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灰烬余温(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乾元盛世系统》最新章节。
乾清宫西暖阁内,那缕穿透厚重铅云、短暂带来一丝暖意的冬日阳光,终究没能持续太久。铅灰色的云层如同被无形巨手重新聚拢,沉沉地压向紫禁城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将片刻的暖意彻底吞噬。空气中残留着浓重的药味,混合着来自山东“天子薯”推广初显成效奏报所带来的生机余韵,形成一种奇异的、混杂着希望与沉重压迫的气息,几乎令人窒息。
赵琰端坐于宽大的紫檀木御案之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枚温润的萧氏虎符玉佩。玉佩内蕴的微弱暖流,如同遥远而顽强的心跳,规律地搏动着,与脑海中那行刚刚浮现不久、金光流转的字符【国运值:+0.1】交相呼应。
归零了。
那勒紧了帝国咽喉、也时刻悬于他头顶、仿佛下一秒就要坠落的负国运绞索,终于被来自田间地头的“活命根”和初显锋芒的新政合力挣断。生存的基准线,跨过去了。这本该是值得长舒一口气的时刻,然而赵琰的脸上却寻不到半分轻松,只有更深沉的凝重。
【系统:中级科技兑换列表已激活。】
意识深处,一片浩瀚如星海的图卷无声铺展。每一项技术的名称都闪烁着远超时代认知的冰冷光芒,其下标注着改变国运的昂贵价码:
* 【高炉炼钢法(初级)】:需国运值5点。
* 【燧发枪技术图纸(简化版)】:需国运值4点。
* 【基础蒸汽机原理及模型图】:需国运值8点。
* 【基础防疫卫生条例(优化版)】:需国运值2点。
* 【高效选矿法(初级)】:需国运值3点。
……
墨衡那张苍白却燃烧着近乎疯狂执念的面孔,瞬间在赵琰眼前闪过。他那双深陷的眼窝里,仿佛跳跃着永不熄灭的火焰,死死地、贪婪地锁定在“高炉炼钢法”那五个字上。那是他实现毕生格物野望、为大胤帝国锻造真正钢铁脊梁的基石!5点国运值……赵琰的目光在令人目眩神迷的列表上逡巡,最终如同被磁石吸引,牢牢钉在“高炉炼钢法”之上。兑换的意念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系统警告:国运归零仅为生存基准线!王朝隐患犹存!张廷玉集团(威胁度:高)、靖王赵睿(威胁度:极高)、墨衡生命危机(倒计时:60时辰)、王承恩生命危机(倒计时:<15时辰)、财政基础薄弱、军备松弛、灾后重建压力巨大……】
【建议:国运值积累尚浅,请谨慎评估优先级!】
冰冷的提示如同兜头浇下的三九寒泉,瞬间冻结了赵琰心中刚刚升腾起的热切。归零,仅仅意味着暂时摆脱了即刻坠入万劫不复深渊的厄运,远非可以高枕无忧。王承恩与墨衡的生命沙漏仍在无情地流逝着沙粒,张廷玉庞大的阴影依旧蛰伏在朝堂的每一个角落,而那个被系统标注为鲜红刺目的“极高”威胁——靖王赵睿……赵琰的指尖在玉佩上猛地收紧,骨节微微泛白。他强行压下了那股几乎要破体而出的兑换冲动。5点国运值,几乎是当前全部的家当!一旦兑换,若再遇变故,将毫无缓冲余地,如同在悬崖边行走,再无退路。
“陛下,”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那特有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紧绷的声音在殿门外响起,“内阁首辅张廷玉、户部尚书李岩、工部尚书……求见。言有……紧急国务禀奏。”他刻意省略了“祥瑞”二字,显然也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
紧急国务?赵琰眉峰微不可察地一挑。红薯带来的“天子薯”祥瑞余波尚未平息,张廷玉此时率领户部、工部重臣联袂而来,所为何事?是灾后重建的烂摊子,还是……他心中警铃无声大作。“宣。”
沉重的殿门被无声推开,张廷玉为首,一行人鱼贯而入。老首辅今日气色竟颇为红润,步履沉稳有力,全然不见前几日在红薯事件中的阴沉与挫败。他手持一份厚实的奏本,率先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带着恰到好处的凝重与一丝沉痛:“臣等恭请圣安!启奏陛下,赈灾后续诸事,千头万绪,尤以……善后清查及重建拨款,最为棘手!”
