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矾水密信(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第河山》最新章节。
秋意渐浓,汴京城的天空时常蒙着一层灰蒙蒙的薄雾,带着沁入骨髓的湿寒。自那夜与林窈娘交心之后,陈砚秋在林府中的处境似乎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某些细微之处,却悄然不同了。
林窈娘依旧保持着端庄少言的姿态,但在日常相处中,陈砚秋能感觉到那道若有若无的审视目光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她会在他翻阅书卷时,“无意间”提及某本父亲珍藏的孤本可能存放的位置;会在用膳时,借着评论菜色的由头,轻描淡写地带过一两位近日来访官员的姓名与背景;甚至有一次,在他对着窗外秋雨出神时,她悄然将一本看似是女红花样、实则内页以特殊药水处理过的册子,塞进了他常放杂书的抽屉里。
那本册子,陈砚秋后来在无人时用火微微烘烤,显露出了几行字迹,记载的是一种利用明矾溶液书写密信的古法,以及几种不同浓度矾水书写后,显现所需温度与时间的细微差异。这显然是林窈娘在向他传递信息,也是为他提供一种可能的探查工具。
她是在告诉他,林振元有使用矾水密信的习惯,并且,她懂得如何破解。
这个认知让陈砚秋的心跳加速。林振元的书房,他之前借查阅礼制典籍为由进去过,但那次主要是为了寻找《清河物产考》,并未敢仔细翻查其他文书。如今,有了林窈娘的暗示和提供的技术,或许……他可以冒险一试,寻找更直接的证据。
然而,林振元书房并非可以随意进出,尤其是他本人不在的时候。老林和那些看似普通的仆役,眼睛都毒得很。他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及一个完美的借口。
机会在一个午后悄然来临。林振元被宫中急召入对,据说是商议明年春季祭祀南郊的相关事宜。陈砚秋在礼部也听闻了风声,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林振元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回府。
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先是如常地在自己的书房看书,直到申时左右,才起身走向林振元的书房所在院落。不出所料,在院门处便被一名仆役拦下。
“姑爷,老爷不在书房,您可有要事?”仆役恭敬地问道,眼神却带着警惕。
陈砚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些许焦急和无奈:“方才在礼部,同僚问起岳父大人收藏的那套《三礼图注》,说是宫中编修礼制急需参考,让我回来问问岳父可否借阅一二。我本想着岳父若在,正好请示,谁知竟被召入宫了。这可如何是好,那边还等着回话……”
他一边说,一边自然地向前走了两步,仿佛只是习惯性地靠近说话。那仆役见他神情不似作伪,提及的又是礼部公务和宫中编修,迟疑了一下。
陈砚秋趁热打铁,叹了口气:“罢了,我也不让你为难。这样,我就在书房外间等着,岳父回来我立刻请示,也省得你再跑腿通传。若是岳父回来得晚,我便明日再去部里解释便是。”
他提出只在“外间”等候,并未要求进入内间书斋,这听起来合情合理,也降低了仆役的戒心。那仆役看了看天色,又想到陈砚秋毕竟是自家姑爷,犹豫片刻,终究还是侧身让开:“那……姑爷请在茶室稍坐,小的给您上茶。”
“有劳。”陈砚秋点点头,迈步走进了书房院落的外间茶室。
茶室与内间书斋仅以一扇雕花木门相隔。陈砚秋坐在茶室中,慢悠悠地品着仆役送来的茶,耳朵却竖起来,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那仆役并未离开,而是守在了院门附近。
时间一点点过去,陈砚秋心中不免有些焦急。他不能在此久留,否则林振元回来,反而不好解释。他必须尽快找到机会进入内间。
就在这时,院落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似乎是有客到访。守门的仆役显然被吸引了注意力,脚步声向外挪去。
机会!陈砚秋没有丝毫犹豫,他如同灵猫一般悄无声息地起身,轻轻推开那扇雕花木门,闪身进入了内间书斋,随即反手将门虚掩。
书斋内光线略暗,充斥着书籍和墨锭特有的气味。陈砚秋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目光如电,扫过书案。
书案上收拾得颇为整洁,文房四宝各归其位。但在案几一角,放着一叠尚未收入抽屉的信函。陈砚秋快步上前,手指有些颤抖地翻动那叠信函。大部分是寻常的公务往来或友人问候,并无异常。
他的目光落在最底下那封。信封上空无一字,封口也只是虚掩,并未用火漆密封。他小心地抽出里面的信笺。
信笺是上好的薛涛笺,展开后,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内容是关于某位官员调任的寻常问候与祝贺,措辞文雅,看不出任何问题。
但陈砚秋没有放弃。他想起林窈娘提供的矾水密信之法。他迅速扫视四周,看到书案旁有一个小炭盆,里面尚有未完全熄灭的炭块,散发着余温。他不及多想,将信笺轻轻悬在炭盆上方,利用那微弱的热气缓缓烘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他紧盯着洁白的信笺,手心沁出冷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