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神秘楚州(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山不晚》最新章节。
萧如晦缓步走近:“嗯。”
提到兴懿皇帝,宋清荷忧心忡忡,黛眉微蹙。
萧如晦看出她的担心,行至她三步外忽驻了足,目光幽深,“我有分寸。”
莲花县的百姓在萧如晦这位代天巡狩的王爷来到后,家家户户开始有了余粮,并在工部派出官员的帮助下寻找合适的地方开井,根据自然环境改种抗旱的作物。
为了感谢萧如晦,莲花县的百姓做了一件百家衣,由全城百姓每户出一块布缝制出一件外衫敲锣打鼓送到县衙。
白昊隽兴冲冲的来向萧如晦禀告,“王爷您快出去看看吧,外面有百姓来感谢您呢。”
萧如晦抬脚踏出县衙朱漆门槛,正见青石阶下乌压压立着数十百姓,铜锣皮鼓震天响着,两头金红狮子踏着鼓点翻跃。
方平安与一粗布衣裳老者各执百家衣两角迎上前。老者鹤发凌乱,脊背佝偻,枯手攥着五彩布帛颤声道:“老朽代表莲花县的乡亲们叩谢王爷的大恩大德。“话音未落已屈膝要拜。
萧如晦三步并作两步抢下台阶,十指刚触到粗布便觉万千针脚硌手。垂眸但见百家衣上密匝补丁交叠,还缀着铜钱。喉头微微发哽:“让百姓受苦两年,是我们这些食君俸禄之辈的过错。今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老者倏然抬头,浑浊老眼泛着水光:“莲花县天高皇帝远,两年饿殍遍野时不见皇恩,您不仅带来的粮食还救了我们的子弟。百家衣是由百户人家各取一襟布,经城外寺庙的颂恩大师诵经加持,专赠有大功德者。百年来头一件献给了治理匪患的涂县令,这第二件……老朽缝了两天两夜,全程共九百六十八户人家的九百六十八片碎布凑出这件衣衫。是大家的心意,王爷一定要收下。“
说罢,老者大声唤道:“来,大家跟着老朽一起谢过王爷!”
身后百姓齐刷刷跪了一片,膝盖磕在青石板上咚咚作响。
京城。
陆观棋第二次去到天牢见任九渊,方才知道他被换了大牢。
大理寺少卿林原双手搭在身前,脸上挂着浮于表面的微笑,对陆观棋询问任九渊的下落,含糊其辞:“陆大人不要为难我了,这都是皇上的意思,任大人目前安好,陆大人不用担心。”
“我问你,任九渊现在在被关押在哪儿?”
林原像个软钉子,道:“我真的不知道。任大人为什么被换了牢房,陆大人真不知其中原因么?何必追问我。”
陆观棋调节心态,尽可能的心平气和:“那好,请问任九渊的案子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说到这个,林原倒是可以直接回答:“当时在场的文人书生,我们已经找到了大半,大家都可以证明反诗是任九渊所做。在任府搜到的手稿,还在逐一检查中,目前没有发现其他证据。一首反诗其实已经可以定罪了,但是皇恩浩荡,皇上叮嘱我们要细查,绝不可以制造冤假错案。”
陆观棋鼻尖溢出嗤笑声。
“我现在怀疑,是这些人合起伙来构陷任九渊,众口铄金,如果我现在也找十个人来,说此诗是林大人写的,那么林大人就要被定罪么?”陆观棋反问。
林原气的表情失去管理,他深呼吸,道:“陆大人未免有些诡辩了吧。”
“我要见任九渊。”陆观棋盯着林原的眼睛,不让分寸。
林原沉思片刻:“他在京城府的内牢。”
从大理寺离开,陆观棋策马准备去京城府,路上居然看见了陆成业去定远侯府接亲的队伍。
但是骑着高头大马的陆成业只顾着沾沾自喜,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侧的路口里,陆观棋骑马站在那儿。
等接亲队伍离开,陆观棋方才一夹马肚,朝京城府奔去。
在大牢里见到任九渊时,他靠着墙侧身躺着,听见有声音朝门口看去。
衙役讨好的跟在陆观棋身后,打开大牢的锁头:“陆大人请。”
陆观棋低头躲开大牢的门框,环顾一圈后吩咐:“去准备四菜一汤送过来,还有干净的被褥和枕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小的这就去办。”提督大人叮嘱过他,陆观棋只要不是给任九渊放走,他说什么都照办。
毕竟这位皇城司使是皇上的心腹,如果眼下为了皇上得罪了他,回头人家矛盾消弭,岂不是他们这些人遭罪。
陆观棋蹲下身子,眼帘低垂,十分歉疚道:“我好像很难能帮到你。”
任九渊露出释然的微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来沉冤饮恨者多如过江之鲫,我不过沧海一粟。”
“曾经皇上说执政者要胸怀天下,广开言路,方能得民心、坐稳江山。如今,我真是看不懂了。”陆观棋瞳孔微微收缩如针尖。喉结滚动几遭才挤出声音。
任九渊道:“能掌乾坤者何曾良善?宫檐角滴落的血,可比京城的雪还厚三分。”
“我会求皇上留你一命。”
“多谢陆兄好意,但生死我已看淡。”任九渊麻木的回答。
天黑之后,萧如晦和宋清荷简单吃了顿饭,便又投入到盗采金矿案中。
宋清荷在看马伟豪的生平履历,萧如晦坐在书桌后写递给兴懿皇帝的折子。
傅惊鸿鸿疾步踏入,衣袍挟着夜露之气:“冯鑫今天晚上连饭都没吃多少,我看八成是心虚吃不下。”
手腕擎着,墨珠结在毛笔尖上,萧如晦放下笔,“安排他明天进山,让他再看过一遍,带着他当年出具的勘矿资料,当他面逐一核对。”
“好。”傅惊鸿回道。
宋清荷忽地玉指轻叩檀木案,丹唇漾开三分冷诮:“看完马伟豪的履历,倒是有趣,马伟豪出身楚州,冯鑫虽在京城定居,可口音里仍有楚州官话调子,连那褚老板也是楚州商贾。三江交汇处同出一脉,当真有这么巧?我看这楚州,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