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数字共生的信息屋檐(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时空测谎师:双生迷局》最新章节。
288.1 社区数字屋檐的搭建现场
林深站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大厅里,瞅着墙上那块刚挂好的巨型触控屏。沈砚舟的全息影像从屏幕里钻出来,虚拟T恤上印着"数字管家",手里举着个会转圈的二维码模型。
"老林,咱这'数字屋檐'今儿算正式支起来了。"沈砚舟把模型往空中一抛,屏幕上立刻弹出社区地图,"以后缴物业费、约共享厨房、找邻居换鸡蛋,扫这个码全能干,比你翻电话簿快十倍。"
林深伸手在屏幕上划了划,弹出个"邻里互助"界面:"这咋跟菜市场似的?"上面密密麻麻的消息——"求借个电钻,下午用,用两斤草莓换"(3栋小王);"谁会修智能马桶?我教他孩子弹吉他"(5栋李姐);"出闲置儿童车,八成新,可换绘本"(刘奶奶)。
正说着,张大爷举着个老年机凑过来:"小林,我这按键手机能连不?上次社区发的智能手环,到现在还不知道咋看步数。"
沈砚舟的影像立刻缩小成手机屏幕大小:"您看,按这个绿色按键三秒,就能收到语音播报。"他模拟起机械音,"张大爷您好,您今日已走2380步,距离目标还差2620步——刘奶奶在小广场等您跳广场舞呢。"
张大爷笑得胡子翘起来:"这玩意儿比我家小子强,他教我用智能手机,光密码就设了三个,记不住还骂我老糊涂。"
大厅角落突然吵起来,哈桑举着手机跟管理员比划:"我想在共享市集挂个预售信息,咋总提示'格式错误'?"管理员刚要上前,林深的女儿举着个卡通贴纸跑过去:"哈桑叔叔,贴这个'市集小助手'标签,AI会帮你改格式!"
沈砚舟调出个数据面板:"你看,这系统自带'多语言翻译',阿拉伯语输进去,自动转成中文排版。上周李姐用它跟东京社区的朋友换了茶道用具,俩人连视频都不用开,全靠系统传图沟通。"
林深突然指着屏幕上的红色感叹号:"这啥意思?跟警报似的。"
"是'紧急通知'标签。"管理员解释道,"昨天6栋水管爆了,物业发了抢修通知,系统自动给家里有老人的住户打了语音电话,还给聋哑人发了手语视频——陈叔他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正说着,屏幕突然弹出条通知:"社区数字课堂开课啦!今晚7点教老年人用打车软件,讲师是留学生莉莉,学完可领5社区币。"张大爷拽着林深就走:"走,咱也去学学,总不能让丫头片子比下去。"
288.2 信息过滤的智能筛子
林深坐在社区"信息驿站"的电脑前,看着屏幕上自动分类的消息。沈砚舟的全息影像趴在个漏斗模型上,虚拟衬衫上印着"谣言粉碎机",手里捏着个带磁铁的镊子。
"老林你看这过滤系统。"沈砚舟用镊子夹起条消息,"这条'吃香蕉能治高血压',系统自动标了'待验证',下面还附了社区医生的点评入口。"
林深指着条闪烁的红色消息:"这咋还带警报声?"
"有人发'超市明天关门'的谣言。"沈砚舟调出个溯源图,"系统顺着IP查到是2栋的小年轻发的,他说是听楼下超市老板娘说的——结果老板娘是说'明天盘点,下午五点关门',被他掐头去尾传成这样。"
管理员拿着个大喇叭走进来:"刚跟超市确认了,正常营业到五点,我把老板娘的视频发上去了。"她指着屏幕上的"真相标签","现在谁点这条消息,先弹真相视频,再显示谣言传播链,跟破案似的。"
这时刘奶奶拿着张宣传单进来:"小林你看,这'免费体检'的广告靠谱不?说能治百病呢。"
林深刚要说话,系统突然弹出提示:"经核查,该机构无行医资质,已被列入社区黑名单——类似骗局上周在8栋出现过,点击查看详情。"
刘奶奶拍着胸口:"多亏你这筛子,上次我邻居就差点被骗去买保健品,说能治糖尿病。"
沈砚舟的影像飘到空中:"现在咱社区有'信息陪审员'。"他调出个名单,"张大爷懂花鸟虫鱼,负责审核宠物医疗信息;王医生管健康类谣言;连哈桑都成了'国际信息员',帮着辨别外国来的诈骗信息。"
林深突然想起无障碍中心的朋友:"能给视障居民搞个语音版的谣言库不?"
