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年之约——守望的时光与微末的希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德云小趣事》最新章节。

日子在德云社的喧嚣与忙碌中一天天滑过,我对张鹤擎的喜欢,像埋在心底的一粒种子,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生长,带着一丝苦涩,也带着一丝不肯熄灭的微光。而张鹤擎对林晨的关注,也从未减少,只是林晨始终像个懵懂的孩子,未曾领会那其中超越师兄妹的情愫。

改变发生在那年秋天。林晨收到了国外一所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主修她一直热爱的戏剧文学。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们家,也在德云社的后台,激起了层层涟漪。

“真的要去吗?一去就是四年啊。”后台里,孟鹤堂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咬了一口,看着林晨,脸上带着不舍,“我们这儿可就少了个漂亮师妹了。”

周九良在一旁慢条斯理地擦着他的弦子,闻言也抬起头,看了林晨一眼,难得地多说了一句:“国外生活不容易,自己多保重。”

栾云平则是拍了拍林晨的肩膀,语重心长:“是个好机会,好好学,学成回来,说不定能给我们编排新段子呢。”

林晨笑着点头,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离开的不舍:“嗯,我会好好学的,也会想大家的。孟师兄、九良师兄、栾师兄,你们也要好好的,等我回来!”

我的心情则复杂得多。一方面,我为姐姐感到高兴,那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另一方面,想到未来四年,她将远在异国他乡,而我……我和张鹤擎之间,似乎隔着的那道名为“林晨”的墙,会不会有一丝松动的可能?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我就有些愧疚。怎么能这样想呢?那是我姐姐啊。

但感情的事,往往不受理智控制。当我看到张鹤擎听到消息时,脸上那瞬间的错愕和明显的失落时,我心底那点微末的希望,不受控制地膨胀了起来。

“你……真的决定了?”张鹤擎走到林晨面前,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一些,眼神里带着我从未见过的认真和……忧虑?

林晨用力点头:“嗯,张师兄,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我想去试试。”

张鹤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这个消息。他看着林晨,眼神复杂,有欣赏,有不舍,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也好,”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语气尽量显得轻松,“出去见见世面,挺好的。到了那边,记得常联系。”

“我会的!张师兄你也要常联系我啊!”林晨笑得灿烂。

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我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四年,一千四百多个日夜。这四年,没有了林晨在身边,张鹤擎会不会……注意到一直默默站在他身后的我?

这个想法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让我既期待,又有些害怕。

林晨出国前的那段时间,张鹤擎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会帮林晨整理行李,会给她讲一些国外可能会遇到的事情,会在她临走前,请我们吃了一顿饭。

饭桌上,气氛有些伤感。孟鹤堂努力说着笑话,想活跃气氛,却总被一丝离愁别绪打断。周九良默默地给每个人倒着饮料,栾云平则和林晨聊着未来的规划。

张鹤擎话不多,只是不停地给林晨夹菜,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到了那边,按时吃饭,别总想着省钱吃泡面,知道吗?”他叮嘱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知道啦,张师兄,你比我妈还唠叨。”林晨笑着抱怨,眼里却有泪光闪烁。

我坐在对面,看着这一切,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张鹤擎对林晨的那份深情,那是实实在在的,不容置疑的。可即便如此,我心里那点希望的小火苗,依旧没有熄灭。或许,时间能改变一些事情呢?或许,在他看不到林晨的日子里,他会看到我呢?

送林晨去机场那天,德云社的几个师兄弟都来了。张鹤擎帮她推着最大的行李箱,一路沉默着。直到安检口,林晨转过身,和大家一一拥抱告别。

“栾师兄,孟师兄,九良师兄,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照顾!”

“快去吧,到了报平安!”

然后,她走到张鹤擎面前,仰起头,笑着说:“张师兄,我走了,你要好好的,等我回来!”

张鹤擎看着她,喉结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嗯,等你回来。照顾好自己。”

林晨用力点头,然后,她走到我面前,紧紧地抱住了我。“晚晚,”她在我耳边低声说,“替我照顾好爸妈,也……替我看着点德云社,看着点……张师兄。”

我身体一僵,点了点头,回抱住她:“我知道了,姐,你放心去吧,一路顺风。”

看着林晨拖着行李箱走进安检口,直到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大家才慢慢转身离开。回去的路上,车里的气氛很沉闷。孟鹤堂没再讲笑话,周九良也只是望着窗外,栾云平开着车,偶尔从后视镜里看一眼坐在副驾驶后面的张鹤擎。

张鹤擎一直望着窗外,侧脸的线条显得有些僵硬,看不清表情。

从那天起,德云社的后台,少了林晨那道明朗的身影。而我的生活,似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没有了林晨这个“焦点”,张鹤擎的生活似乎也变得有些不同。他依旧专注于演出和排练,只是偶尔会在休息时,拿出手机,看着屏幕发呆,我知道,他可能是在看林晨的照片,或者是在等她的消息。

而我,开始有意识地接近他。

我会在他排练晚了的时候,“恰好”也留在后台,假装整理东西,然后“顺便”给他带一份热乎的宵夜。

“张师兄,还没吃饭吧?我买了点馄饨,你趁热吃点?”

他起初有些惊讶,然后会接过,道一声“谢谢”,吃得很认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