户部尚书李岩紧随其后,这位以清正刚直着称的臣子,此刻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愤怒与疲惫:“陛下!山东、河南、直隶三地灾情虽因‘天子薯’得以缓解,然赈灾过程中,贪渎横行,令人发指!臣奉旨彻查,仅初步统计,被各级官吏、胥吏乃至部分军中蛀虫层层盘剥、侵吞、挪用的赈灾钱粮,折合白银已逾一百五十万两之巨!此乃国蠹!民贼!”他声音激越,将奏本高高举起。
赵琰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刀。一百五十万两!这相当于大胤国库近一年的常规岁入!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声音听不出喜怒:“详细奏来。”
李岩展开奏本,语速极快却又字字清晰:“经查实,原山东布政使刘茂才,伙同其党羽,巧立名目,以‘损耗’、‘脚钱’、‘仓储费’为由,克扣赈灾粮高达三十万石!折银近六十万两!河南都指挥佥事王振,虚报灾民人数,冒领赈银四十万两!直隶通州仓大使及一干胥吏,监守自盗,倒卖仓米十万石,得银二十万两!其余府、州、县,大小官吏涉案者,多达百人!赃银合计已超一百五十万两!此等硕鼠,吸食民脂民膏于国难之际,实乃罪不容诛!请陛下圣裁!”他将奏本递交给冯保,再由冯保呈于御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琰没有立刻去看奏本,冰冷的目光扫过下方众臣。张廷玉垂首肃立,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泥塑的神像,看不出丝毫情绪。工部尚书则是一脸忧色,欲言又止。整个西暖阁的气氛,因李岩的控诉而变得肃杀沉重。
“好,好得很!”赵琰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冰冷的怒意,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朕的银子,朕的粮食,朕用来救命的钱粮,竟成了这些蛀虫的饕餮盛宴!一百五十万两……李岩,你告诉朕,这些银子,现在何处?!”
李岩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无力感:“回陛下……赃银……十不存一!案发之后,或挥霍于秦楼楚馆,或转移藏匿,更有甚者,早已通过隐秘渠道,输送至……输送至某些权贵府邸,踪迹难寻!臣虽竭力追缴,所得……不足二十万两……”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充满了不甘与愤懑。追查的阻力之大,远超想象,无形的网层层叠叠,保护着那些真正的巨蠹。
张廷玉此时终于缓缓抬起头,声音低沉而充满忧虑:“陛下,贪渎之害,甚于天灾!此等蠹虫不除,国无宁日!然,眼下之急,并非仅在于追赃。灾后重建,百废待兴。流民需安置,房屋需重建,堤坝需加固,春耕在即,种子农具亦需朝廷拨付……各处请款奏疏,已堆积如山。户部……”他看了一眼李岩,“已是空空如也,寅吃卯粮。莫说重建,便是维持朝廷各部及九边军镇日常运转,亦捉襟见肘,恐难以为继!”
他这番话,如同在沉重的气氛中又投下一块巨石。追赃固然重要,但现实是,国库已经被蛀空,而迫在眉睫的巨额开支,像一座大山压在所有人头顶。没有钱,一切都无从谈起。重建停滞,流民再生变乱,刚刚因红薯带来的一线生机,顷刻间就会被这巨大的财政黑洞吞噬殆尽!
