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吕梁市《文水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文水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吕梁市东部,介于北纬37°15'-37°35'9\",东经111°29'47\"-112°19'15\"之间 ,总面积1068.57平方千米。它东隔汾河与祁县、平遥县相望,南与汾阳市接壤,西与吕梁市离石区交界,北与交城县、清徐县相邻,处在太原、晋中、吕梁三市的“黄金交会点”,是三晋的“通衢之地” 。文水县辖7镇5乡,158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在籍),其中农业人口34.26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为人 。
七镇五乡:各具特色的文水拼图
凤城镇
凤城镇是文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它位于文水县中部,区域总面积119.8平方千米 。这里交通便利,307国道和320省道纵横贯通。城镇建设较为发达,高楼大厦林立,商业繁荣,拥有多个大型商场和商业街,满足着居民和周边乡镇群众的日常购物需求。同时,凤城也保留着不少历史遗迹,如一些古老的民居和庙宇,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开栅镇
开栅镇地处文水县北中部,东靠汾河,与祁县相望,西依吕梁山。全镇总面积108.7平方千米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是文水县重要的生态屏障。开栅镇以沙棘产业闻名,漫山遍野的沙棘林不仅为当地增添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地的沙棘加工企业将沙棘制成沙棘汁、沙棘果脯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开栅镇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一些自然风光秀丽的山谷和溪流,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南庄镇
南庄镇位于文水县东北部,区域总面积36.8平方千米 。它是文水县的农业大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这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同时,南庄的养殖业也较为发达,以生猪、羊等养殖为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镇内有多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流通顺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安镇
南安镇地处文水县最北端,区域总面积71.3平方千米 。南安镇是文水县的水果之乡,尤其是葡萄种植远近闻名。这里的葡萄品种多样,有巨峰、玫瑰香等,口感鲜美,含糖量高。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园里果香四溢,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南安镇还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有一些葡萄酒酿造企业,将当地的葡萄资源转化为更具附加值的产品。
刘胡兰镇
刘胡兰镇位于文水县东部,区域总面积109.4平方千米 。它因革命英雄刘胡兰而得名,是全国闻名的红色小镇。镇内的刘胡兰纪念馆庄严肃穆,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缅怀先烈。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刘胡兰镇还是文水县的肉牛产业专业镇,肉牛养殖规模大,养殖技术先进,形成了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下曲镇
下曲镇为文水县历史四大镇之一,也是最大的农业乡镇,位于文水县境东部,区域总面积94.8平方千米 。这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汾河西干渠东西横贯,斗毛农渠纵横成网,全部耕地均可引汾河水灌溉。主要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兼有果蔬、杂粮种植。下曲镇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效率较高。同时,镇内的农产品加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如粮食加工、果蔬保鲜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孝义镇
孝义镇地处文水县西南部,区域总面积78.7平方千米 。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为主。孝义镇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引进了许多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孝义镇还有一些小型的工业企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建材生产为主,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西城乡
西城乡位于文水县东北部,距文水县城约13千米,区域总面积33.78平方千米 。1949年,西城乡境域分属文水县第四区、第五区,1984年4月,由西城公社改为西城乡。截至2020年6月,西城乡下辖7个行政村 。这里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7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15人 。西城乡的工业以制造业和建材业为主,有一些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同时,西城乡的农业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如中药材种植和家禽养殖等。
南武乡
南武乡地处文水县东南部,区域总面积36.5平方千米 。它是文水县的农业乡镇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南武乡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齐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此外,南武乡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一些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景点,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北张乡
北张乡位于文水县东南部,区域总面积34.7平方千米 。这里以种植蔬菜和水果为主,是文水县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北张乡的蔬菜种植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温室大棚种植,实现了蔬菜的四季供应。同时,北张乡还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一些优质的蔬菜和水果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马西乡
马西乡地处文水县西部山区,区域总面积54.7平方千米 。这里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森林资源丰富。马西乡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山上种植着大量的松树、柏树等树木,同时还有一些天然牧场,适合牛羊养殖。马西乡的自然风光优美,有一些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景点,如瀑布、峡谷等,吸引着喜欢户外运动和生态旅游的游客。
西槽头乡
西槽头乡位于文水县西南部,区域总面积24.5平方千米 。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西槽头乡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产业,如花卉种植和中药材种植等。同时,西槽头乡还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水电等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千年传承:文水的历史与文化脉络
文水县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西峪口一带狩猎采集、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县地为平陵邑;战国时,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属赵国,为大陵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大陵县,属太原郡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徙寿阳县三千户居大陵城南十里,改大陵县为寿阳县,后人因县城在寿阳之西,故又称西寿阳县,属太原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因县内有文谷水,更名文水县,属并州 。武则天称帝后,唐天授元年(690年),文水县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文水县,属太原府 。此后,历经朝代更迭,文水县的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虽有变化,但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水孕育出众多杰出人物。千古女皇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突破传统女性的束缚,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果敢的决策力,登上权力的巅峰,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对唐朝乃至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革命英雄刘胡兰,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威胁,坚守信仰,宁死不屈,展现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爱国情怀,成为全国人民敬仰的英雄 。佛教净土宗创始人道绰,他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对佛教教义进行深入阐释和弘扬,使得净土宗在佛教界占据重要地位 。宋代名将狄青,一生征战沙场,勇猛善战,为北宋的边疆稳定立下赫赫战功 。元朝宰相梁锦阳,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贡献力量 。人民作家孙谦,作为新中国电影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当代文学山药蛋派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扎根于农村生活,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
自然人文交融:文水的必游景点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刘胡兰镇云周西村,是为纪念革命英雄刘胡兰而建。纪念馆建筑庄严肃穆,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馆内陈列着与刘胡兰相关的文物和史料,通过实物、图片、雕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刘胡兰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胡兰的雕像,她目光坚定,神情从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馆内的展厅分为多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刘胡兰的成长经历、革命事迹以及她所代表的“胡兰精神”。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胡兰精神”也在这里代代传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