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无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唉,是朕愧对你们呐。”
听着骆养性的回禀,可朱由检并没有反应,挥了挥手后就长叹口气带着一脸的愧色望向了一众百姓。
“陛下……”
一听朱由检开口了,这院里的一众百姓当即就哭着跪倒了一片。
“诸位放心,这既然朕知道了,那朕今后定痛改前非还诸位乡亲们一个久安日子。”
“张爱卿。”
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检也拿出了皇帝的派头,直接就以君臣之仪吩咐张书缘了。
“臣在。”
“朕命你即刻传召内阁,着内阁司员、东阁大学士成基命领户部、大理寺、刑部三司整改我北直隶农户生存窘境之弊。”
“臣遵旨。”
张书缘躬身领命,转而就退守到了一旁去问跟随的东厂之人索要笔墨了。
而对于朱由检,在历史中他未曾做到这个份上,但也没像东浙二党那样去坑害百姓,反而是多次下罪己诏和颁布减免赋税以及救济灾民的圣旨,来拯救百姓。
但可惜,历史中的他,所颁布的诏令,大多数时是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因为在历史中的百官,没有几个人能够抛下全部私利去救国,反而是大多沉浸于名利场中争权夺利……
“汪三福听旨。”
“草民在。”
“朕予你暂代一村之权,负责将此前罪逆之产理清造册退还乡亲,待内阁大臣到后移交其房产及其田亩。”
“草民领旨谢恩。”
说罢,汪三福当即就向朱由检恭敬的叩了一首,此次他便就算是这青天村的新一任村长了。
“恩,那朕就将此村交给你了,朕希望他日来时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青田。”
“请陛下放心,草民以性命发誓,定竭尽全力发展青田,绝不让乡亲们再返今日之困!”
“恩,起来吧,朕走了,望诸位乡亲万事顺遂。”
“草民叩谢陛下隆恩……”
随着朱由检带头出村,一众百姓是红着眼眶恭送着众人回归大军。
……
“书缘哥,你说这百姓们为何会过成这样?难道是我皇兄没有做好皇帝吗?”
回到自己的马车里,朱微媞就忍不住的小声询问,而此时的张书缘则是在将方才的事情记录下来并打算将其发给吴应箕那边,让他好好宣传一下今日的政绩。
“微媞,这你就说错了,你皇兄不是没有做好,虽然做的是有问题,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能全赖他一人,而是我大明有各种各样的律令惯性。不过你放心,这样的事情,日后一定会少上很多,我与陛下已经在着手改变这一切了。”
“嗯,我相信你。”
听到朱微媞的这番话,张书缘也对这丫头有了改观,而这丫头也终于是见到了张书缘的大志向,并也理解了他为何会与百官争斗了。
这还是后世的俗话说的好“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张书缘两口子是在聊着市井之事,朱由检夫妇那边则是在皱着眉头地头沉思。
“凤儿,你说是不是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够好?”
“陛下,您已经做的够好了。”
“做得够好……”说着朱由检就苦笑着摇了摇头“若是做的够好,还怎能发生这般骇事。”
“陛下这不是您的错…您放心凤儿会帮您,会陪着您一起努力改变这一切。”
“凤儿……”
这个时候,朱由检就宛如是一受了委屈的孩子,转眼就与周皇后抱在一起寻求安慰了。
这也不是说他朱由检心性不够坚韧,而是他自认,自己已经是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却还是见到了民不聊生的情景,这如何不让他委屈难过?
……
南下之路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影响。
只不过,在大军每经过一个村庄之时,朱由检都会派出一支三人组成的骑兵去探查民情。
随着长达一个月多月的人员奔波,于是一幅由北(京师)到南(山西南部)的民生概况就被勾勒了出来。
只见朱由检手中的这份民生报告很厚很厚,但其中却只有一个现象,那便是贪污腐败、上下一汽、坑民敛财!
这一情况,很自然的也反映到了张书缘的手中,毕竟作为他朱由检的心腹之一,也是给他大助力的人,张书缘自然是有资格得到这第一手资料情报。
而对于此事,张书缘自然很是愤怒,下意识就想问责黄宗羲等人是怎么治理山西的了。
可是,这还没等他俩理完这些报告,一桩大事就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这件事便是—白莲教残余匪首朱炳南突围跑了!!
原来,自从黄宗羲协领三省兵将抵达濮阳后旋即就将大营给设立在了此处,随后便召山西、山东、河南卫所的精干兵官前去濮州围剿白莲教了。
刚开始由于地处平原对方也没多少马匹,一众将领打的也是顺风顺水,可但打到范县一域时,黄宗羲便遇到了补给不足和阳奉阴违的问题了。
因为,这范县一带便是那白莲残部的最后两大据点之一。
而到了这关键时刻后,这一下子便就出现了一幕非常经典的画面。
那便是友军有难,我不动如山!
于是,趁着明军内部争抢军功的混乱间隙,白莲残首朱炳南顺利脱逃,携残部转进了东北部的银山镇方向。
至于驻守在范县南边的鄄城叛逆,则也是抓住这个机会“击溃”了一支五百人的军队,迂回逃往了南边巨野城。
这银山镇地处东平县西部,东靠东平湖,南与戴镇接壤,西邻黄河,北接斑鸠乡镇,而其地势丘壑楪祈,在跨过黄河支流与东平湖后就是一高耸的洪顶山。
而那巨野那边倒没怎么复杂的地形了,可其叛首抵达后,旋即就化整为零向着邹县逃遁。
可当这两条消息传出时,黄宗羲刚抵达上党准备好迎驾。
瞬时间整个剿匪大营内是推诿不断,一会有人指责户科的运粮不及,一会儿那个又指责山东卫的人磨洋工,甚至还有人当着顾继绅的面再骂山西卫的人不发强攻拖住敌人,总之整个大营内部是乱的一批。
“够了,此事稍后再议,先随本都督接驾!”
看着一营将领是不断的互相甩锅,黄宗羲的脸色就宛如是黑炭一般,而眼神里的怒火更是跟刀子一样锋利!
“大人,这怎能就此算了?这明明是他们……”
就在黄宗羲的话语刚落下,身为山西都司指挥同知的赵正明(架空)就站出来挑事了。
“怎么?本都督的话,汝等都听不到?”
“谁来给朕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就在这时,一道严肃且让人发寒的质问声就从营外传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