"早弄了!"管理员递过来个录音笔,"这里面存着最近的谣言案例,按一下就播,上周王大爷听了,还在盲人活动中心当起了'防骗讲师'。"
正说着,屏幕上的"紧急求助"灯亮了——7栋的独居老人发消息说"家里没米了",系统自动匹配到最近的超市和志愿者。管理员刚要派单,张大爷举着手喊:"我去!我刚学了用社区APP下单,正好试试手,就当给老人送教上门了。"
288.3 数字扫盲的互助课堂
林深蹲在社区学堂的讲台上,看着底下坐满的老年人。沈砚舟的全息影像站在投影仪上,虚拟T恤上印着"数字师徒",手里举着个分解开的智能手机模型。
"老林你看,今儿这课满员了。"沈砚舟指着第一排的刘奶奶,"她昨天特意跟孙子借了智能手机,说要学发朋友圈——孙子教她三遍没学会,急得直哭。"
林深刚拿起教具,张大爷就举手:"小林,我就想知道咋把照片传到电视上,孙子总说我笨,说'投屏'俩字很难吗?"
"不难不难。"林深举起个简易流程图,"您看,就三步:手机连WiFi,点开照片,点这个像电视的图标——上周我教我妈,她现在天天给广场舞队投屏放音乐。"
讲台下突然传来争执声——陈叔用手语比划着什么,旁边的志愿者小李急得脸通红。沈砚舟的影像赶紧飘过去:"陈叔是说,他想给远在外地的儿子发手语视频,不知道咋弄。"
小李恍然大悟,调出个手语教学视频:"您看这个APP,点这个摄像头图标,就能录手语,还能自动转文字,儿子那边点播放,就能看见您的动作了。"
学堂的门被推开,哈桑的妻子抱着台平板电脑进来:"能加个班不?我想学制图软件,哈桑说要在网上卖他做的木雕,我得帮他画图纸。"
立刻有个戴眼镜的小伙举手:"我教您!我是学设计的,正好想跟哈桑学做木雕,咱换着教?"
沈砚舟调出个"数字师徒榜":"你看这榜单,小王教了8个老人用打车软件,攒了40社区币;刘奶奶学会发朋友圈后,帮5个邻居做了电子相册,换了三斤鸡蛋。"
林深看着陈叔用新学的方法录了段手语,发给儿子后笑得合不拢嘴,突然想起什么:"能不能搞个'应急数字卡'?老人出门忘带手机,别人扫卡上的码,就能联系到家属。"
志愿者立刻掏出个样品:"早做了!您看这个,正面是老人照片和紧急联系人,背面有健康信息,上周李大爷在菜市场晕倒,就是有人扫这卡联系上他儿子的。"
288.4 网络空间的邻里公约
林深站在社区"数字议事厅"的虚拟空间里,看着周围漂浮的全息头像。沈砚舟的全息影像坐在个虚拟沙发上,虚拟T恤上印着"公约守护者",手里捧着本会发光的电子公约。
"老林你看,今儿这会开得热闹。"沈砚舟指着个举着手的头像,"张大爷正提议'晚上十点后不准在群里发语音',说上次半夜被广场舞队的通知吵醒,血压都高了。"
林深看着自己的虚拟手:"这玩意儿比线下开会方便,我刚在共享厨房蒸馒头,戴着VR眼镜就进来了。"
虚拟空间中央弹出份公约草案,上面的条款正在被逐条修改。"这条'不准在群里发未经核实的求助信息',是上周王阿姨提议加的。"沈砚舟指着修订记录,"她上次转发'谁家孩子丢了'的消息,结果是三年前的旧闻,害得好多人白帮忙。"
虚拟门被推开,哈桑的虚拟头像挤进来,手里举着个翻译器:"我建议加一条:发美食照片必须附菜谱,上次刘奶奶发的红烧排骨,我问了三天才告诉我放八角还是桂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