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迷雾渐散(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梦回古侠》最新章节。

众人一时都陷入了沉默,大厅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大家都在思考着刚才听到的信息,气氛有些凝重,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仿佛有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喘不过气来。

张旭阳看向杨月尧,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说道:“娘,有没有办法把鸢袖儿的通缉告示撤掉啊?她现在被通缉,行动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杨月尧问道:“这通缉告示是谁发布的?”

鸢袖儿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说道:“是城主黄之水。之前我刺杀他失败,他为了抓到我,才发出了这通缉告示。”

杨月尧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要是我主动去提这件事,就等于告诉黄之水袖儿姑娘在我这里。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她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忧虑,那忧虑就像一片乌云,沉甸甸地笼罩在她的心头。

张旭阳握紧拳头,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说道:“娘,我们这次来常州城,就是为了杀黄之水!他害死了我师父、子清师伯、啊锋的师父,还有好多护卫我们的弟兄。他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必须受到惩罚!”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那火焰仿佛能将黄之水烧成灰烬。

杨月尧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道:“你说什么?子清师姐是黄之水杀的?我还以为她是被立言师兄灭派后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的脸上满是震惊的神情,那表情就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难以置信。

张旭阳解释道:“她应该是逃出来了。我们在川梁边境遭遇伏击,是黄之水和杨立言派的人干的。子清师伯为了救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替我挡住了敌人的攻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悲痛和自责,那自责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下一下地割着他的心。

杨月尧听了,心中十分难过,轻轻叹息道:“为娘在这件事上可能帮不了你们太多。子清师姐和你们师父的仇,一定要报,但你们千万要小心行事。黄之水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肯定有自己的势力和防备,你们可不能冲动,别掉进他设的陷阱里。”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看着张旭阳,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紧紧地系在他身上,时刻牵挂着他的安危。 张旭阳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娘,您放心,我们会小心的。杨立言我们都能杀掉,黄之水也绝不可能逃过我们的手掌心!我们一定会让黄家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决心。

杨月尧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满是关切,又接着说道:“如今这局势复杂,袖儿姑娘你就暂且先住在公主府吧。等这几日阳儿和思羽、姝儿成婚后,你随我一道出城,离开常州,这样更为稳妥些。在这公主府中,外面的人不能进来,还有众多护卫,也能保你周全。”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鸢袖儿的手,仿佛在给予她力量和安心。

鸢袖儿听后,感激地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先是落在静姝身上,看着静姝那略带羞涩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接着又转向李思羽,同样看到了她脸上微微泛起的红晕。最后,她把视线移到张旭阳身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说道:“那可要恭喜王爷了呢!一下子能娶两位如花似玉的夫人,真是好福气。” 张旭阳听到这话,顿时感到一阵尴尬。他偷偷地瞄了静姝和思羽二人,只见她们的脸色都因为鸢袖儿的话而害羞地微微泛红。静姝微微低下头,用手轻轻捋了捋耳边的发丝,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娇羞;李思羽则故作镇定,轻咳了一声,可那泛红的脸颊却暴露了她的内心。张旭阳挠了挠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能嘿嘿地笑了两声,试图缓解这有些微妙的气氛。

在巍峨耸立、气势恢宏的梁国皇宫里,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奢华与威严。雕梁画栋的宫殿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古朴典雅。阳光透过那高大明亮的琉璃窗,毫无保留地洒落在光滑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折射出五彩斑斓、耀眼夺目的光芒,将整个宫殿映照得金碧辉煌。 吕顺一路匆匆,脚步略显急促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屋内的布置简约而规整,一张雕花床榻静静地摆在角落,散发着淡淡的木质香气;一张古朴的书桌靠在墙边,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透露出几分文雅之气;几个衣柜整齐地排列着,柜门紧闭,仿佛藏着无数秘密。吕顺走到衣柜前,伸手迅速打开柜门,从中取出那身象征着太监总管身份的华丽服饰。这件服饰上绣满了精美的金线花纹,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服饰,开始仔细穿戴起来。先将上衣平整地穿上,然后仔细整理领口,确保领口的褶皱顺滑整齐,接着又专注地整理袖口,轻轻抚平袖口的每一处折痕。穿戴完毕后,他站在铜镜前,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仪容。铜镜中映出他略显疲惫但依旧庄重的面容,他微微皱眉,抬手捋了捋自己的头发,又整了整帽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迈着沉稳而又带着一丝急切的步伐,朝着皇帝的御书房走去。 沿着宫殿的长廊前行,长廊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他自己的脚步声,“哒哒哒”的声音在长廊中不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这份寂静,却更添了几分幽深之感。吕顺一边走着,一边在心里暗自忐忑。他深知此次带回的消息非同小可,心中不停地揣测着皇帝听到后会有怎样的反应,是雷霆震怒,还是另有打算?这让他的心情愈发紧张,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很快,他来到了御书房门口。门口的侍卫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苍松般站立着。他们见到吕顺,微微点头示意。吕顺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紧张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这才缓缓走进御书房。 御书房内,皇帝正端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看着手中的奏折。他身着华丽无比的龙袍,龙袍上绣着的金龙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头戴皇冠,皇冠上的珠宝璀璨夺目,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皇帝面容威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上位者气息,不怒自威。

