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轨道上的红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窗外传来机车的汽笛声。那趟专列正缓缓驶离站台,每节车厢下都滴落着可疑的液体——不是融化的雪水,而是村民偷偷接排泄物的铁罐在泄漏。
暴雪封锁了铁路线。齐振国带着技术员小张巡查结冰的道岔,镐头凿开的冰层下露出腐烂的红薯,它们像肿瘤般寄生在轨枕之间。
\"道钉全锈死了。\"小张掰断一颗铜钉,断面呈现诡异的绿色,\"红薯汁含酸性物质,比融雪剂腐蚀性还强。\"
齐振国摸出父亲留下的道钉对比——这根1937年产的铜钉依然光亮如新。突然,他注意到雪地上有串奇怪的脚印,通向信号楼后的备用线。
扒开积雪,眼前景象令人窒息:十几节报废车皮里挤满了村民,他们像货物般被草帘覆盖,呼出的白气在车顶结成冰凌。有个孩子正用冻僵的手抠着车壁缝隙,那里渗出几缕锯末——和\"高产专列\"里的一模一样。
\"快走!\"老农从暗处窜出,\"巡逻的要来了......\"
话音未落,探照灯刺破雪幕。齐振国把小张推向道沟,自己却被光束罩住。逆光中,他看见保卫科长举着枪,枪口上缠着\"高产田\"的红绸。
暴雪持续了三天。齐振国被关在信号楼的储物间里,透过结霜的玻璃能看到备用线上那些\"饥民车厢\"的轮廓。村民们呼出的热气在车顶形成冰挂,像给每节车皮戴上了白色的枷锁。
第四天凌晨,锁孔传来转动声。林秀兰闪身进来,白大褂下藏着体温计和听诊器。
\"他们开始发烧了。\"她递来一张被体温焐热的纸条,上面是村民的体温记录,\"最严重的已经40度......\"
齐振国摸出父亲的道钉,在墙上刻下几组数字——这是被积雪掩埋的真实道岔编号。突然,远处传来钢轨断裂的脆响,接着是机车急刹的尖啸。
\"道岔出事了!\"他撞开窗户跳进雪地。
断裂的轨道像一把利剑刺向天空。那趟\"高产专列\"歪在侧线上,车厢门被撞开,露出里面腐烂的锯末。保卫科长正指挥人往断裂处填塞枕木,可每根木头都迅速被渗出的红薯汁液浸透、软化。
\"让开!\"齐振国抢过道镐,\"这是酸性腐蚀导致的金属疲劳!\"
他砸开冰层,露出枕木间密密麻麻的红薯残骸——它们像肿瘤一样侵蚀着铁路的基础。镐尖突然碰到个硬物,刨出来是个铁盒,里面装着老农那本真实产量记录,扉页上新增了行血字:\"若我死了,这就是证物\"。
\"快看!\"小张指着车厢。几个虚弱的村民正从破裂处爬出,他们手里攥着的不是行李,而是一把把带着泥土的红薯苗——这是最后的种子。
风雪中,一场奇特的追逐在铁轨上展开。齐振国背着发烧的孩子跑在前方,身后是持枪的保卫干部。他们踩过的每根枕木都在呻吟,那些被红薯汁腐蚀的螺栓正一颗颗崩裂。
\"站住!\"保卫科长在桥头堵住去路,\"把那个铁盒交出来!\"
齐振国把孩子交给林秀兰,转身举起道钉:\"认识这个吗?1937年南京沦陷前,我父亲用它固定过最后的军列。\"
枪响了,但子弹打偏在信号机上,触发红色警报。就在这瞬间,桥下传来冰层破裂的巨响——被红薯汁腐蚀的桥墩终于支撑不住,整座桥开始倾斜。
\"跑啊!\"齐振国推着村民们冲向对岸。最后一刻,他把铁盒塞进了孩子怀里,自己却随着断裂的钢轨坠入冰河。
1959年的冬天终于过去。齐振国在病床上醒来时,窗外正传来新铺轨道的汽笛声。林秀兰把一株红薯苗放在床头,它的根须缠绕着半截道钉——是从冰河里打捞上来的。
\"村民们都安置了。\"她翻开当天的《铁路公报》,头版登着铁道部的整改令:立即停止粮食运输对铁路物资的挤占。
但更让齐振国注意的是报纸边角的简讯:某地发现一批被刻意掩埋的真实产量账簿,调查组已进驻。
春风拂过新栽的红薯苗,嫩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诵读那些铁盒里的数字。远处,养路工们正在更换被腐蚀的钢轨,他们腰间的工具袋里,都别着几颗珍藏的红薯种子——这是寒冬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