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合唱比赛(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最新章节。
六月的风,已经带上了些许燥热,刮过榆州县七中坑洼不平的操场,卷起几片碎纸,也吹动了教学楼墙面上那几张略显陈旧的宣传画。
但今天,这所平日里总是带着点灰扑扑气息的乡镇中学,却像是被人精心打扮过一般,处处透着一股不一样的精气神。
为了这场筹备已久的合唱比赛,整个七中从上到下,确实是动了真格,下了一番狠力气。这份力气,最先就体现在两位校领导——吴校长和龚副校长的“化缘”路上。
吴校长,年近五十,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常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灰色夹克,脸上总是带着一种乡镇干部特有的、混合着憨厚与坚韧的神情。
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校长,为了合唱比赛的经费,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他亲自揣着一份打印得工工整整的《榆州县七中合唱比赛筹备方案》,一趟趟地往甘草铺镇人民政府跑。
镇政府的办公楼是栋三层的小楼,墙面刷着淡黄色的涂料,在阳光下有些斑驳。吴校长每次去,都先在传达室跟大爷递上根烟,客气地说明来意,然后就在一楼的走廊里等着。有时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等到那个分管教育的朱副镇长稍微有空了,他就赶紧满脸堆笑地迎上去,先是汇报学校近期的工作,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把话题引到合唱比赛上。
“朱副镇长,您看,咱们七中虽然条件差,但孩子们的精神头不能差啊!这合唱比赛,既是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是凝聚咱们学校精气神的好事儿。可您也知道,咱们学校这经费……实在是捉襟见肘,连买套像样的音响设备都难。”吴校长说着,语气里带着真切的无奈,“您看镇里能不能……给咱们支持支持?多少都行,哪怕是帮我们协调协调资源也行啊。”
朱副镇长通常会皱着眉,听他说完,然后叹口气:“老吴啊,我知道你们难。可镇里的情况你也清楚,财政也紧张,好多事儿都等着用钱呢。”
吴校长不气馁,下次再来,还是那副诚恳的样子,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学校、对学生的那份责任心。终于,在他跑了不下三次,甚至在一次镇里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又抓住机会“念叨”了一番之后,镇政府那边松了口,同意给一笔不算多但也聊胜于无的赞助,还答应帮忙协调镇上的一些资源。
这边吴校长在政府“攻坚”,那边龚副校长也没闲着。龚副校长年纪稍轻,戴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但办起事儿来也是雷厉风行。他的目标是镇上的“首富”——佳辉超市的老总龙先生。
佳辉超市是甘草铺镇最大的超市,就在镇中心的十字路口,两层楼,生意兴隆。
龙先生财大气粗,穿着讲究,手腕上戴着块亮闪闪的手表,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龚副校长第一次去的时候,龙先生正在办公室打电话,他就在外面的会客区安静地等着,手里拿着学校的介绍信和比赛方案。
等龙先生打完电话,龚副校长赶紧起身,递上名片和方案:“龙总,您好,我是七中龚副校长。早就听说您是咱们镇上的大善人,热心公益,所以这次我们学校搞合唱比赛,遇到点困难,就想着来跟您说说,看您能不能给孩子们一点支持。”
龙先生接过方案,随意翻了翻,脸上没什么表情:“合唱比赛?挺好的,培养学生嘛。不过龚副校长,你也知道,我们做生意的,成本也高,现在生意也不好做啊。”
“龙总,您说的是,我理解。”龚副校长连忙接话,“但这比赛对孩子们意义不一样啊。您想想,要是咱们超市能支持一下,孩子们在舞台上唱歌,那多带劲儿!这对咱们超市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宣传啊,镇上的老百姓都会知道您支持教育,是大好人呢!”
龚副校长深谙“攻心”之道,既讲了比赛的意义,也巧妙地提到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龙先生最终被龚副校长的诚意打动,也觉得这事儿确实对超市的口碑有好处,便答应了赞助。
这还没完。两位校领导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也像是被逼急了眼,把镇上能想到的“资源”都扫了一遍。酒楼、书店、文具店……哪家店的老板不是他们笑脸相迎、好话说尽的对象?
