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血诏逼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乾元盛世系统》最新章节。

玉玺砸在宫砖上的闷响惊飞了檐角的铜铃。

周廷儒站在慈宁宫前的汉白玉台阶上,眯眼看着小太监手忙脚乱地捡拾传国玉玺。那方缺角的和田玉此刻沾满泥污,尤其右上角那道新添的裂纹,在晨光中像道狰狞的伤口。

\"老祖宗...\"司礼监掌印太监刘保佝偻着腰凑过来,枯瘦的手指指向宫门外,\"刚得的消息,陛下在城南用玉玺砸开了隔离墙...\"

\"咱家耳朵还没聋。\"周廷儒拂袖扫开飘到眼前的柳絮。那些轻飘飘的白絮让他想起隔离区焚烧尸体时的烟灰,听说昨日就烧了四百多具,其中三分之一是孩童。

刘保的喉结滚动了几下:\"内阁已经炸了锅,杨大人当场呕血,说...说这是自毁国器...\"

\"杨嗣昌?\"周廷儒突然笑了,露出保养得当的牙齿,\"他倒是忠心。\"尾音陡然转冷,\"可惜忠错了对象。\"

慈宁宫的朱漆大门突然洞开,十六名着素色比甲的宫女鱼贯而出。周廷儒整了整蟒袍衣襟,瞥见最后出来的老嬷嬷手里捧着个鎏金托盘——上面躺着道明黄卷轴,边缘隐约透着暗红。

\"太后懿旨。\"老嬷嬷的声音像钝刀刮过青石,\"宣周先生并五位阁老,慈宁宫议事。\"

周廷儒的指尖在袖中微微发颤。他认得那托盘边缘的暗红是什么——三年前先帝驾崩当夜,太后就是用这个托盘盛着鸩酒赐死了丽妃。当时溅出的酒液染红了盘底,怎么擦都留痕迹。

\"老臣...\"他刚要跪下接旨,宫墙外突然传来潮水般的喧哗。那声浪越来越近,隐约能分辨出\"清君侧正朝纲\"之类的字眼。周廷儒唇角微不可察地扬起——比他预计的早了两刻钟。

刘保脸色煞白:\"是...是晋王带宗室跪宫来了!\"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沉重的端门被撞得哐当作响。透过门缝能看到黑压压的冠冕,最前排几个白发亲王已经解下玉带挂在宫门上——这是大胤宗室死谏的礼仪。

\"先生快看!\"刘保突然拽住周廷儒的袖子。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南面的天空不知何时漫起诡异的紫烟,正是冯远约定的信号。

周廷儒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个锦囊塞给老嬷嬷:\"烦请转呈太后,就说老臣在午门候着。\"转身时蟒袍带起一阵风,露出腰间若隐若现的明黄缎带——那是只有顾命大臣才能佩戴的\"托孤绫\"。

......

慈宁宫里的冰鉴冒着丝丝白气,却驱不散凝滞的血腥味。

太后斜倚在缠枝牡丹榻上,染着蔻丹的指甲轻轻敲击鎏金托盘。她今年不过四十出头,眼角却已爬上细密的纹路。这些纹路在她凝视锦囊里的物件时突然变得深刻——那是半块墨玉虎符,边缘还带着新鲜的断茬。

\"晋王到哪了?\"太后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

老嬷嬷跪着往前蹭了两步:\"回主子,已经过了金水桥...捧着...捧着...\"她突然卡壳似的低下头。

\"捧着先帝血诏是吧?\"太后冷笑一声,从托盘下抽出那道明黄卷轴展开。素白的绢帛上,暗红字迹如蜈蚣般爬满右半幅——\"朕若大行,琰哥儿需以江山为重,若狂悖失德,可请太后会宗室另择贤明...\"

字迹确实是先帝的,但周廷儒不知道的是,这道诏书原本还有左半幅。太后涂着丹蔻的指甲划过自己袖中暗袋——那里藏着另外半幅,上面是先帝临终前颤抖着补上的\"然琰哥儿性烈,诸卿当以辅佐为要,不可...\"

\"主子!\"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扑进来,\"晋王他们撞开端门了!羽林军...羽林军没拦!\"

太后猛地攥紧绢帛。她当然知道为什么羽林军不拦——三日前赵琰调走了最精锐的三大营去城南防疫,留在宫里的尽是些老弱残兵。

\"更衣。\"太后突然起身,珠钗在剧烈动作中叮当作响,\"去请郑贵妃带着十五皇子过来。\"她顿了顿,声音突然轻柔得可怕,\"记得带上那套杏黄色的团龙袍。\"

老嬷嬷浑身一抖——十五皇子今年才六岁,那套杏黄袍子是东宫制式。

当太后换上正式朝服时,外面的声浪已经近得能听清内容。晋王苍老的声音正在宣读所谓的\"血诏\",其间夹杂着杨嗣昌嘶哑的争辩。突然一声瓷器碎裂的脆响,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是时候了。\"太后抚平朝服上最后一道褶皱,从妆奁底层取出个拇指大的瓷瓶,\"告诉周先生,哀家准他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