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最新章节。

一、区域概况

加格达奇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南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124°26′、北纬50°09′—50°35′,南、西两面与鄂伦春自治旗相邻,东、北两面与松岭区接壤。区域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是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及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承担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枢纽的核心功能。截至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12.9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同时聚居着回、满、鄂伦春、蒙古等29个少数民族。

二、历史沿革

加格达奇原名“加格达气”,为鄂伦春语,意为“有樟子松的地方”。考古证据显示,旧石器时代晚期便有人类在此活动。先秦时期,此地属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秦汉至魏晋,先后为匈奴、鲜卑等部族势力范围;隋唐时期,纳入河北道幽州都督府羁縻管辖;宋元明清时期,归属几经变迁,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归奴儿干都司,清代初期为鄂伦春族游牧地。

1960年,鄂伦春自治旗在加格达奇设立建镇办事处;1964年,加格达奇划归黑龙江省代管,用于开发大兴安岭林业资源;1970年,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成为大兴安岭特区首府;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区定为县级区建制。

三、乡镇与街道详情

(一)乡镇

加北乡

位于加格达奇区北部、甘河北岸,距城区约5公里,总面积1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公顷,下辖加北村、五一村等4个村民委员会。该乡是加格达奇区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以种植马铃薯、油豆角、小麦为主,马铃薯产业已形成科研繁育、生产、销售一体化体系。乡内居民多为汉族,部分为早年林业建设者后代,保留冬季杀年猪、春节贴春联、元宵节挂灯笼等东北农村传统习俗。加格达奇河与额尔格奇河流经乡域,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也孕育了丰富渔业资源,村民闲暇时常到河边垂钓。

白桦乡

地处加格达奇区东南部,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下辖白桦村、加南村等4个村民委员会,乡政府驻地距城区约10公里。该乡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林地与耕地交错分布,农业以特色种植与畜禽养殖为核心,同时发展山野菜采摘、林下种植等副业。乡内居住着汉、蒙古、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甘河流经乡域南部,是村民生产生活重要水源,当地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冬季采用火墙取暖。

东山镇

位于加格达奇区东部,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下辖东山社区、幸福村等3个村(社区),镇域内山地占比大,森林覆盖率超70%。该镇兼具城乡特征,部分区域紧邻城区,以商贸服务与近郊农业为主,偏远区域则以林业相关产业与特色养殖为支撑。幸福小河、五岔沟等河流贯穿镇域,东山观景台是俯瞰城区与山林风光的绝佳地点。

长虹镇

地处加格达奇区西部,总面积约420平方公里,下辖长虹社区、跃进村等3个村(社区),加格达奇河西小河与甘河流经镇域。该镇早期以木材加工为主,如今已发展为集绿色食品加工、仓储物流、特色种植于一体的综合型乡镇,交通便捷,紧邻加格达奇机场与铁路枢纽,跃进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与食用菌培育中心颇具规模。

(二)街道

加格达奇区下辖卫东、红旗、曙光、光明4个街道,集中分布在城区核心区域。卫东街道与红旗街道为行政办公集中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等主要机构坐落于此;曙光街道与光明街道以商贸服务与居民生活为主,集中了大型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光明街道负责辖区内甘河河段与多条小河的管护,通过社区河长制度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四、历史人物与近代人物

(一)历史人物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先祖拓跋鲜卑部曾在大兴安岭地区(含加格达奇周边)生活繁衍。公元443年,拓跋焘派遣官员前往鲜卑祖居地(今嘎仙洞,距加格达奇市区约100公里)祭祀,并刻石留文,碑文记载了鲜卑族的起源与迁徙历程,成为研究北方民族历史的珍贵实证。

鄂伦春族狩猎领袖(佚名)

明清时期,加格达奇周边的鄂伦春族部落中,多位狩猎领袖虽无确切姓名记载,但其事迹在民族口述史中广为流传。他们精通狩猎技艺,带领族人抵御外来侵扰,制定狩猎分配与山林保护规则,强调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可持续生存理念深刻影响了鄂伦春族文化。

(二)近代人物

林区开发建设者群体

20世纪60年代起,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从全国各地奔赴加格达奇,参与大兴安岭林业开发与城镇建设。他们在极寒气候下搭建房屋、修建道路、采伐木材,创下冬季野外作业多项纪录,发明的高寒地区作业技术解决了诸多难题,留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林区精神。

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人

近代以来,多位鄂伦春族传承人致力于民族文化保护,熟练掌握桦皮制作、兽皮缝制、民族歌舞等技艺,通过口传心授与民俗展示活动,让濒临失传的文化得以延续。

五、历史遗址

(一)天台山岩画遗址

位于天台山景区内,距加格达奇市中心22公里,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以天地膜拜为主题的岩画遗址,创作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岩画绘制在天然岩石表面,内容包含祭天场景、动物图案,反映了远古先民的宗教信仰与生产生活状态。目前已采取严格保护措施,游客可在指定区域观赏。

(二)嘎仙洞遗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