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钢轨上的算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刘德海的眼神飘向仓库深处:\"当然都铺在线上......\"

一声巨响打断了他。仓库二楼突然爆炸,气浪震碎了所有窗户。在纷飞的玻璃碎片中,齐振国看见个穿蓝制服的身影从后门溜走——那人跑动的姿势,像极了在朝鲜战场上见过的美军工兵。

凌晨三点,徐青山还在财务室摆弄算盘。桌上摊着七张不同年份的入库单,每张的钢轨编号都被红笔圈出。

\"看出门道了吗?\"老会计的手指在编号间跳跃,\"042,117,209...这些都是质数。\"

齐振国突然想起父亲留下的笔记——当年日本人在满洲铁路也用过质数编号的特别钢材,专门用于战略要地的桥梁。

\"轰隆——\"

又一声闷雷。徐青山猛地推开窗户,雨丝斜打进来浸湿了账本。老人却浑然不觉,指着远处调车场的灯光:\"您看,现在往站台挂车的,是不是0347号机车?\"

齐振国眯起眼睛。那台\"友好型\"机车正在挂载几节闷罐车,但它的排障器形状有些古怪——更像是美制机车的弧形设计。

\"去年在朝鲜,\"徐青山突然说,\"我儿子他们发现美军用这种造型的排障器挂载特殊设备......\"

话音未落,财务室的门被撞开。小张浑身湿透地冲进来:\"徐师傅!0347号拉着那些钢轨往编组场去了!\"

徐青山的算盘\"啪\"地掉在地上,定位针指着\"7\"的算珠裂成两半。

黎明前的编组站笼罩在青灰色的雨幕中。齐振国趴在0347号机车的煤水车上,冰凉的雨水顺着他的脖颈灌进衣领。前方二十米处,那几节闷罐车正被缓缓推向陇海线专用道岔。

\"齐总工!\"王铁柱在路基下方打着手势,指间夹着徐青山画的机车简笔画。潦草的线条背面,写着一串数字:。

齐振国突然明白了——这是老会计用质数组成的密码。7代表7号道岔,11和13是相邻的两条股道编号,042正是被调包的钢轨编号。

他刚跳下车,就看见穿蓝制服的刘德海正在道岔旁锁闭转辙器。那人弯腰时,后腰露出个奇怪的凸起——形状像极了美军工兵的制式手枪。

财务室里,徐青山正在做最后的计算。算盘珠上沾着血迹,那是他咳在紫檀算框上的。窗外雨势渐小,晨光透过雨帘,照在墙上那幅1935年的《全国铁路干线图》上。

老会计突然僵住。地图上,他用红铅笔标记的七个钢轨调包点,连起来正好是兰州到连云港的军用物资运输线。而最后一个点——徐州编组站,正是0347号机车要去的方向。

\"小张!\"徐青山抓起雨伞,\"去机务段找苏联专家!\"

年轻人刚跑出门,财务室的门就被踹开。刘德海举着枪走进来,枪管上还滴着水:\"老徐,你这把老骨头非要刨根问底?\"

徐青山慢吞吞地戴上老花镜,手指悄悄摸向算盘:\"民国二十六年,南京沦陷前...\"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我也这样查过日本人的账...\"

枪声响起时,老会计扑倒了桌上的煤油灯。火苗瞬间吞没了账本,也照亮了刘德海手腕上的刺青——US Army Railway Engineer(美军铁路工兵部队)。

徐州编组站,齐振国终于追上了那列闷罐车。

当他撬开车门时,车厢里的景象让他浑身发冷——十二根K7型钢轨被漆成普通钢轨的颜色,但每根断面都嵌着个金属盒,上面印着\"Radio corp. America 1953\"。

\"无线信号接收器。\"随后赶到的苏联专家彼得罗夫用匕首撬开一个,\"装在钢轨里,火车经过时震动发电...就能...\"

远处传来汽笛声。一列满载坦克的军列正朝这边驶来,而前方百米就是埋着改造钢轨的弯道。

齐振国抓起撬棍冲向铁轨。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但徐青山教他的质数验算法在脑海中无比清晰:7号道岔往东11米,钢轨编号042...

军列的汽笛声越来越近。当齐振国撬起第7根枕木时,终于看到了那个被篡改的编号——K7042被人用焊枪改成了K7142。

三天后,兰州铁路局礼堂正在举行追悼会。

徐青山的紫檀算盘摆在遗像前,第七档的断珠被人细心粘好。齐振国站在台上,手里捧着那本烧焦的《国有铁路材料验收规程》。

\"这是徐老最后抢救出来的。\"他翻开扉页,上面用血画着台蒸汽机车,烟囱里冒出的烟圈组成一行数字:...

礼堂后排突然骚动起来。小张带着两个战士押进来个满脸血污的人——正是企图逃跑的刘德海。那人的美制手枪此刻别在战士腰间,枪柄上刻着台北某个坐标。

追悼会结束后,齐振国独自来到材料仓库。新到的一批苏联钢轨正在验收,他蹲下身,用手指抚过冰冷的金属表面。在阳光照不到的轨腰位置,他悄悄刻下个小记号——一个简笔画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