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阳泉市《盂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在山西的东部,太行山西麓,有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县城——盂县。这里山水相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盂县隶属阳泉市,总面积2514平方公里 ,全县常住人口约28万 ,辖13个乡镇、277个行政村 。

十三乡镇:各有千秋的盂县拼图

- 秀水镇:作为盂县的县城所在地,秀水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人口密集,商业发达,大街小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镇上有热闹的集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满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秀水镇也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店铺,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 孙家庄镇:位于县城周边,交通便利。这里的工业发展较为突出,有一些工厂和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家庄镇的乡村风光也十分秀丽,田野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油菜花金黄灿烂,秋天麦浪滚滚,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 路家村镇: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长期以来,煤炭产业是路家村镇的经济支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镇内的一些古村落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当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南娄镇:工业实力雄厚,在耐火材料、化工等领域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南娄镇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此外,南娄镇的自然风光也很不错,有一些山林和水库,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牛村镇:地处盂县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这里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良好,农产品丰富多样。牛村镇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 苌池镇: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而闻名。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苌池镇的旅游资源丰富,藏山景区就位于苌池镇,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盂县的重要旅游胜地。

- 上社镇:是盂县的一个大镇,历史文化悠久。镇上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古迹,如一些明清时期的庙宇和民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上社镇的商业也较为繁荣,是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

- 西烟镇:农业基础扎实,是盂县的重要粮食产区。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农作物。西烟镇还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 梁家寨乡: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美丽的滹沱河穿乡而过,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如画。梁家寨乡以温泉康养而闻名,拥有优质的温泉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泡温泉、放松身心。此外,这里还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 下社乡: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资源丰富。下社乡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开发了一些森林步道和农家乐,让游客可以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同时,下社乡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 仙人乡:地势较高,山峦连绵,自然风光十分壮观。仙人乡以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为主,这些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此外,仙人乡还有一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奇峰怪石、瀑布溪流等,吸引着探险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索和拍摄。

- 北下庄乡:乡村气息浓郁,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们以农业为生,生活节奏缓慢而惬意。北下庄乡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东梁乡:地处盂县的边缘地带,与其他县市接壤。东梁乡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近年来,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千年风云:盂县的历史文化脉络

盂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那时它隶属于冀州,像一颗种子在华夏大地的一隅悄然扎根 。西周时,州治变更,盂县归入并州,开启了新的篇章。进入春秋时期,这片土地见证了诸多纷争,它属晋国,是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一角。据《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八年,“晋杀祁盈,魏献子为政,封祁氏之田为七县,盂丙为盂大夫”,盂县之名由此诞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

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智伯灭仇犹,随后赵襄子又灭掉智伯,仇犹归赵。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盂县成为太原郡的一部分,治所在盂丙邑,正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 。汉代,全国划分30郡,郡上设州,郡下隶县,盂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从此盂和仇犹合为一体。此后,三国时期它属并州新兴郡,西晋时依旧如此。然而,晋以后的岁月里,战火纷飞,盂县先后被汉、赵、后赵、燕、魏、后燕等国统治,历经沧桑。

北魏、隋唐时期,盂县的辖治频繁变更。北魏建义元年,东部并入石艾,西北部置抚城县;隋开皇十六年,置原仇县,大业三年又复名盂县;唐武德三年,西部置乌河县,贞观元年又并入盂县 。五代时期,盂县先后归属梁、后唐、北汉;宋神宗时,分天下为33路,盂县属太原府;金兴定年间升为州,受绛州元帅府节制并置刺史;元代袭金制,盂县仍为州;明洪武七年,降盂州为盂县,属山西省太原;清雍正二年,升平定为直隶州,盂县与寿阳、昔阳同属平定,直至清朝灭亡 。

近现代的盂县,同样经历了许多变革。民国成立后,废州制,盂县属冀宁道,后直属省。1937年底,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它成为晋察冀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盂县迎来解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盂县属山西省晋中地区;1983年,归阳泉市领导,实行市辖县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盂县诞生了许多着名人物。春秋时期的程婴,他与公孙杵臼舍命保护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千古,展现了忠义与牺牲的精神 。元代的吕思诚,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为官清廉,致力于改革和发展 。这些历史人物,为盂县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增添了光彩。

寻幽访古:不可错过的盂县景点

盂县拥有众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 藏山景区:藏山以其千峰叠嶂、万壑含烟的壮美景色,被誉为“晋东第一名山” 。这里不仅有奇峻的峰岩、幽深的洞壑,还有参天的松柏和潺潺的涧水 。山中的“饮马池”,相传为程婴赵武落难藏山时的遗迹 。藏山还是赵氏孤儿藏匿的地方,围绕救孤、藏孤和育孤等情节,形成了丰富的传说群 。如今,藏山景区的藏孤洞、报恩祠、育孤园等景点,都与这段历史紧密相连 。2011年5月,赵氏孤儿传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好地传承下去,盂县还打造了大型山林实景剧《赵氏孤儿传说 —— 再回藏山》 。整剧以藏山为背景,将忠义文化与山西民俗巧妙融合,通过声光电的立体包装,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

- 报国寺:位于盂县县城东北五公里处的水神山麓,是集佛教文化与历史纪念于一体的古寺 。其前身为纪念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的“烈女祠” 。柴花公主因不满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篡位,携侍女逃至水神山,后自缢于抱泉楼侧枣树下殉节 。当地百姓为纪念其忠烈精神,捐资建寺 。报国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复与扩建 。现存建筑多为清乾隆十九年重修,2011年开始再次重修,2015年修复完工 。报国寺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拥有观音殿、天王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100余间殿堂 。寺内保存有唐代石刻经幢,以细腻雕刻工艺流畅线条呈现彼时佛教教义与社会风貌 。宋代壁画色彩明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此外,寺内还有一尊纯铜镀金的露天观音造像,高二十多米 。文殊殿的主尊文殊菩萨手持如意,造型独特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会举行庙会,祭祀柴花公主,届时寺内还会举办诵经祈福等佛事活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