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十六)(242)(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最新章节。

隔壁老王(十六)

神秘的白人商人

清晨的营地还笼罩在薄雾中,张雨婷已经坐在简易办公桌前,仔细阅读周明发来的加密邮件。邮件内容让她眉头紧锁——那个在国内诈骗老年人房产的"龙哥"团伙,竟然与肯尼亚当地一个名为"绿地开发"的公司有资金往来。更令她震惊的是,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址距离她所在的营地不到五十公里。

"绿地开发…"她轻声念出这个名字,突然想起前几天调解土地纠纷时,当地妇女提到过这个公司名。她们说有个白人老板出高价购买部落土地,但钱款迟迟不到位,反而引发部落间的猜忌和冲突。

帐篷外传来脚步声,张淑芬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走进来:"闺女,这么早就工作?"

"妈,您来得正好。"张雨婷接过茶杯,压低声音,"记得我跟您提过的土地诈骗案吗?我怀疑幕后黑手就在附近。"

张淑芬脸色一变,赶紧拉上帐篷门帘:"有危险吗?要不要告诉你爸?"

"先别声张。"张雨婷快速关闭电脑,"我今天要去邻近的基贝拉村见妇女联合会的人,她们可能掌握更多线索。您和爸按原计划去机场,别耽误回国的航班。"

"不行!"张淑芬斩钉截铁地拒绝,"这么危险的事,我们怎么能一走了之?"

"妈——"

"别说了,我和你爸改签机票。"张淑芬的态度异常坚决,"你一个人去那么偏远的村子,我们不放心。你爸会说几句英语,我可以帮忙照顾妇女儿童。咱们一家人,共同进退。"

张雨婷看着母亲坚定的眼神,知道无法说服她。最终,三人达成妥协:王建国和张淑芬可以留下,但必须待在安全的营地,而她去基贝拉村时会带上两名当地向导和卫星电话。

基贝拉的线索

前往基贝拉村的路上,张雨婷的越野车穿过一片片荒芜的玉米地。干旱让这里的土地龟裂,庄稼枯萎,正是这种绝望的环境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那就是'绿地开发'所谓的'示范农场'。"向导约瑟夫指着远处一片围起来的土地,语气愤懑,"他们承诺高价收购周边土地,给村民股份,结果一分钱没给,还挑拨部落关系。"

张雨婷拍下照片,仔细查看围栏上的标志——一个简单的绿色树苗图案,下方用英文写着"绿地开发·可持续农业"。

基贝拉村的妇女主任玛利亚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在简陋的社区中心,十几位妇女轮流讲述被骗经历,张雨婷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那个白人老板叫安德森,总是带着墨镜。"一位老妇人比划着,"他说我们的土地很值钱,要开发成旅游区,让我们签合同按手印。我们不识字,他就说这是政府扶贫项目…"

"他有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办公地点?"张雨婷追问。

玛利亚摇摇头:"他总是开着一辆白色路虎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但…"她犹豫了一下,"我侄子在前面的加油站工作,说那辆车经常往北边废弃的棉花加工厂去。"

张雨婷眼睛一亮——这可能是关键线索!她立刻给周明发了条加密信息,然后对玛利亚说:"能带我去看看那个加油站吗?"

离开前,妇女们送给她一条手工编织的手链,上面串着彩色珠子。"这是我们的护身符,保佑好人平安。"玛利亚亲手为她戴上。

回程路上,张雨婷特意绕道经过那座废弃棉花厂。夕阳下,锈迹斑斑的厂房静得诡异,但停车场确实停着一辆白色路虎,车牌被刻意遮挡。

"我们得报警。"她对约瑟夫说。

"没用的,警察早被收买了。"约瑟夫苦笑,"上周有人举报,第二天他家就被烧了。"

张雨婷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种无法无天的状况让她愤怒又无力。但作为一名律师,她知道证据才是最有力量的武器。

"明天天亮前,我需要再来一次。"她突然说,"趁他们人少时,拍下更多证据。"

约瑟夫大惊:"太危险了!那些人都有枪!"

