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拯救在继续 ,零元购也在继续(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最新章节。

东京工业大学的半导体实验室如同被钢铁包裹的堡垒,地下五十米的防辐射舱内,分子束外延设备正发出稳定的嗡鸣。

赵国强站在空间的全息投影前,指尖划过屏幕,将防辐射舱的结构图放大到极致:三层铅合金墙体、十六组震动传感器、遍布角落的中子探测器,甚至连通风管道里都装着粒子计数器。

“林先生要的镓砷单晶生长系统,就在最里面的无尘台。”

他对着耳麦说道,那边传来林兰英的声音:“小心点,那套设备的真空腔体一旦泄露,会释放有毒气体。”

赵国强轻笑一声,将空间入口的坐标锁定在无尘台正上方三十厘米处——那里恰好是传感器的盲区。

淡蓝色的光幕无声无息地展开,像一片流动的水幕,精准地包裹住整套设备。

他甚至能透过入口看到设备屏幕上跳动的参数:衬底温度580℃,分子束流强度3.2×101? atoms/cm2·s。

当入口缓缓收缩,真空腔体的压力表指针纹丝不动,那些价值千万美元的精密仪器就这样凭空消失,只留下无尘台上一圈淡淡的印痕。

防辐射舱外的走廊里,巡逻队正踩着固定的节奏走过。

赵国强的目光扫过,注意到走廊尽头的监控室里,四个警卫正对着屏幕打盹,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

他懒得惊动这些人,只是将空间入口开在监控硬盘的正前方,轻轻一吸,那块记录着所有画面的硬盘便飞入空间,落在董铁宝的工作台上——后者正等着拆解日本的监控加密算法。

就在入口即将关闭时,赵国强的目光突然被角落里的一个金属柜吸引。

红外扫描显示里面是圆柱形的容器,标签上用日文写着“超高纯硅单晶”。

他调大入口范围,将整个金属柜纳入光幕,柜门上还贴着封条,日期显示是三天前从美国运抵的——这正是林兰英团队研制半导体材料最缺的原料。

“收工。”

赵国强收回目光,全息投影上的防辐射舱恢复了空荡。

而此时的空间半导体实验室里,林兰英正戴着白手套检查刚“到岗”的设备。

当她看到真空腔体上的压力值稳定在10?1? Pa时,突然红了眼眶:“比我们当年在麻省理工用的设备还精密……”旁边的童小鹏正忙着连接电源,嘴里嘟囔着:“日本人的线路设计真麻烦,还是美国的接口顺手。”

三天后,这套设备就产出了第一片镓砷单晶。

在王大珩团队改装的激光干涉仪下,单晶的位错密度显示为零——这意味着空间里终于能自主研制用于卫星通信的微波器件。

林兰英拿着单晶片走到了望塔,看着空间里成片的“三优小麦”田,突然说道:“等我们造出半导体收音机,就把增产的消息播出去,让外面的人知道,龙国人也能自己吃饱饭,也能自己造芯片。”

赵国强没接话,他的注意力正被全息图上的新坐标吸引——京都大学的低温物理实验室里,有一台刚从苏联引进的氦-3制冷系统,这是钱三强研究核反应截面急需的设备。

他调出实验室的布局,发现里面不仅有设备,还有一整面墙的文献,最上面那本《低温核物理实验纪要》,正是钱三强1946年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工作时发表的论文,后来被日本掠走收藏。

凌晨三点的京都大学,寒雾笼罩着物理楼。赵国强将空间入口开在实验室的玻璃穹顶外,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掀开了那块重达半吨的防弹玻璃。

制冷系统的压缩机还在运转,液态氦-3在杜瓦瓶里发出幽幽的蓝光,旁边的资料柜里,那本泛黄的论文集正躺在最上层,扉页上还有钱三强的亲笔签名。

他先将文献柜整体收进空间,再小心翼翼地移动制冷系统。杜瓦瓶的真空夹层里,液态氦-3的温度低至2.7K,接近绝对零度,却丝毫影响不到空间入口的稳定性。

当最后一根管线被“切”入空间,实验室的温度传感器才迟钝地发出警报,但此时赵国强早已带着设备回到空间,正看着钱三强抚摸那本失而复得的论文集,老人的手指在签名处颤抖了许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