勘测队走进沙碛,到如今新道贯通西域,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与挑战,可最终,他们还是成功了。

“秦斩大人,”阿禾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包桑椹干,“这是今年新晒的桑椹干,你尝尝。”

秦斩接过桑椹干,放进嘴里,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转头看向阿禾,笑着说:“真甜,比去年的还要甜。”

“明年的桑椹会更甜,”阿禾说,“等桑椹林长成了,我们就在这里建一个桑椹酒坊,让商队带着桑椹酒去远方。”

秦斩点点头,望向西方的天际。那里的太阳正在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新道上,给道路镀上了一层暖光。他知道,这条新道,不仅连接了楚地与西域,更连接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它就像一条纽带,将大秦与西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一段属于丝路的新篇章。

石碑上的宝石在夕阳下闪着光,新道旁的红柳和桑椹树迎风摇曳,驼铃声、车轮声、笑声,混在一起,诉说着大秦与西域共同的未来。这条丝路,会像桑椹树一样,茁壮成长,结出甜美的果实,让和平与友谊,传遍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