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潮音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在珠江口外,有一座荒凉的小岛,岛上悬崖峭壁,人迹罕至。悬崖下有个神秘的海蚀洞窟,当地渔民称之为“潮音窟”。这洞窟平日里平平无奇,可每逢月圆之夜,潮水涌入窟中,便会发出奇异的声音——那不是普通的水流声,而是如同无数人在低语、哭泣、甚至歌唱的复杂声音。
老渔夫陈伯已经六十有二,双眼失明已有十年。年轻时他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捕鱼好手,可自从十年前那场风暴夺走了他的视力和独子阿海后,他就只能靠着记忆和手感在近海勉强维持生计。
“陈伯,今天收获如何?”村里的年轻渔夫阿明帮他系好船绳,顺手把几条小鱼放进他的鱼篓。
“还好,够换顿米饭。”陈伯摸索着收拾渔具,“明天就是十五了吧?”
“是啊,您又该去潮音窟了?”阿明压低声音,“要我说,那地方邪门得很,多少人都因为听错了潮音遭了难,就您非要月月去。”
陈伯微微一笑,布满老茧的手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仙子说的话,总得有人听着。我不去,谁去?”
村里人人对潮音窟既敬畏又恐惧。传说窟中沉睡着一位古老的“潮音仙子”,能通过潮声传递预言。可解读潮音需要极高的悟性,一旦误解,就会招致海难。几十年来,不少自认聪明的渔夫前去聆听,结果不是葬身鱼腹,就是船毁人伤。唯独失明的陈伯,因心无杂念,成了唯一能准确“听”懂潮音的人。
月圆之夜,陈伯如常拄着竹杖,沿着熟悉的小路向潮音窟走去。他不需要眼睛,海风的气息、脚下的触感、远处海浪的声音,都是他的向导。
“陈伯,小心脚下。”守在山路起点的阿明喊道,“我在这儿等您回来。”
“回去吧,明早再来。”陈伯挥挥手,“听潮不急,得等潮水完全涨满呢。”
到达潮音窟时,月亮已升上中天。陈伯在洞口一块平整的岩石上坐下,静静等待。他看不见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也看不见洞口那些奇形怪状的礁石,但他能感受到这里特有的气息——咸涩的海风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据说是仙子的气息。
潮水开始涨了。起初只是寻常的海浪声,但随着月亮越升越高,潮水完全涌入窟中,声音开始变化。
低语声先起,像是千百人在耳边轻声交谈,却听不清具体内容;接着是若有若无的哭泣,悲切而不绝望;最后是空灵的歌唱,没有歌词,只有旋律,婉转悠扬。
陈伯闭着已经看不见的双眼,全心聆听。多年的失明让他的听觉异常敏锐,能分辨出潮音中细微的差别。
“东边...三天后...风暴...”他喃喃自语,“南边鱼群...聚集...”
这些都是潮音仙子对渔民们的提示,陈伯每月都会将这些预言转达给村民。凭借他的听解,村里避开了多次风暴,也抓住了不少捕鱼的良机。
就在他以为今晚的听潮即将结束时,潮音突然变了。哭泣声变得更加凄切,歌唱声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急促节奏。陈伯皱起眉头,全神贯注地分辨着。
“归来...归来...”潮音中反复出现这个旋律,“血亲...归来...”
陈伯的心猛地一跳。这与他十年来听到的任何潮音都不同,似乎直指他的内心。失明以来,他第一次在潮音中听到了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潮水开始退去,潮音渐渐恢复平常。陈伯坐在岩石上,久久不动。
“血亲归来...”他喃喃自语,“阿海...我的阿海...”
十年前的那场风暴中,他的独子阿海的船被巨浪吞没,尸骨无存。陈伯自己也因悲伤过度和头部受伤而失明。如今潮音仙子突然提及“血亲归来”,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清晨,陈伯回到村里,将风暴和鱼群的预言告诉了村民,却对“血亲归来”只字未提。
“陈伯,您今天心神不宁。”阿明送他回家时说道。
“人老了,熬夜吃力。”陈伯淡淡回应。
三天后,果然如预言所说,东边来了风暴,但村民们早已收网归港,安然无恙。风暴过后,南边海域果然鱼群聚集,迎来了一场丰收。
然而陈伯心中却难以平静。“血亲归来”四个字日夜萦绕在他心头。终于,在下一个月圆之夜,他再次来到潮音窟,直截了当地向潮音仙子发问:
“仙子所言‘血亲归来’,是指我的阿海吗?他是否还在人世?”
潮音响起,比往常更加复杂深沉。陈伯凝神细听,渐渐明白了仙子的意思:阿海确实还活着,被海流冲到了一个遥远的岛屿,被当地人所救,但因受伤失去了记忆。如今机缘已至,他有望归来。
陈伯老泪纵横,十年来的悲伤和思念如潮水般涌出。
“我该如何找到他?”他向着洞窟深处问道。
潮音再次变化,这次是一段复杂的指引:明年春分,有一股特殊的海流会经过珠江口,若能顺着这股海流向南航行三日,便可抵达阿海所在的岛屿。但此行极为凶险,需要精心准备,且必须由一位血亲前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伯回到村里,将这个惊人的消息告诉了村民们。
“我要去找阿海。”他平静地说。
村民们震惊不已。阿明第一个反对:“陈伯,您眼睛看不见,怎么能出海?”
“我看不见,但我的手还记得如何掌舵,我的心还能感受风向。况且,仙子已经指明了路线。”
村里最年长的苏婆婆拄着拐杖走来:“潮音仙子的预言从不虚假,但也从不简单。她说能归来,不代表一路平安。你确定要冒这个险?”
“为了阿海,我死不足惜。”陈伯坚定地说。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伯在村民的帮助下开始准备。他不能亲眼看见船只,但可以用手触摸每一块木板,检查每一处修补。阿明和其他年轻渔夫自愿陪同,但陈伯拒绝了:
“仙子说必须由血亲前往。这是我的路,不该连累他人。”
冬去春来,春分前一天,一切准备就绪。陈伯的小船经过特别加固,船上备足了清水和干粮。潮音仙子提示的路线,他已经牢记于心。
临行前夜,陈伯独自来到潮音窟,做最后的请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