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新书发布会的星芒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冷学姐收留了我破碎的青春》最新章节。
商场中央空调奋力运转的嗡鸣声,被另一种更为嘈杂的热浪彻底淹没。签售台前蜿蜒的长队,像一条不知疲倦的河,流淌过整个中庭,甚至溢出玻璃大门,盘踞在夏日午后灼人的广场边缘。空气里弥漫着新书的油墨气息、人群蒸腾的汗味,还有那种近乎燃烧的期待。
曹峰坐在长桌后,低头,签字笔在指尖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又一本崭新的十周年纪念版《银河车站》被双手捧到他面前。
“谢谢曹老师!我、我超爱这本书!看了十几遍!”一个脸颊带着雀斑的女孩激动得语无伦次。
曹峰抬眼,回以一个温和的微笑,习惯性地将书翻开至扉页。笔尖落下,流畅地签下名字。就在收笔的刹那,那点深植于肌肉记忆的本能悄然发动。笔尖在纸面上极其轻微地一顿,然后,一个精细到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型北极星符号,便悄然出现在签名旁不起眼的角落。
“曹老师!”女孩迫不及待地接过书,几乎是同时就翻开了扉页。她的目光瞬间锁定了那个微小的标记,眼睛骤然亮起,如同被点亮的星辰,“真的是它!和十年前的老版本一模一样!”
她的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抚过那个几乎融入纸张纹理的符号:“就是这个暗号!只有老读者才懂的暗号!”
曹峰唇角的笑意加深了几分,带着一丝心照不宣的温暖。他竖起食指,轻轻抵在自己唇边,声音压得低低的,如同分享一个只属于他们之间的秘密:“嘘——保密。”
女孩立刻用力点头,紧紧将书抱在胸前,脸上是藏不住的巨大欢喜,心满意足地汇入离去的人流。
签售有条不紊地推进。汗水微微浸湿了曹峰衬衫的后背,手腕也开始有些发酸。队伍终于短下去一截,轮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蓝白校服的瘦高男生。他看起来有些局促,双手郑重地捧着一本书,小心翼翼地放在曹峰面前。
那本书的封面早已褪去了鲜艳,纸张泛着陈旧的黄,边角磨得起了毛边,书脊更是被无数次的翻阅撑得有些松动,几乎要散架。这是一本十年前初版的《银河车站》。
“曹老师,”男生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紧张,“能……能麻烦您补个签名吗?”他顿了顿,眼神里充满恳切,“这是我妈妈的。她说……她说她当年是您第一批读者,参加第一次签售会时,书里就有这个。”
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翻开那同样泛黄的扉页。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又缓慢流淌。纸张脆弱得仿佛一触即碎。在曹峰熟悉的签名旁,一个早已褪色、边缘模糊的北极星符号,如同一个沉睡的印记,安静地躺在那里。颜色极淡,却固执地存在着。
曹峰的笔尖悬停在签名簿上方,时间仿佛被骤然拉长、凝固。那个褪色的符号像一个无声的旋涡,瞬间将他卷回十年前那个同样闷热却异常空旷的下午。那间小小的、光线暗淡的社区书店里,空气似乎都凝滞不动,只有旧书特有的尘埃气息在鼻尖萦绕。台下,稀稀拉拉坐了不到十个人,空旷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那天下午,只坐了不到十个人。可就在那寥寥的身影中……
他的目光,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猝然抬起,越过攒动的人头,精准地投向会场侧方一根支撑着巨大广告牌的立柱。那里光线略暗,形成一个天然的、不易被察觉的角落。
就在那立柱投下的浅灰色阴影里,一个身影静静地倚靠着。她穿着一件柔软的米白色针织开衫,长发随意地在脑后挽成一个松散的髻,几缕碎发慵懒地垂在颈侧。她正低头,专注地翻看着手中那本崭新的十周年纪念版。从远处看,她就像任何一个普通的、沉浸于书中的读者,安静地退在人群之外。
然而,曹峰的目光却像被磁石吸住一般,牢牢锁在她的左手上。那只握着书页的、纤细的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素雅的铂金戒指。戒圈内侧,镌刻着只有他们才懂的数字密码——“42+1”。那是他亲手设计的,象征着他们独一无二的联系。
仿佛是某种超越物理距离的心电感应,就在曹峰凝视的瞬间,她蓦地抬起了头。目光穿越喧嚣的人群,直直地迎上他。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没有丝毫意外,只有一种沉淀已久的、温柔的默契。她甚至俏皮地冲他眨了眨眼,嘴角弯起一个只有他才读得懂的小小弧度。
接着,她动作极其自然地,却又带着点小小的狡黠,悄悄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新书,翻到扉页,将那页展示给他看——
洁白的纸张上,除了出版社统一的印刷体书名和作者名,在下方靠近书脊的角落,清晰地写着一行娟秀的手写小字:
“2013.6.5,第一个买到这本书的人。”
曹峰的心,像是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攥了一下,又缓缓松开。那个日期,那个身份,无声地宣告着一段漫长时光的起点。他垂下眼帘,努力将翻涌的情绪压回心底,重新看向面前等待的男生,笔尖终于落在那本旧书的扉页上,在褪色的北极星旁,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谢谢你妈妈。”他的声音比刚才更加温和,带着一种穿越时光的郑重。
男孩惊喜地接过书,连声道谢,珍惜地抱着它离开了。