工部尚书也连忙躬身道:“陛下,张阁老所言极是!河道总督衙门急报,去年洪水冲毁堤坝多处,若不在开春前抢修加固,一旦春汛再至,后果不堪设想!所需银两,至少八十万两!还有工部下属各工坊,为修复被洪水损毁的官道、桥梁,亦需大量物料银钱……”
【系统:财政状态扫描完成。】
【国库存银:约12万两(含李岩追缴部分)】
【月度支出(基础):京官俸禄15万两,九边军饷(最低标准)40万两,皇室用度5万两……合计约70万两】
【灾后重建(最低需求):安置流民30万两,水利抢修80万两,道路桥梁修复50万两,春耕补助20万两……合计约180万两】
【结论:财政赤字:月度约58万两,重建缺口:约168万两!财政崩溃风险:极高!】
【警告:财政崩溃将触发大规模民变及军队哗变,国运值将急剧下降!】
冰冷的数字在赵琰脑海中闪烁,勾勒出一幅令人绝望的图景。钱!巨大的资金缺口像无底的深渊,随时可能将刚刚喘过一口气的帝国彻底吞噬。
“钱……”赵琰缓缓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紫檀木扶手上敲击,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如同催命的鼓点。他目光如电,扫过张廷玉那张看似忧国忧民、实则深不见底的脸,扫过李岩那因愤怒和无力而紧绷的面容,最后落在工部尚书焦灼的双眼上。“户部没钱,工部要钱,河道要钱,天下处处都要钱……张先生,李尚书,你们告诉朕,这钱,该从何处来?”
殿内一片死寂。寒风穿过窗棂的缝隙,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李岩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唯有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其一,请陛下下旨,严令涉案官员及其背后关联者,限期追缴赃银,逾期不缴者,抄家没产!此乃追回损失、以儆效尤之根本!其二,裁撤冗余机构,削减宫中及各部不必要的开支,暂停部分不急之务,共度时艰!其三……其三……”他顿了顿,显然接下来的话极为艰难,“其四,恳请陛下……加征辽饷!虽知此举易惹民怨,然国事艰难,为解燃眉之急,不得不……”
“加税?!”赵琰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打断了李岩的话。他猛地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锋,直刺李岩,“朕刚刚用‘天子薯’为百姓争得一线生机,让无数灾民得以活命!你此刻竟要朕,向他们再加征赋税?!李岩!你这是要朕自毁根基,亲手掐灭这得来不易的火种吗?!”
李岩被这雷霆之怒震得浑身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陛下息怒!臣……臣知此举实乃剜肉补疮,饮鸩止渴!然……然国库空虚至此,百废待兴,臣……臣实在是别无良策!请陛下明鉴!”他的声音充满了痛苦与无奈。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却只能提出加税这种下下之策,对他而言无异于一种耻辱。
张廷玉适时地叹息一声,声音充满了老成谋国的沉重:“陛下,李尚书所言……虽非上策,然亦是老成谋国之言。裁撤冗费、追缴赃款,皆需时日,远水解不了近渴。河道堤防,关乎万千黎民性命,刻不容缓。朝廷运转,九边军心,更是国之根本,一日不可废弛。非常之时,或可行……权宜之计?”他巧妙地避开了“加税”这个敏感词,但意思已然明了,甚至隐隐将压力导向了皇帝——不加税,难道看着堤坝垮塌、军队哗变?
权宜之计?赵琰心中冷笑。这所谓的权宜之计,就是继续往早已不堪重负的百姓身上压榨最后一滴血汗!他目光扫过下方众臣,除了李岩的无奈和张廷玉的老谋深算,其他几位大臣也多是眼观鼻鼻观心,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并无更好的办法,或者说,不敢有。
【系统:扫描到张廷玉微表情分析——提议加税深层意图:1. 转移因赈灾贪腐引发的对内阁监管不力的指责;2. 试探皇帝对“祖制”(户部掌控财权)的态度;3. 若加税引发民怨,可归咎于皇帝决策。】
【扫描到李岩情绪波动:忠诚度85(稳定),但信念动摇(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状态:极度焦虑。】
【扫描到工部尚书深层需求:急需资金确保河道工程,避免因失职获罪。】
冰冷的分析印证了赵琰的判断。张廷玉这老狐狸,是在祸水东引!而李岩,这位清正却缺乏变通的能臣,已被逼到了墙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