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有谋的大老爷?(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史上第一祸害》最新章节。

石友朋将太医院和司农寺的几位官员安置好,对宋忠贤二人道:“宋大人,我已问过驿站的伙计,明日我们就要途径武胜关。”

想到小二口中的话,石友朋的眉头紧皱:“未免引起山匪不必要的注意,我们最好分两拨,我护送另外几位大人先行出发,宋大人和宋公子由我其他五个弟兄带着下午再行离去,届时我们在武昌府会面。”

石友朋说完这些,又讲出了最坏的打算:“若是明日戌时三刻你我还未在武昌府门碰面,需要马上派武昌巡抚调遣城中的武昌卫前去搭救。”

末了,石友朋爽朗一笑:“不过宋大人请放心,当地人说金岭山匪在这个季节很少作乱,咱们也是以防万一。”

宋忠贤紧绷的身躯因着石友朋最后一句话而放松下来,思量片刻,他痛快应下。

宋玉听了石友朋的话,却是眼神提溜转,但想到了父亲在出门前告诫他的话,宋玉又不敢当着对方的面提出质疑。

待石友朋离开,宋玉对自家父亲道:“父亲,为何要同意让他们先走啊?”

“若是他们先惊动了山匪,山匪还未来得及出手就扑了个空,恰好遇上了后出发的我们,那该如何啊?”

“还有,这个姓石的虽然派五个校尉与我父子随行,可父亲有没有想过,这几个锦衣卫中,就属他是个百户身手最好,这不是明摆着有所偏颇吗!”

宋玉恨铁不成钢:“糊涂!你懂个屁!”

“前面那波足足三辆马车,却装了六名太医院和司农寺的官员,而你我父子仅仅二人就劳驾半数以上跟随的锦衣卫随行,你能说人哪里有偏颇?”

“至于山匪,我早有打听……武胜关虽然匪患频出,但的地势险要却路程短促,只要我们的一辆马车赶得快一些,远比他们三两马车来得快。”

“况且,你未听他说吗,如今算不上金岭山匪患高发的时间!”

宋玉闻言喜笑颜开:“父亲高,高啊!”

宋忠贤自得地扬起脖子:“这番去到湖广武昌府,你切莫骄矜自满意气用事,一切听我安排,为父保管你回京就能得到陛下的恩典。”

宋玉听罢,自然喜不自胜,满口应下宋忠贤的告诫。

母亲苏燕宜可是亲口告诉自己,此次离京就是走个过场,他只要不添麻烦就好。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去到国子监和宋志明那个孽种一样成为监生,宋玉的眼眸中就散发出希冀的光芒,满眼都是雄心壮志。

第二日未时,宋忠贤和宋玉一等人用过午时,踏上了去往武昌府的路程。

武胜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早年间本地的百姓因收成不好交不上朝廷的赋税,一个村半数的年轻人都进山做了土匪。

待朝廷后来减免了三年赋税,这一代的百姓日子才逐渐好过起来。

只是已经进山成了土匪的,碍于官府的威压怕被惩戒,就世世代代躲在山里不出来,成了实打实的山匪。

马车进到关隘处,两侧的峭壁飞檐如刀削一般锋利,仅仅只能容下一辆马车的羊肠小道上,一辆不起眼的青蓬马车正在路上疾驰,前后分别跟着三两镖师打扮的魁梧男子。

几个状似镖师的,正是保护宋忠贤二人的五名锦衣卫。

因着小道上有着山体滑落掉下的岩石,马车走得并不安稳。

木质的车轮碾压上岩石,使得车厢内的二人随着车厢不住摇晃震颤。

车夫被下了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经过这段路。他大声吆喝着“驾!驾!”,皮鞭一下下不住地打上马背,使得驾车的马儿跑得飞快。

宋玉被撞到了车壁的一侧,案上的茶盏‘哐当’一声掉在了车厢的羊毛毯上。

“还有多久能过武胜关?”

宋玉掀起车帘询问驾车的车夫,车厢的剧烈摇晃使得他头晕目眩。

车夫来不及回头,声音里带上了慌张和惶恐:“应当快了,快了……”

车里的宋忠贤也被慌得头晕,他却一把把车帘合上,呵斥宋玉:“你不要命了,别露头!”

车厢里的二人尚在这头天旋地转,不远处的山坡上,绿油油的密林里,几个山匪却有了一番新的打算。

一个眼神好的瘦小山匪朝身边刀疤脸的男人道:“二哥,方才那辆马车掀起了衣角,我看见里头一个白净的男人,定是个穿金戴银的公子哥!”

“将他抓到寨子里,一定能向他家里索要一大笔钱财……”

刀疤脸的男人闻言,眼神瞬间变得冷冽,朝身后十几个个兄弟道:“今早放过了几个肥羊,这回一定不能失手。”

说罢,刀疤男振臂高呼:“兄弟们,给我上!”

……

京城国子监。

宋志明也听闻了朝廷派宋忠贤去往湖广考察灾情的消息,虽然他不信宋忠贤会有那么好心会主动前去,但庆安帝已经做了决定,谁都干涉不了。

刚下学的李乘风等人路过宋志明身旁,有意戏耍这个祭酒口中的大才子:“宋大才子,祭酒说的文会你准备得怎样了?”

见宋志明刚回过神,李乘风脸上带着明晃晃的嘲讽,朝身边的钱幼斌笑道:“咱们宋大才子莫不是忘了还有这回事,哈哈哈!”

几人跟着一阵戏耍般大笑几句,见宋志明半点不搭理他们,顿感无趣,相继调笑着离去。

待人群走远,宋志明的眼眸深邃起来。

李乘风口中的文会是二皇子云泽向庆安帝提出的,因着湖广蝗灾形势尚不明朗。

庆安帝有意从国子监的学子中挑几个眼熟且几个可堪大任的,到了殿试那日需要选出三甲,他也不至于全然被动。

宋志明连着参与了乡试和会试两场大考,对大周朝任用官员的方向大致有了了解。

此次文会又是庆安帝亲自举办的,那么主题自然也就很好猜到。

宋志明唇角微抿,他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

至少,要在庆安帝面前崭露头角,他才能获得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