"远远地拍,不靠近。"张雨婷已经下定决心,"然后我们立刻把资料传给国际刑警和周明。"

政变突发

夜幕降临,张雨婷刚回到营地,就被紧急召集到通讯帐篷。马克神色凝重地指着收音机:"刚收到的消息,首都发生军事政变,机场关闭,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张雨婷的心猛地一沉——这意味着父母明天的回国航班取消了!更糟的是,政变往往伴随着骚乱和戒严,外国人的处境将更加危险。

她匆匆赶回父母所在的帐篷,发现王建国正在用蹩脚的英语和营地警卫交谈,试图了解局势;张淑芬则镇定地收拾着应急物品——水、食物、药品、手电筒,分装成三个背包。

"爸,妈,情况不太好。"张雨婷简要说明了政变消息,"我们可能要在这里多待几天,等局势稳定。"

"没事,闺女。"王建国拍拍她的肩,"爸什么风浪没见过?当年下乡插队比这条件苦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淑芬递给她一个装满的背包:"妈准备好了应急物资。你那边调查得怎么样?"

张雨婷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坦白:"我找到了诈骗团伙可能的据点,打算明早去搜集更多证据。"

出乎意料,父母没有强烈反对。王建国沉思片刻,从行李深处掏出一个旧皮夹,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闺女,你看这个。"

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版的王建国,身着军装,站在雷达设备旁。

"爸年轻时当过两年雷达兵,后来才转业到地方。"王建国的语气中带着久违的军人气质,"虽然技术早就落伍了,但观察、分析、判断的基本功还在。明天爸跟你一起去,当你的'侦察兵'。"

张淑芬也出人意料地平静:"妈不懂你们那些侦查工作,但我可以负责后勤联络。三个人总比一个人强。"

张雨婷的眼眶湿润了。她知道父母的决定有多么冒险,又有多么坚定。最终,她点点头:"好,但我们得制定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夜深了,营地加强了巡逻。张雨婷用卫星电话试图联系周明,但政变后的通讯管制使国际线路全部中断。她只能发出一条加密短信,希望有机会时能自动发送。

危险的侦查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三人悄悄离开营地。约瑟夫开着一辆没有标志的旧皮卡等在约定地点。车子沿着颠簸的土路缓慢行驶,关闭车灯,全靠月光引路。

"前面拐弯处下车,步行接近。"约瑟夫低声说,"我表弟在棉花厂当过保安,说西侧围墙有个缺口,能看到里面。"

张雨婷检查了一下装备:相机、录音笔、备用电池,还有父母坚持让她带上的防身喷雾。王建国则拿着从营地借来的望远镜,神情专注得像即将投入战斗的士兵。

他们在距离棉花厂约五百米处下车,借着灌木丛的掩护慢慢靠近。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时间不多了。

"那儿!"王建国突然压低声音,指着围墙一处坍塌的角落。四人匍匐前进,小心地从缺口向内张望。

厂区内停着三辆车,除了那辆白色路虎,还有两辆黑色越野车。几个持枪的当地保安懒散地巡逻,主厂房亮着灯,隐约传出说话声。

"我绕到那边去,角度更好。"王建国指了指东侧。

"太危险了!"张雨婷拉住父亲。

"放心,爸有数。"王建国狡黠地眨眨眼,"当年在部队,我可是'潜伏能手'。"

不等女儿反对,他已经猫着腰消失在晨雾中。张淑芬紧握女儿的手,两人屏息等待。

十分钟后,厂房大门突然打开,一个白人男子大步走出,身后跟着两名保镖。即使隔着距离,张雨婷也能认出那就是妇女们描述的安德森!他正对着手机怒吼:"我不管什么政变不政变!这批地契必须本周搞定!"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金属碰撞声从东侧传来——王建国不慎碰倒了堆放的铁管!

保安们立刻警觉,朝声源处跑去。张雨婷的心跳几乎停止,只见父亲灵活地翻滚躲进一堆废料后面,暂时未被发现。

"谁在那里?!"安德森厉声喝道,掏出手枪。

千钧一发之际,约瑟夫突然学起土狼的嚎叫,声音在黎明中格外逼真。保安们愣了一下,放松了警惕:"是野兽,没事。"

安德森狐疑地环顾四周,最终还是回到了厂房。张雨婷长舒一口气,但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她发出预定的鸟叫声信号,王建国很快安全返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