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赤焰再燃·边声骤起(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宫门口的灯笼被夜风吹得摇晃,苏婉儿仰头望着那道若有若无的暗红命运线,喉间泛起一丝腥甜。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响时,她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上回看见这样的血色线,还是三年前母亲陈氏被主母罚跪时,线细如蛛丝,最后却演成陈氏咳血卧床三月的劫数。

"阿福,备车。"她转身时紫袍翻起一道利落的弧,发间金步摇撞在门框上,"回府。"

马车内,苏婉儿的指尖始终抵着腰间的羊脂玉牌。

这是系统具象化的媒介,触感凉得像浸过冰水。

等跨进书房门槛时,她已平复呼吸,对着虚空轻声道:"系统,调取北疆地理沙盘。"

书案上腾起一片幽蓝光芒,细沙自动堆叠成山川河岳的形状。

苏婉儿盯着沙盘西北角——突厥可汗牙帐的位置浮起红点,吐蕃赞普的金帐旁也跳出红点,两点之间有金线若隐若现。

系统机械音适时响起:"检测到突厥阿史那承庆与吐蕃论恐热密使往来,原历史线中二人将于天宝十二年春联合袭扰河西、朔方,致边民死伤八万,边军折损三成。"

"春?"苏婉儿的指节叩在沙盘上,震得沙粒簌簌下落,"现在才十月,他们竟提前了四个月。"她抓起案头狼毫,在沙盘上圈出朔方节度使府的位置,"王敬之和杜鸿渐呢?"

"回小姐,王御史和杜员外郎已在前厅候着。"小丫鬟捧着茶盏的手直抖,被她冷冽的目光一刺,茶盏"当啷"掉在地上。

苏婉儿没看满地碎瓷,只将外袍一甩,大步往前厅走。

王敬之正站在廊下搓手,见她出来立刻抱拳:"下官刚从御史台过来,今日韦中丞还说要参...闭嘴。"苏婉儿打断他,目光扫过跟在身后的杜鸿渐。

这位兵部员外郎正垂眼整理袖扣,青灰色官袍没有半丝褶皱,"杜郎中有话?"

"突厥与吐蕃联兵,需得边军配合。"杜鸿渐抬眼时眸色清亮,"但朔方节度使郭英乂、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这些人皆与安禄山有旧。"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剿敌,而是清理内部隐患。"苏婉儿抓起案上密报拍在两人面前,"王敬之,你带御史台的人查这几位节度使的账册——盐引、马市、边贸,但凡有与吐蕃、突厥商人往来的凭证,一概截下。"她转向杜鸿渐,"你调苏氏在北疆的暗桩,盯着各军粮草动向,我要知道郭英乂的军粮有多少进了私仓。"

王敬之的手指捏得密报发皱:"可...可郭英乂是陇右大姓,安思顺更是安禄山族兄,动他们..."

"动。"苏婉儿的声音像淬了冰,"原历史线里,这些人要么开城降敌,要么纵兵劫掠。"她突然笑了,眼尾微挑,"再说了,陛下刚因节度使私养亲兵的事发过火——王御史,你说要是让陛下知道郭英乂的三千'护粮军',实则是给突厥人运兵器的?"

王敬之的喉结动了动,突然弯腰行了个大礼:"下官今夜就去查。"

"等等。"杜鸿渐按住他的胳膊,从袖中摸出个铜鱼符,"这是我在鸿胪寺当值时攒的通关文牒,去朔方过驿站能用。"

王敬之接过鱼符,冲两人一拱手,转身就往门外走。

廊下的灯笼映着他匆匆的背影,靴底带起的风卷着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追着他出了院门。

"杜郎,跟我去兵部。"苏婉儿扯了扯被风吹乱的鬓发,"光清内患不够,得改军制。"

兵部议事厅的炭火烧得正旺,苏婉儿掀开门帘时,几位老将正围着火盆吃茶。

左武卫大将军程千里率先冷笑:"苏郡主这是又来教我们带兵?

上月改折冲府,这月又要改什么?"

"轮戍制。"苏婉儿将手里的奏本拍在案上,"节度使在一地任职不得超过三年,边军将领由中央轮流派遣。"她扫过众人变色的脸,"程将军觉得不妥?

那我问你——安禄山在范阳十几年,他的兵只认'安大帅',不认'唐天子',这是好事?"

程千里的脸涨得通红,拍案而起:"你个女娃懂什么!

边军要的是将兵一心!"

"将兵一心是好事,将兵私连是祸事。"苏婉儿往前一步,目光如刀,"程将军可记得开元年间,幽州节度使赵含章因'兵为将有'被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