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石泪(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京城外三十里的落凤坡,有座送子观音庙,青瓦灰墙,门前两棵老松,看着平平无奇,却是方圆百里最灵验的寺庙。
庙里供着一尊半人高的送子观音石像,据说是前朝一位石匠为还愿,用整块青石雕了三个月才成的。观音眉眼低垂,唇角含笑,右手持杨柳枝,左手托净瓶,形态逼真,衣袂飘飘。最奇的是那双眼睛,不知用了什么技法,竟像是活人的眼珠,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觉得观音在温和地望着你。
这观音庙灵验之处在于求子。求子的人只需在观音像前诚心叩拜,再供上一碗清水,若次日那碗清水变浑浊,便预示已得子嗣。百年来,不知多少妇人在这求子如愿。有人说是观音显圣,有人说是巧合,但无论如何,这庙的香火一直鼎盛。
却无人知晓,那清水变浊的缘故,是观音像眼中会渗出些许微小的石屑,落入碗中,看去便如清水变浊。老庙祝唤这东西叫“石泪”,说是观音怜悯人间求子之苦而流的泪。
这年春天,宫里的兰妃娘娘也听说了这送子观音庙的灵验。
兰妃入宫五年,圣宠正浓,却始终无子。后宫向来是母凭子贵,没有子嗣的妃嫔,再得宠也如无根浮萍。近来皇上又新纳了几位美人,兰妃心中焦急,四处求医问药,拜佛求神,却始终不见动静。
“娘娘,京城外有座送子观音庙,灵验得很。”贴身宫女小翠低声禀报,“听说只需供奉一碗清水,若水变浊,便是有了。”
兰妃凤眼微挑:“清水变浊?这等粗浅把戏,莫不是骗人的?”
“奴婢原也这么想,可打听下来,竟是真的。吏部尚书的儿媳,成婚八年无子,去求了后,果然有了身孕。还有京兆尹的夫人,也是去了一趟,回来便怀上了。”
兰妃沉吟片刻:“既然如此,本宫便去一趟。”
三日后,兰妃轻车简从,悄悄来到送子观音庙。她摒去随从,独自步入殿中,但见观音石像慈眉善目,不由得心生敬畏,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团上,奉上一碗清水。
“信女兰氏,恳请观音大士赐我一子,若能如愿,必重塑金身,再建庙宇。”她连磕三个头,将清水供在神案上。
次日清晨,兰妃早早来到庙中,只见那碗清水果然变得浑浊,碗底似有些许沉淀。她喜极而泣,又连磕了几个头,捐了百两香火钱。
一月后,兰妃果然有了身孕。皇上大喜,赏赐无数。兰妃却暗忖:“此番得子,全靠观音显灵。若那观音庙香火太盛,人人都去求子,岂不显不出我的诚心?再说,若有人也如我一般得子,将来岂不是要与我儿争宠?”
思来想去,她竟生出一个荒唐念头——何不将观音石像请入宫中,独享其灵?
一日深夜,兰妃命心腹太监带人偷偷将观音石像从庙中搬出,运回宫中,藏于她寝宫后的小佛堂内。为掩人耳目,又请工匠仿造一尊相似的观音像放回原处。
老庙祝次日发现观音像被换,长叹一声,知是宫中人所为,却不敢声张,只得对外称观音像需修缮,闭庙数月。
兰妃得观音像后,日日焚香祷告。奇怪的是,自那日后,宫中佛堂内的观音像再未流过“石泪”。而民间那座观音庙,因换了石像,也不再灵验,香火日渐冷落。
兰妃怀胎十月,将至产期。一晚,她忽做噩梦,梦见观音石像眼中流出鲜血,血中有一婴儿啼哭。惊醒后,只觉腹痛难忍,忙唤太医稳婆。
生产之时,兰妃痛得死去活来,只听稳婆一声惊叫,竟昏死过去。待她醒来,只见皇上脸色铁青地站在床前,宫女太监跪了一地,瑟瑟发抖。
“妖孽!你生了什么怪胎!”皇上怒喝道。
兰妃挣扎着抬头看去,只见襁褓中是一个浑身青黑、光滑如石的婴儿,没有五官,没有指节,活脱脱一块人形石头。
“不——!”兰妃惨叫一声,几乎昏厥。
这时,又有太监慌慌张张来报:“娘娘、陛下,佛堂里的观音像……化、化为一堆粉末了!”
皇上大惊,亲去查看,果然见那尊费尽心机运来的观音石像已化作一地石粉,只有那双石眼还完好无损地留在粉末中,似含着无限悲悯。
兰妃见这情景,知是报应,终于崩溃,将偷换观音像之事和盘托出。皇上听罢,又惊又怒,当即下令将兰妃打入冷宫,那石胎婴儿则被送往京郊寂照寺,听天由命。
消息传到宫外,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兰妃心术不正,遭了天谴;有人说那观音石像本是灵石,被强取豪夺,灵气尽失;还有人说,那石胎本是观音泪所化,强求得来,终是空。
却说那石胎婴儿被送到寂照寺后,老和尚慧明见婴儿无口无鼻,却胸口微微起伏,似有呼吸,知非凡物,便将其收留,取名“石娃”。
说来也怪,石娃虽无口不能食,无鼻不能呼吸,却在慧明和尚诵经时,周身泛起温润光泽。慧明察觉此子似能以诵经的愿力为食,便日夜精心照料,以自身修为滋养这石一般的婴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过了半年,一对中年夫妇来到寺中。那妇人面容憔悴,眼含泪光。原来他们成婚十余年,始终无子,四处求医问药皆无果,听闻寺中收留了一个怪婴,特来布施,积些功德。
慧明和尚接待了他们,见妇人面善,便引他们去看石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