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不喝孟婆汤(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杨秀摇头:“你是沈家独子,怎能随意远行?好好在家,若我侥幸得中,自会回来找你。”

沈朝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一掰两半,将一半递给杨秀:“这是我从小戴到大的护身符,你带一半,我留一半。无论你在哪里,都要回来找我。”

杨秀接过半块玉佩,眼眶微红:“好,我一定回来。”

杨秀走后,沈朝整日郁郁寡欢。沈家父母知道他是思念好友,便请来武师教他习武,分散心神。

谁知半年后,沈朝竟一病不起。请了多少名医,都诊不出病因,只说心病还需心药医。

沈朝躺在床上,手里攥着半块玉佩,迷迷糊糊中,又做起了那个梦。

梦中,他和杨秀手拉手走在黄泉路上,绕过奈何桥,跳入轮回的黑暗...

“不喝孟婆汤,大不了做回孤魂野鬼...”沈朝在梦中喃喃自语。

沈夫人守在床边,听得心惊肉跳,忙请来道士做法事。

却说杨秀在京应试完毕,归心似箭。这夜宿在客栈,也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与李朝——如今的沈朝——在奈何桥前相视而笑,双双放下汤碗,手拉手走入黑暗...

“兄弟,我怕喝了孟婆汤,忘了你。”

“那咱俩都不喝,大不了再一起做回孤魂野鬼。”

杨秀猛然惊醒,手中半块玉佩微微发烫。他心慌意乱,不等放榜,立即收拾行李返乡。

一路奔波回到江南,才知沈朝已病重多日。杨秀直奔沈家,不顾下人阻拦,冲进沈朝卧室。

“朝弟!”杨秀扑到床前。

昏迷中的沈朝似乎听到了呼唤,缓缓睁开眼,见到杨秀,虚弱地笑了:“秀哥...你回来了...”

杨秀握住他的手:“我回来了,你不许有事!”

说也奇怪,杨秀回来后,沈朝的病情竟一日好过一日。不出半月,已能下床行走。

这日,两人在院中散步,沈朝忽然道:“秀哥,我病中做了很多梦,都想起来了。”

杨秀看着他:“想起什么?”

“想起咱们前世是战友,一同战死,一同绕过奈何桥,约定来世再相见。”沈朝认真地说。

杨秀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半块玉佩:“我也都想起来了。李朝,好久不见。”

沈朝——或者说李朝——笑了,也掏出自己的半块玉佩,两块合而为一。

“杨秀,好久不见。”

两人相视而笑,一如当年在黄泉路上。

正当二人叙话时,忽然外面传来喧哗声。两人出门一看,只见一队官差举着火把,为首的官员高声道:“杨秀何在?恭喜杨老爷高中举人!”

原来杨秀此次进京应试,竟高中举人。消息传来,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沈家父母见杨秀中了举,更是欢喜,摆宴庆贺。

次日,更惊人的消息传来——朝廷因边关战事吃紧,下令征召新科举人入伍参赞军务,杨秀也在征召之列。

沈朝得知后,毫不犹豫:“我跟你一起去!”

沈家父母自然不肯,沈朝却铁了心:“前世我们一同战死,今生也要同生共死。”

杨秀劝道:“你何必如此?”

沈朝笑道:“大不了再一起做回孤魂野鬼。”

最终,在杨秀的周旋下,沈朝以文书身份随军出发。

边关大营中,两人并肩而立,望着远处苍茫的群山。

“想不到又回到这种地方。”沈朝感慨道。

杨秀点头:“仿佛昨日。”

军中生活艰苦,但二人相互扶持,倒也其乐融融。杨秀因献策破敌,屡立战功,很快升为参将;沈朝则负责军需调度,也做得井井有条。

这日,敌军大举来袭,杨秀奉命率军迎敌。临行前,沈朝将自己的半块玉佩塞回杨秀手中:“带上它,平安回来。”

杨秀笑道:“放心,这次不会像前世那样了。”

然而战况激烈,杨秀所在部队被围。沈朝得知后,不顾众人阻拦,率一队人马杀入重围。

乱军之中,沈朝找到受伤的杨秀,二人背靠背迎敌,一如前世。

“你不该来的。”杨秀喘着气说。

沈朝大笑:“不来怎么对得起我们绕过奈何桥的交情?”

正当二人以为必死无疑时,援军赶到,反败为胜。

凯旋而归后,杨秀因战功卓着,被授予更高官职。而更令人惊喜的是,朝廷因他献策破敌有功,特准他一个恩典。

杨秀什么金银财宝都不要,只求一纸特许——允许他与沈朝结为异姓兄弟,此生不离不弃,富贵与共。

朝中大臣们念他战功赫赫,也就准了。

消息传回家乡,沈家父母老泪纵横,终于明白了儿子的一片赤诚。

在边关小城的简单仪式上,沈朝和杨秀跪拜天地,正式结为兄弟。

当晚,二人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天繁星。

“想不到这一世,我们真的做到了。”杨秀轻声道。

沈朝点头:“记得前世,不负今生。”

“若是下一世...”

“下一世也不喝孟婆汤。”沈朝打断他,笑道,“大不了再一起做回孤魂野鬼。”

杨秀也笑了,二人击掌为誓。

星光下,两个身影并肩而立,一如许多年前,那两个手拉手绕过奈何桥的魂魄,约定生生世世,永不相忘。

自此,二人并肩作战,保家卫国,成为一代名将。他们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一段佳话。后人写诗赞道:

“黄泉路上誓不忘,轮回千转义更长。

兄弟同心扶社稷,肝胆相照万古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