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秦风的淡定!这题我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最新章节。
当颜柯利教授那道横跨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与广义相对论边缘的“见面礼”如同三座大山般压在黑板上时,整个阶梯教室仿佛被抽干了空气,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仅仅几秒钟后,这死寂便被压抑不住的倒吸凉气声和细微的骚动所打破。
“我……我没看错吧?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负能量密度场?类事件视界?这特么是人话吗?”一个坐在秦风前两排,发际线本就岌岌可危的男生,此刻更是痛苦地薅着自己本就不富裕的头发,脸上的表情仿佛下一秒就要羽化登仙,或者直接休克过去。
“妈耶,我高考物理差一分满分,我以为我够牛了,现在看来,我就是个弟弟!不,是弟中弟!这些词汇我只在《科幻世界》的犄角旮旯里见过啊!”他旁边的眼镜兄,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此刻那双透过镜片显得有些失焦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世界的怀疑。
“修正薛定谔方程?大佬,标准的薛定谔方程我还没捋明白呢!什么 hψ=Eψh\\psi = E\\psihψ=Eψ,我只知道 F=maF=maF=ma 啊!这老头儿是想让我们直接从入门到入土吗?”
“还有那个什么类霍金辐射……霍金大佬我知道,辐射我也知道,但它们俩凑一块儿,还整个‘类’,这是要闹哪样?设计实验方法探测?我连实验楼朝哪个方向开都还不知道呢!”
哀嚎声此起彼伏,尽管大家都刻意压低了声音,生怕惊扰了讲台上那位面无表情的“阎王立”,但那股子绝望的气息,却如同瘟疫般在教室里迅速蔓延。
坐在最前排的几位,无疑是这群新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或是省状元,或是在全国物理奥赛中斩获金牌的狠人,此刻也无一例外地紧锁眉头,脸色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那位来自南方省份,鼻孔几乎要翘到天上去的理科状元“金丝眼镜兄”,此刻正死死地盯着黑板,额角青筋毕露。他手中的派克金笔在崭新的笔记本上划拉着,试图构建一个解题的框架。然而,他写下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公式,都像是无头苍蝇般乱撞,根本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
“该死!这根本就不是大一的难度!这老家伙绝对是故意的!他想干什么?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可这也太狠了吧!”金丝眼镜兄在心中咆哮,他引以为傲的智商和知识储备,在这道题面前,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报错了专业,或许隔壁的考古系挖挖土也挺香的。
另一位奥赛金牌得主,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女生,此刻也咬着嘴唇,白皙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尝试从量子力学的基础开始推导,但很快就发现,题目中“负能量密度场”这个概念,如同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让她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她甚至偷偷地掐了自己大腿一把,想确认自己不是在做噩梦。
“太难了……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问题……”她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放眼望去,整个教室里,愁云惨淡。
有的学生已经彻底放弃,开始眼神放空,思考着中午食堂是吃红烧肉还是糖醋里脊,试图用对美食的向往来冲淡眼前的绝望。
有的则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疯狂戳点,试图在浩瀚的互联网上找到一丝线索。然而,在这个2G网络刚刚普及,智能手机尚未诞生的年代,他们能搜到的,多半是“什么是玻色子”或者“爱因斯坦的十大名言”这类不着边际的内容。偶尔有几个幸运儿搜到相关的论文标题,点进去一看,满屏的天书符号,比黑板上的还要令人头大。
“完了,芭比q了,我感觉我的大学生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早知道物理这么变态,我就去学计算机了,至少代码还能看得懂几个英文字母……”
“呜呜呜,我想妈妈了,大学的教授都是魔鬼吗?”
各种悲观的、自嘲的、带着哭腔的念头,在学生们的心中翻腾。
讲台上的颜柯利教授,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那张如同万年冰山般没有表情的脸上,嘴角似乎微微向上牵动了一下,那弧度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中蕴含的一丝……愉悦?
没错,他就是要这种效果!
就是要让这些自以为是的“天之骄子”们,在踏入物理学神圣殿堂的第一步,就狠狠地栽个大跟头!让他们明白,科学的道路,从来都不是鲜花和掌声铺就的坦途,而是充满了荆棘与险峰,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
只有那些真正热爱科学,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天赋的人,才能在这条布满迷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而此刻,在这片哀鸿遍野之中,唯有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秦风。
他依旧坐在中后排靠窗的位置,姿态放松,眼神平静,甚至嘴角还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当黑板上那道堪称“新生噩梦”的题目出现时,他的瞳孔也只是在最初的刹那微微收缩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
在其他同学眼中如同鬼画符般的符号和概念,在他看来,却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有点意思。”秦风的唇角微微上扬。
几乎在颜柯利教授写下题目的瞬间,他脑海中沉寂的【学神黑科技系统】便悄然激活。
“叮!检测到高难度学术挑战,符合系统激活条件。”
“叮!【学神光环】已自动开启,宿主思维清晰度提升200%,逻辑分析能力提升300%,知识库关联速度提升500%!”
