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江南人心(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最新章节。
七月十一日,南京燕子矶码头,监国朱聿键早已率领南堂百官,在此等候多时。
今天,定王朱慈炯所乘的舰队将抵达南京,当舰队的身影在江面上逐渐显现时,码头上迎接的勋贵与百官皆不由自主地轻舒了一口气。
崇祯帝的皇嗣终于平安到达南京,这无疑是为大明朝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即便太子在山东遭遇不测,眼下也不必担忧江山后继无人。
百官的想法,在此刻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自诩为清流的文官,将定王视为皇位的潜在威胁,想借此打压定王,博得清名。
有些人则是在心中盘算着如何率先笼络定王,以谋求更多的先机与利益,近日,太子在山东的一系列举措,在江南一带引发了轩然大波。
他先是大力整治山东各亲王郡王府,毫不留情地从这些宗亲身上榨取钱粮,此举在南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随后,太子竟然将衍圣公孔胤植关入大狱,并下令查抄衍圣公府,废除北孔圣裔的身份,还传出改立南孔的消息。
这一举动,如同巨石投湖,在江南士子生员和官场之间引起了的巨大震动。
众人纷纷指责太子残暴无道,羞辱圣裔,令圣人颜面扫地,让天下读书人蒙受耻辱。
更有甚者,回顾历史提到当年武宗朱厚照也曾有意扶持南孔,却未曾实行,而今太子在山东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恐怕登基之后,其荒唐程度恐怕将远超武宗。
南堂诸公忧心忡忡,纷纷上疏朱聿键,恳请监国规劝太子前来南京,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成为大明的贤明君主。
朱聿键却赞同太子在山东的行为,多次说大明中兴有望,且下令一切诽议太子者,以动摇国本罪论处,严惩不贷。
所以南京各界,都不敢公开讨论了,都关起门来私议,更有甚至已经察觉到危险,唯恐太子和唐王将来会对江南士绅下手。
现在,监国朱聿键在江南士绅眼里,也是不守规矩,胆大妄为,其一系列新政也已经引起士绅集团的反感。
朱慈炯身穿大红亲王常服,在杨坤、郑泰和李牟的陪同下,走下了舰船,来到了朱聿键和一众官员面前,他在路上已经知道唐王监国之事。
朱慈炯向朱聿键率先行礼道:“见过王叔祖。”
“定王殿下客气了。”
朱聿键比朱慈炯高两辈,此刻又是监国,自然不用回礼,拉起朱慈炯的手道:“听闻你在海外收复济州岛,为大明开疆扩土,实在是年少有为呀!”
朱慈炯正要客气,南堂礼部几个老臣,却是率先跳了出来道:“监国殿下,臣有本!”
朱聿键有些不悦,道:“卿但说无妨!”
“臣弹劾定王殿下,违背祖训,私自讨伐太祖所定的不征之国,有损天威,请治定王和随行将领,擅伐藩国,违背祖训之罪!”
“什么?”
天真的朱慈炯本以为会收到称赞,却没想到竟招来了弹劾,他认为朝鲜已经效忠建奴,在朝鲜手中抢地盘,就是在大清手中抢地盘。
朱聿键脸色有点铁青,先不说济州岛的问题,就是这种场合直接上来弹劾定王,为了那些虚名,这些腐儒真是什么都敢做。
“朝鲜已经效忠建奴,定王收复济州,功在社稷,何罪之有?你们是不是糊涂了?”
朱聿键气愤道。
“朝鲜虽已经效忠建奴,但也是迫不得已,我大明作为其宗主国,这个时候就更不能趁人之危了,应将济州岛交还于朝鲜。”
为首的礼部官员义正言辞道。
“定王一路劳顿,先进城,此事以后再议!”
朱聿键冷冷的说完,留下何新配合杨坤等人,将船上的银子转运到城中,便带着定王上了等候的马车,在一队队军士的护卫下,往南京城开去。
南京的皇宫,因为常年闲置,留守官员又时常贪墨,维护不足,所以现在多数宫殿已经不能使用,多处也是杂草丛生。
朱聿键就任监国之后,不少工部和礼部官员上疏建议立即整修皇宫,以备将来太子登基之用,被朱聿键以国库空虚驳回。
现在朱聿键依旧住在南京守备府中,福王自然也暂住在这里,近些时日,深居简出,唯恐遭到唐王和太子清算。
朱慈炯来到府外,只见一个同样身穿亲王常服的微胖男子,领着一众人员站在府外,就知道这是福王朱由崧。
朱慈炯上前行礼道:“侄儿朱慈炯,见过王叔!”
朱由崧本想和朱聿键一起前往燕子矶迎接定王的,但被礼部官员否决,因为按照礼制,定王虽是崇祯皇嗣,但非储君。
同为大明亲王,又是小辈,就是唐王也不用亲自迎接,朱聿键身负监国之位,其本身却是远藩,崇祯皇嗣平安归来,必须做出样子。
朱由崧急忙双手搀扶朱慈炯道:“贤侄不必多礼,听闻侄儿在海外漂泊数月,实在辛苦,快进府歇息吧!”
此时,掌管太仓库的户部尚书王铎已经乐开了花,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呀,光白银就三千万两,金饼近两百万两,整个崇祯朝,国库就没那么富过。
定王赶来南京的消息,没几天的时间,迅速在江南一带传来,其携带大量银子的消息,也开始传的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整个京城的银子都被搬来了。
另一条消息是,从山东传过来的《大明月刊》在民间引起了轰动,听闻是太子授意在山东发行,里面不仅有太子逃难记。
也有前几个月发生的德州保卫战和太子在山东练兵的近况,最有趣的是还有民间趣味,因为发行量小,一份月刊在江南千金难求。
这个时候,朱慈烺在江南的口碑也变成了两极化,因为月刊的缘故,全城都在讨论太子逃难记,越传越神。
在百姓传言中,太子单刀在流贼和建奴阵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犹如常山赵子龙在世,令两军闻风丧胆。
所以在百姓的眼中朱慈烺成了战神一般的存在,是未来大明的圣主。
但在江南官僚勋贵,和士子生员之中,朱慈烺变成了离经叛道,迫害宗族的代表,唯恐将来会被太子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