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戏台雨(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江南有个小镇,名唤“梨花镇”。镇不大,却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戏台,名曰“霓裳台”。这戏台已有三百余年历史,青瓦飞檐,雕梁画栋,每逢佳节或庙会,必请戏班前来唱戏。奇怪的是,每每唱到忠烈悲情处,哪怕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声鼎沸,若逢晴空万里,戏台前必降细雨,如丝如缕,沾衣不湿,落地无声。久而久之,镇上人便称此雨为“天泪”。

关于这“天泪”,镇上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说是百年前,梨花镇曾有一位名伶,名叫沈青衣。她生得眉目如画,嗓音似莺啼,尤擅演忠烈女子,每每登台,必引得满堂喝彩。沈青衣不仅戏唱得好,人亦刚烈,心中自有丘壑。

那年,镇上来了一伙山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府惧怕,闭门不战,百姓苦不堪言。沈青衣见状,心中愤慨,便与戏班众人商议,决定以戏为刃,刺杀匪首。她连夜改编了一出《忠烈女》,戏中女主人公为报家仇国恨,假意委身贼寇,趁其不备,手刃仇敌。

演出那日,沈青衣扮作戏中女主人公,一袭红衣,眉目含情,步步生莲。她唱得凄婉动人,演得肝肠寸断,台下百姓看得热血沸腾,恨不能冲上台去,与那匪首同归于尽。匪首坐在台下,起初只当是寻常戏码,待到戏至高潮,沈青衣突然拔下头上的金簪,直刺匪首咽喉!

匪首猝不及防,当场毙命。台下百姓欢呼雷动,可就在此时,山匪余党蜂拥而上,乱刀砍向沈青衣。她倒在血泊之中,眼中却含着笑,似是完成了毕生夙愿。

沈青衣死后,镇上人将她葬在戏台后的梨花树下。此后,每逢唱到忠烈悲情戏码,戏台前必降细雨,如她的眼泪,洒落人间。

这一年,梨花镇又逢庙会,戏班照例在霓裳台上演《忠烈女》。台下人头攒动,台上锣鼓喧天。唱到女主人公手刃仇敌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阴云密布,细雨如丝,沾衣不湿,落地无声。

台下百姓纷纷抬头,只见雨丝如泪,恍惚间似见一袭红衣在雨中翩然起舞,眉目含情,似笑非笑。众人皆怔,待回过神来,雨已停歇,台上戏子仍在唱念做打,仿佛方才只是一场幻觉。

人群中,有个年轻书生,名唤柳慕白,是镇上私塾的先生。他自幼痴迷戏曲,尤其爱沈青衣的戏。今日亲眼所见“天泪”奇观,心中震撼不已,戏散后仍久久不愿离去,独自在戏台前徘徊。

夜深人静,柳慕白独自坐在戏台下,望着空荡荡的舞台,忽然听见一阵轻叹。他猛地抬头,只见戏台中央,不知何时多了一名红衣女子,眉目如画,正是沈青衣的模样!

柳慕白惊得说不出话来,那女子却对他微微一笑,轻声道:“书生,你为何独自在此?”

柳慕白回过神来,忙行礼道:“小生柳慕白,久闻沈姑娘大名,今日得见‘天泪’奇观,心生敬仰,故而流连忘返。”

沈青衣叹道:“我本已魂归离恨天,谁知经年后,仍有痴人记挂。”

柳慕白忙问:“姑娘既已壮烈而死,为何今日显灵?”

沈青衣幽幽道:“因你心中有情,故而我得以暂留人间。你可知道,这‘天泪’并非我一人之泪,而是百年间所有为戏痴狂之人的眼泪所化。”

柳慕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每逢忠烈悲情戏码,必降细雨,原来是戏中人的至情至性感动天地!”

沈青衣点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世人常道戏子无情,却不知戏子演尽世间百态,尝遍人间冷暖,心中比谁都明白什么是情。”

柳慕白听得入神,忽觉一阵凉意袭来,再看沈青衣,竟已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夜色中。

次日,柳慕白将昨夜所见告知镇上人,众人皆惊,却无人敢信。唯有老戏班班主叹道:“看来沈姑娘的魂魄仍未散尽,仍在戏台徘徊。”

此后,每逢庙会或佳节,柳慕白必请戏班在霓裳台上演《忠烈女》。每当戏至高潮,“天泪”必降,台下百姓皆称奇,而柳慕白则独坐台下,望着空荡荡的舞台,似在等待什么。

有一年,庙会前夕,柳慕白忽然病倒,高烧不退,昏迷不醒。镇上郎中束手无策,眼看他命在旦夕。戏班班主叹道:“怕是沈姑娘要带他走了。”

戏散后,班主独自在戏台前焚香祭拜,忽见沈青衣的身影再度浮现。她轻声道:“他既为我痴迷至此,我便助他一臂之力。”

次日,柳慕白奇迹般痊愈,醒来时,发现自己竟躺在戏台中央,身上披着沈青衣当年常穿的红衣。他愣了半晌,忽觉一阵清风拂过,眼前似有红影翩然远去。

此后,柳慕白再未见过沈青衣,但每逢庙会,他必登台唱戏,演得最动人的仍是《忠烈女》。而“天泪”依旧每逢忠烈悲情戏码必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百年的痴情。

镇上人常说:“霓裳台上的雨,是沈青衣的眼泪,也是天下有情人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