“叮!正在扫描题目信息……信息扫描完毕!”
“叮!正在解析题目核心要素……核心要素: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负能量密度场、修正薛定谔方程、系统稳定性、类事件视界、类霍金辐射探测……”
一连串只有秦风能听见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转。
他并没有指望系统直接给出答案——那不符合系统的“培养学神”的宗旨,也剥夺了思考的乐趣。系统所做的,是为他提供一个极致优化的思考环境,将他大脑的运算能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刹那间,秦风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黑板上那些扭曲的符号和陌生的名词,在他眼中迅速被分解、重构、关联。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与负能量密度场的相互作用……”秦风的目光在黑板上缓缓移动,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点如同潮水般涌现。
“嗯,这道题的核心,在于将凝聚态物理中的bEc现象,与广义相对论中一些比较前沿的概念,如负能量密度和类事件视界,以及量子场论在弯曲时空背景下的效应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第一问,推导该系统的修正薛定谔方程。”秦风的思维如同庖丁解牛,迅速找到了切入点。“关键在于如何构建系统的哈密顿量。标准的薛定谔方程描述的是常规量子系统,这里引入了负能量密度场,必然会对系统的能量和演化产生影响。需要在原有bEc哈密顿量的基础上,加入描述bEc与负能量密度场相互作用的项。这个相互作用项的具体形式,需要根据负能量密度场的性质来确定。或许可以从拉格朗日密度出发,通过正则量子化得到哈密顿量。”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个可能的数学模型在脑海中闪现、筛选。系统提供的知识库关联功能,让他能够迅速调取并整合来自不同物理分支的理论工具。
“第二问,预测此bEc的稳定性条件。”秦风的眉头微微一挑。“bEc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宏观量子态,对外界扰动极其敏感。负能量密度场的引入,直觉上就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比如,可能出现真空衰变,或者凝聚态的塌缩。稳定性分析,通常可以从能量最低原理入手,考察系统在微小扰动下的响应。可能需要用到一些高等的数学方法,比如变分法,或者对哈密顿量进行对角化,分析其本征谱。如果存在能量无下界的模式,那么系统就是不稳定的。”
他甚至想到了几种可能的失稳机制,以及相应的数学判据。
“至于第三问,假设该相互作用能产生一个暂时的类事件视界,请提出一种实验方法,用于探测由此产生的类霍金辐射……”秦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这无疑是整道题目中最具挑战性,也最能体现创造力的部分。
“类霍金辐射,源于事件视界附近的量子涨落。在真实的黑洞中,霍金辐射极其微弱,难以探测。在实验室中模拟的类事件视界,其产生的辐射信号想必更加微弱。常规的粒子探测器,在这种极低的能量和极小的通量下,恐怕是束手无策的。”
“那么,思路或许应该转向间接探测,或者利用bEc本身的特性。”秦风的思维开始发散。
“bEc是一种宏观量子现象,其整体行为可以用一个宏观波函数来描述。如果类霍金辐射真的存在,它必然会与bEc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bEc的某些可观测性质上留下痕迹。比如,凝聚体的密度分布、相干性、或者集体激发模式,都可能因为霍金辐射粒子的反冲或能量交换而发生细微的、可测量的变化。”
“另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利用量子干涉效应。如果能巧妙设计实验,让霍金辐射粒子参与到某种干涉过程中,或许可以通过干涉条纹的移动或衬比度的变化来探测其存在。但这需要对bEc系统进行极其精密的操控。”
一个个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想法,在秦风的脑海中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系统提供的“逻辑分析能力提升”,让他能够迅速判断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并将其梳理成条理清晰的方案。
整个思考过程,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外界的时间仿佛才过去了几分钟,但秦风感觉自己已经在思维的海洋中遨游了许久。
当他将最后一个细节在脑海中完善,一个完整、严谨、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惊艳”的解答方案,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意识中。
“呼……”秦风在心中轻轻舒了一口气,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解开难题后的那种智力上的愉悦感。
他抬起头,好整以暇地打量了一下教室里的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