吕顺走到书房中央,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双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声音低沉而恭敬地说道:“奴才吕顺,恭请陛下圣安。”他的声音在书房内轻轻回荡,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皇帝缓缓抬起头,目光从手中的奏折上移开,落在吕顺身上,说道:“平身吧,吕顺。你此番回来,任务完成得如何?”皇帝的语气看似平淡,但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期待,仿佛对吕顺的答案早已有所预判,却又急切地想要得到证实。

吕顺连忙起身,向前几步,靠近皇帝,刻意压低声音,谨慎地说道:“陛下,容奴才给您禀报,在常州,奴才偶然撞见张旭阳前往一处民女的住所私会。见此情形,奴才便趁他们不备,在他们饮用的水中悄悄下了迷情药。之后,一切都如计划般发展。待二人喝下迷药后,奴才又安排人手将李思羽引至该处。李思羽一看到二人赤裸躺在床上,顿时气得脸色煞白,当场就吐出一口鲜血,随后便伤心欲绝,黯然离开了。”吕顺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皇帝的表情,眼睛紧紧盯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心中不停地揣摩着皇帝此刻的想法,生怕自己的汇报有任何差错。

皇帝听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愉悦的光芒,大喜道:“吕顺,此事你办得着实不错!”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之情,对吕顺的办事能力显然十分认可。

然而,吕顺听到皇帝的夸奖,脸上却没有丝毫得意之色,反而神色骤变,急忙“扑通”一声再次跪下,额头紧紧贴在地面上,脸上满是惶恐。他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陛下,还请您恕奴才大罪。是奴才办事不力,犯下疏忽之错。”他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身体微微颤抖着,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不安。

皇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事情顺利完成,究竟所犯何罪,你且说来?”

吕顺咽了咽口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微微颤抖着声音继续说道:“原本奴才以为此事已然大功告成,万没想到,在事后才得知住在那简陋破旧民宅中的女子,竟然是梁国的静姝公主。后来她被长公主殿下接入府中居住,如今长公主正筹备着婚事。奴才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不敢有片刻耽搁,便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向陛下如实禀报,还望陛下开恩,宽恕奴才的过错。”吕顺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磕头,额头磕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在安静的书房里格外刺耳。

皇帝听后,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他缓缓靠在椅子上,眼神变得深邃而莫测,仿佛在思考着这件事背后的诸多利弊和影响。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说道:“起来吧,此事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你。”皇帝的语气平淡如水,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吕顺听后,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下来,暗自松了一口气。他连忙叩谢道:“多谢陛下开恩,奴才感激不尽。”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感激涕零的神色,眼中闪烁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又问道:“你可知道皇妹打算给梁国公主办婚事,还是给那郡主操办?”

吕顺思索片刻,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微微低下头说道:“陛下,这奴才实在不知。陛下您也清楚,常州公主府向来不接待外人,哪怕是当地官员求见,公主殿下也一概不见。所以,奴才实在没办法探听到公主殿下的具体打算。”他的脸上满是无奈,微微摇头,显得有些沮丧。

皇帝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对吕顺的回答早有预料,并没有感到意外。他接着又问道:“依你之见,如果朕带着敬柔和德贵妃前往常州公主府,让张旭阳把敬柔也一并娶了,此事可行吗?”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目光紧紧盯着吕顺,似乎想要从他的回答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吕顺沉思片刻后,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说道:“陛下,明月公主向来喜欢敬柔殿下,她肯定不会拒绝。只是张旭阳那边的态度难以揣测,如果他不同意,恐怕这件事就很难办成。”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暗自思忖,张旭阳的想法的确是这件事最大的变数,谁也不知道他会作何反应。

皇帝点头表示赞同,说道:“朕也在考虑此事。张旭阳能因迷药与梁国公主同房就打算娶她,那皇妹喜欢的敬柔,为何就不能成为他的妻子呢?朕觉得敬柔与张旭阳甚是般配。”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仿佛已经在心里做出了某种决定。

吕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目前奴才也不清楚张旭阳到底是要娶李思羽,还是梁国公主。这其中变数太多,实在让人难以预料啊。”他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对这件事的发展前景感到十分迷茫。

皇帝心中似乎已经下了决心,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朕先带着她们母女前往常州看望皇妹,到时候见机行事。一个时辰后便出宫,你去把德贵妃和敬柔传来,你也一同随行。”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彰显着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决断力。

吕顺领命后,小心翼翼地倒退着走出御书房。他的心中既庆幸皇帝没有严厉责罚自己,又为接下来的常州之行感到担忧。他不知道皇帝此次前往常州公主府会遇到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发展,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一切都能顺利进行,不要出现什么意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