签售会终于接近尾声。商场广播里流淌着舒缓的结束音乐,工作人员开始麻利地收拾签名台、搬走易拉宝。鼎沸的人声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种奇异的、带着余温的空旷感。
曹峰几乎是立刻站起身,穿过正在收拾的零乱场地,大步走向会场侧方那根立柱。他迫切地想抓住那个角落里的身影,想确认刚才那短暂交汇的目光不是疲惫下的幻觉。
然而,立柱旁已经空空如也。
只有一本摊开的书,安静地躺在冰冷的瓷砖地面上。仿佛它的主人只是暂时离开,很快就会回来拾起它。
曹峰的心猛地一沉,快步上前,弯腰将那本书拾起。正是那本十周年纪念版。书页自然地摊开着,停留在扉页。
他目光落在上面,呼吸瞬间停滞。
扉页上,除了那行他熟悉的“2013.6.5,第一个买到这本书的人”手写小字,此刻,在它的下方,多出了一个东西。
一个清晰、新鲜、用铅笔刚刚画下的微型北极星符号。铅笔的灰色线条,带着一种随性却又笃定的力量。
而在那个小小的北极星旁边,用同一支铅笔,写着一行同样清晰、却足以颠覆十年认知的小字:
“当年那个符号,其实是我先画的。”
铅笔的笔迹纤细却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小小的子弹,精准地击中曹峰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
十年了。整整十年。他签过无数本《银河车站》,在每一本的扉页,都固执地、下意识地画下那个小小的北极星符号。他一直以为那是自己作为作者,在某个灵感迸发的瞬间,为书中主角创造的独特印记,一个与读者心照不宣的暗号。
直到此刻。
眼前这行铅笔字,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将他强行拉回那个遥远而清晰的起点——2013年6月5日,那间光线不足、弥漫着旧书尘埃气味的社区书店。
那天,他坐在一张简陋的长桌后,面对空旷得令人心头发涩的场地。工作人员脸上带着职业性的鼓励,却掩不住一丝尴尬。时间在沉默和偶尔的翻书声中缓慢爬行。
终于,一个身影出现在书店门口。逆着光,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到纤细的身形轮廓。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脸上戴着一个干净的浅蓝色医用口罩,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带着几分初来乍到的怯意和好奇。
她径直走向摆放着《银河车站》的书架,几乎没有犹豫,拿起一本,然后走向收银台。付款的时候,她微微侧着身,似乎有些紧张,飞快地从随身的小包里摸出一支细细的铅笔。趁着收银员低头找零的短暂几秒,她极其迅速地翻开书的扉页,在那片空白处,飞快地、小心翼翼地画下了一个小小的、略显稚拙的五角星符号。画完,她立刻合上书页,紧紧攥在手里,像藏起一个秘密。
轮到曹峰签名时,他接过那本还带着女孩体温的书。翻开扉页,目光习惯性地扫过纸张,寻找着落笔的位置。然后,他看到了那个小星星。
它画在靠近书脊的地方,线条有些歪斜,用力不均,显然画得匆忙而紧张。在曹峰当时的认知里,这要么是印刷厂极不可能出现的瑕疵,要么就是哪个调皮读者的无心涂鸦。他没有深究,只是觉得这“瑕疵”破坏了扉页的整洁。
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钢笔,笔尖蘸了蘸墨水,顺着那稚拙铅笔线的走向,极其自然地、流畅地描摹了一遍。原本粗糙的星星,在他的笔下变得工整、圆润,更像一个设计好的图案。他描完,才在旁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书递还给那个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女孩。他甚至没有看清她接过书时,那双眼睛里瞬间亮起的、如同星火被点燃般的光芒。
原来如此。
原来那个贯穿了他十年创作生涯、承载了无数读者猜测与喜爱的北极星符号,并非源于他某个瞬间的灵感迸发。
它的源头,始于一个戴着口罩的陌生女孩,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鼓起勇气偷偷画下的、一个笨拙而隐秘的标记。而他,那个懵懂的新人作者,只是无意间拾起了这颗遗落的星子,误以为是瑕疵,顺手将它描摹得清晰,然后,阴差阳错地将它带进了无数读者的故事里。
这十年间,他每一次落笔描绘这个符号,都以为是在回应某个未知的、心意相通的读者。却从未想过,他每一次落笔,其实都是在回应同一个人。回应那个在起点处,用一颗小星星点亮了漫长旅途第一盏灯的人。
而这个人,竟然就是此刻站在他生命中心位置的——他的妻子,林小满。
曹峰拿着那本书,指尖微微发颤。纸张的触感变得异常真实,那铅笔字迹仿佛带着温度,灼烧着他的指腹。商场里收拾东西的碰撞声、工作人员的交谈声,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遥远而模糊。唯有扉页上那个铅笔画的星星和那行小字,在视野里无限放大,清晰得刺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年。整整十年。这个符号像一个隐秘的线头,串联起无数个签售的瞬间,无数个埋头书写的深夜。他一直以为自己在主动编织着什么,向世界传递着什么。直到此刻,这根线猛地收紧,他才惊觉,自己原来一直是被牵引的那一个。
那颗星星的源头,不在他的笔尖,而在那个戴着口罩、眼神怯生生的女孩手中,在那支偷偷划下的铅笔里。
他描摹的,从来不是瑕疵,而是一颗早已埋下的、等待他发现的种子。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混杂着迟来的顿悟和深深的后怕,猛地冲上心头,瞬间击穿了他维持了整场签售的平静外壳。他几乎是踉跄着后退了一步,脊背重重地撞在冰冷的商场立柱上,坚硬的触感才让他稍稍回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