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无字旗(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最新章节。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沿海有个叫石塘的渔村,村里有个叫海柱的年轻后生。海柱爹娘死得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水性极好,能在海里潜半炷香的功夫,村里老人都说他是海龙王转世。
这年秋天,倭寇大举进犯东南沿海,石塘村也未能幸免。
那日清晨,天色未明,几十艘倭船突然出现在海平面上。村民们还在睡梦中,海柱却因早起修补渔网,第一个发现了敌情。他拼命敲响村口的老铜钟,嘶哑着嗓子大喊:“倭寇来了!快跑啊!”
村民们惊慌失措,扶老携幼往山里逃。海柱本可轻松逃命,却选择留下来帮助行动不便的村民。当他背着村里最年长的九公最后一个撤离时,倭寇已经冲进了村子。
带队的倭寇头目名叫小野次郎,是个脸上有刀疤的悍匪。他见海柱身手敏捷,竟起了戏弄之心,像追捕猎物般带着手下追赶海柱和九公。
海柱背着九公拼命往山上跑,眼看就要被追上时,九公喘着气道:“海柱,放下我吧,我活够本了。你记得村后山洞里那面旗吗?”
海柱一愣:“什么旗?”
九公急促地说:“那是咱们村祖传的‘无字旗’,据说是位百夫长留下的。旗上无字,却藏着天大的秘密。你快去取来,或许能救全村人性命!”
说罢,九公用力从海柱背上挣脱,滚下山坡。倭寇们立刻围了上去。海柱眼含热泪,咬牙继续向前跑,凭着对地形的熟悉,终于甩开了追兵。
他在村后隐蔽的山洞里,果然找到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物件。打开一看,是一面褪色的军旗,旗上空空如也,半个字也没有。
“这就是无字旗?”海柱疑惑地翻看这面看似普通的旗帜,失望之余,还是小心地将它收在怀中。
三天后,倭寇撤走了。村民们回到村里,只见房屋被焚,粮畜被抢,满地狼藉。更让人悲痛的是,九公和十几个没来得及逃跑的村民惨遭杀害。
海柱跪在九公坟前,拳头攥得发白:“九公,您放心,我一定查出无字旗的秘密,为您和乡亲们报仇!”
此后数月,海柱一边帮助村民重建家园,一边研究那面无字旗。他用海水洗、用阳光晒,甚至对着火光查看,旗上空空如也,怎么也看不出端倪。
村里有个落魄书生叫李文,原是县城秀才,因倭寇之乱流落至此。海柱找他帮忙参详,李文仔细察看后说:“这旗质地特殊,应是军中令旗。旗上无字,或许是故意为之。”
“为何要故意不写字?”海柱不解。
李文沉吟道:“《孙子兵法》云:‘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字之旗,或许正是最高明的用兵之道。”
海柱似懂非懂,将旗小心收好。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倭寇又来了。
这次村民们早有准备,迅速躲进深山。海柱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村周设下陷阱,用竹签、绊索伤了几个倭寇。
小野次郎大怒,下令搜山。眼看藏身之处即将暴露,海柱心急如焚,突然想起怀中的无字旗。他咬咬牙,将那面旗绑在一根长竹竿上,插在山坡最高处。
这时怪事发生了,倭寇探子看到这面迎风飘扬的无字旗后,竟脸色大变,慌忙回去报告。不久,倭寇队伍匆匆撤退,连已经抢到手的财物都丢弃了不少。
村民们又惊又喜,纷纷围住海柱询问缘由。
海柱自己也摸不着头脑:“我就插了那面无字旗...”
李文若有所思:“莫非这旗有什么来历,让倭寇畏惧?”
事后,海柱带着几个村民悄悄跟踪倭寇,发现他们在二十里外的海岸扎营。夜深人静时,海柱潜水靠近,偷听到倭寇的谈话。
原来,小野次郎见到无字旗后,怀疑附近有明朝精锐部队埋伏。他年轻时曾在戚继光将军手下吃过败仗,而戚家军有时会用无字旗作为特殊信号。
海柱回来后与李文商议,李文拍腿道:“我明白了!这无字旗本身并无特别,特别的是它给人的想象!倭寇生性多疑,见到无字旗,反而会疑神疑鬼!”
海柱眼睛一亮:“那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几天后,倭寇再次来犯。这次他们看到村口插着三面无字旗,排列成三角阵型。小野次郎疑心大起,不敢贸然进村,派小队人马试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