“李老板,您看您这书店,能不能给孩子们赞助点奖品?比如几本好书?”
“张老板,您这文具店,水彩笔、卡纸什么的,我们搞活动布置场地能用得上,能不能便宜点卖给我们,就算是支持教育了?”
“余老板,您这小港岛酒楼,要是比赛结束后,能不能给工作人员送一份工作餐?大家都辛苦……”
那段时间,吴校长和龚副校长几乎成了甘草铺镇的“常客”,哪家店铺他们没进去过?为了那点赞助,他们真可谓是“求爷爷告奶奶”,放下了身为校长的架子,只为给孩子们争取更多的支持。
终于,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成果显着。镇政府、佳辉超市、还有那些被“扫”过的酒楼、书店、文具店等等,零零总总加起来,给这次合唱比赛争取到了上万元的现金或实物支持。
拿到赞助清单的那天,吴校长和龚副校长坐在校长办公室里,看着那一串数字,都长长地舒了口气。吴校长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苦笑着说:“老龚啊,你说咱们这算啥?校长不像校长,倒像个要饭的。”
龚副校长推了推眼镜,也感慨道:“谁说不是呢?但没办法啊。你看,这钱一到位,好多事儿就好办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啊!要是没这些赞助,咱们别说搞合唱比赛了,恐怕连买个像样的话筒都得抠抠搜搜的。”
“是啊,是啊。”吴校长连连点头,“这钱来得不容易,咱们可得把比赛办好,不能辜负了人家的支持,更不能委屈了孩子们。”
然而,就在比赛筹备初期,学校内部并不是一片“和谐”。听说要举办合唱比赛,很多老师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
“搞什么合唱比赛啊,净添麻烦。”
“就是,平时上课就够累了,还要排练,周末也别想休息了。”
“又不是高考科目,搞这玩意儿有啥用?纯属浪费时间。”
抱怨声此起彼伏。老师们的不满也情有可原,毕竟这意味着他们要牺牲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去组织学生排练、协调各种事务,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吴校长和龚副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知道,没有老师们的支持,这比赛根本没法办。怎么办?两位校领导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一部分赞助经费,作为工作人员的补贴。
在某次全校教师大会上,吴校长清了清嗓子,说道:“老师们,我知道大家对这次合唱比赛有想法,觉得增加了负担。我和龚副校长商量了一下,这次比赛的工作人员,包括指导排练的老师、负责后勤的老师等等,每人每天补贴三十元。这钱不多,但也是学校的一点心意,感谢大家为了孩子们付出的辛苦。”
一百元补贴,在有些人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在这所乡镇中学,却像是一剂“强心针”。
老师们的抱怨声渐渐小了,大家心里都在盘算:“每天三十,要是连续忙上三五天,也能有个百把块钱,虽然累点,但也算是一笔额外收入了。”
更重要的是,这补贴体现了学校对老师们劳动的认可和尊重。于是,之前还颇有微词的老师们,态度一下子转变了,积极性高涨起来。排练室里的灯光亮得更晚了,老师们指导学生的声音也更响亮了,大家都开始为这场合唱比赛尽心尽力。
佳辉超市的龙先生果然出手大方。他不仅答应了现金赞助,还专门请了施工队,在学校那片坑洼的操场上,搭建起了一个像样的舞台。舞台虽然不算豪华,但有了背景板,有了台阶,还有专门的灯光架。工人们忙忙碌碌了好几天,又是搭架子,又是铺木板,又是安装灯光设备。
同时,超市的员工们还在操场四周张灯结彩,挂上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和彩带。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条巨大的横幅,红底黄字,格外醒目:“预祝榆州县七中高考成功!”“佳辉超市祝合唱比赛圆满成功!”“热烈庆祝榆州县七中合唱比赛隆重举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