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缉捕司的通缉令已发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最新章节。

高景笑道:“班老头,别来无恙。”

班老头身形肥胖,堵于门口,瞪大眼睛,满脸疑惑与难以置信地盯着高景。

一旁男孩奋力挤入,问道:“何事喧哗?咦?还有他人?”

班老头终咽下喉中言语,道:“瞧着面熟,未想你竟在此……不对,你怎会在此?”

高景笑言:“蓉姑娘如此佳人,我岂能不来?”

班老头似信此说,心中暗松一口气,道:“你仍旧如此好色……”

端木蓉脸颊微红,瞪了高景一眼。

男孩不耐,问:“你们究竟所言何事?此人究竟是谁?”

班老头神色复杂,道:“他乃……天下闻名的 ** 人物。”

…… …… ……

“好色……竟能名扬四海?”

男孩好奇询问:“我叫天明,你名何?”

“我姓高,名就免了,叫我高大哥即可。”

高景望着天明,笑道:“我与你大叔交情颇深。”

天明眼眸一亮:“你也是墨家人?”

“我乃儒家。”

高景笑道:“儒家、墨家、道家……本无二致,皆是异曲同工。”

天明挠头:“儒家道家……既无差别,何必分说?”

“登山之路万千,顶峰却唯一。”

高景蹲下身,直视天明,道:“儒家求圣,大爱世人,然‘圣人不仁’,大爱即无爱。墨家亦然,兼爱至极,亦是无爱。道家追求‘太上忘情’,有情无情之争,故而分派……此理,你似乎未明。”

天明赧然一笑:“我较愚钝。”

“你不愚。”

高景抬手,轻点天明胸口,道:“只是你心,难以安定。”

言罢,不顾天明是否领悟,起身问:“用餐之时是否已至?”

用餐之际,众人皆心不在焉,唯独高景悠然进食。

儒家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指制作食物需细致入微,非单纯追求食物之精美。

同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亦强调行事之端正,无论坐席抑或切割肉食,皆需严谨有序。

此儒家行事之精髓,在于态度之认真端正,不可望文生义。

烹饪则全神贯注,摆设席位、切割肉块,皆求整齐划一。

用餐亦需心无旁骛,细嚼慢咽,故有“食不言寝不语”之训。

此般举止,既显“君子”风度,亦达“诚意正心”之境。

故而,尽管其余四人好奇打量高景,他仍泰然自若,专心用餐。

餐后,班老头急切询问:“你非为墨家而来?”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高景轻笑反问:“你们真懂此言深意?”

班老头面色涨红:“当然懂,此乃墨家信念,儒家岂会比我们更通透?”

高景淡然:“那请解其意?”

班老头自豪道:“世人混沌,不明是非,唯墨家坚守信念,护佑苍生。”

高景摇头叹息,面露无奈。

班老头焦急:“你这是何意?”

高景正色引《墨子》言:“见黑曰黑,见白曰白,此人之常情;若见黑以为白,见白以为黑,此人必惑。同理,战场上 ** 无数,却被颂为英雄;个人偷盗受谴责,国与国之间掠夺却被赞颂,何故?行事频繁,便成常理,墨子‘非攻’之说正源于此。老子《道德经》亦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守黑方为正途!

而非如你们般片面理解,将自己置于世人对立面。天下初安,你们却欲挑动战乱,这真是墨子本意?”

“你,真懂此言吗?”

班老头闻言,眉毛胡子皆颤抖,似首次听闻此般解释。端木蓉眼眸中闪过一丝领悟。两个小辈则面露困惑。高景起身道:“科院之位,我一直为你留着,班老头,好好考虑。”言罢,向其余三人点头示意,随即离去。

餐桌旁,气氛沉寂良久。班老头疑惑道:“蓉姑娘,此人莫非非为你而来,乃为我这糟老头子?”端木蓉微笑回应:“吾亦有此感。”班老头眉头狂跳:“莫非他转了性子,不喜女色,反倒偏好男风?”端木蓉一时语塞。高月忍俊不禁,天明更是放声大笑:“胖老头,如此佳人,谁会看上你呀!”班老头冷哼一声:“他如此看重于我,亲自相邀,你竟敢小觑?”天明不服:“他有何了不起?能比得上我大叔?”班老头严肃道:“盖聂之渊虹,名剑谱第二,可知他腰间之剑排行几何?”天明追问,班老头道:“第一!与皇帝的天问剑并列,实则众人皆知,他的剑,方为真第一!”天明满脸狐疑望向高月,高月点头确认。天明仍争辩:“我大叔剑圣之名,天下第一剑客!”班老头淡淡道:“风胡子封他为‘剑仙’,已超凡入圣,盖聂才得此称号。”天明愕然。

此时,高景步入病房,于病床前落座。盖聂睁眼,望见高景,轻叹:“未料皇帝竟遣景公至此……此乃盖聂之荣。”高景摇头:“你多虑,皇帝无意取你性命,只想带你回去。”言罢,掀开盖聂身上的被角,见其全身绷带,问道:“随皇帝多年,纵是犬畜亦有情,何故突然离去?”盖聂神思恍惚:“情之一物,于我而言,犹如虚无。”高景劝慰:“皇帝亦凡人……不妨书信一封,致歉以表诚意。”言毕,为高景盖好被子,问:“此伤乃玄翦所致?那他状况如何?”盖聂答:“他带了众多缉捕司之人,虽被我斩杀,但应无大碍。”“那便好,否则我难以向其女交代。”

高景舒缓了气息,说道:“勿要责怪他,缉捕司的通缉令已发出,那是他的职守,我未曾事先告知。”

盖聂沉静片刻,问:“景公欲借盖某布局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