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苏姑姑的绣活儿(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海棠春闹》最新章节。
“哎呀,我的好小姐,你快来看,苏姑姑真真是好手艺,将这猫儿绣得如同真的一般,叫人心喜。”
春草性子最是活络,一时也不曾瞧见了她面色不好,拿了一只绣绷过来叫晏宁看。
与梁四姨妈家那两个心眼儿极多的表姐周旋了一天的晏宁哪有什么心思看她们的绣活儿,只是不好拂了春草的意,冷了丫鬟的心,才淡淡扫了一眼。
只这一眼,她的眼睛再从这块不大的绣布上移不开了。
淡粉色的蚕丝绢上绣着一只憨态可掬的狸花猫,胸前一撮雪白的毛,四蹄踏雪,尾巴尖儿上偏偏一点纯黑,亮晶晶的大眼睛正瞅着身前飞舞的蝴蝶,扬起了一只前爪似乎正要扑将过去,这哪里是要扑蝴蝶,是要扑进她心里去才是呢。
“这是苏姑姑绣的?”她忍不住放柔了声音,好像怕惊了这只可爱的猫儿一般。
春草献宝似地点点头,苏姑姑面上飞起一片红晕,赧然道:“不过是随手绣着玩儿,叫二小姐见笑了。”
晏宁闪着星星的眼睛看向苏姑姑,道:“姑姑竟有这般的好手艺,来了这些日子,我竟一点儿也不知道。”
苏姑姑笑着说:“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安太妃最喜欢苏绣,偏偏那些阉人拿乔,宫外的东西拿进来卖到宫里,能喊出天价。仙如姐姐知道我会一点子苏绣,便央我仿着外头的花样儿做了,哄安太妃高兴。做得多了,我便也有些心得,倒不值当二小姐夸奖。”
“听着姑姑所说,倒是以前就会,可是在家里头学的?”晏宁又问。
“是,小时候有个绣娘赁了我家屋子住,后来病了,交不起租子,就央着我娘,教我绣活儿抵债。只她身子不好,才学了三两个月,便挣扎着要回乡,又劝不住,只得随她去了,我这也就学了个半调子,难登大雅之堂。”苏姑姑道。
晏宁手抚着绣绷上惟妙惟肖的小猫儿,赞叹道:“姑姑真真是谦虚了,我虽没什么见识,但也见过一个绣活儿极好的大家小姐,绣出来的蝶儿还没有姑姑绣得一半灵动,若这还只半调子,怕是满大街的绣庄都要关了去——”
突的,她话音微滞,竟当地发起呆来,苏姑姑和春草不知她是怎么了,唬得一动也不敢动。
兰心掀了帘子打外头走进来,一边搓着手道:“外头一日冷似一日的,怕不是要下了雪?”
又看着屋里三人的形容,不免惊奇,还未走上前去,晏宁的眼睛已动了起来,看着她笑得狡黠。
今日武氏姐妹还要寻她一起开绸缎庄,她手边既有这样的资源,还开甚么绸缎庄,自己悄悄的发财难道不好?
“二小姐。”苏姑姑和春草有些担心地看着她,不知道绣的这猫儿又哪一处动了她的神经,笑得怪异得很。
“没事,没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晏宁笑眯眯将绣绷子又塞回了苏姑姑怀里,叫兰心帮她换了亵衣好睡。
就跟她同武氏姐妹说的那般,就算是她要开铺子,也该等她嫁人之后,在靖国公府站稳了脚跟儿才成。
不过不妨碍她现在就盘算起来,洗漱完毕,她捂着香香软软的被子,在罗帐里头笑得像个小狐狸。
她不由又想起了与晏敏前后脚出嫁的姜玉蝶,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她那一手出神入画的绣功虽比不上苏姑姑,可也是极难得的。
与武氏姐妹一道儿做生意,她怕被坑,可若是与姜玉蝶一起做个绣坊,晏宁却是极愿意的。
次日,果如同兰心念叨的那样,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怕路上滑了跌了跤,晏老太太特意叫腿脚快的小丫鬟挨个儿院子说了,不叫她们来回跑去请安。
只是晏宁这活泼性子在外人面前装了几回,已是熬不住,裹了石榴红镶金丝飞凤纹大毛斗篷迎着风雪就去了燕喜院。
才一进屋,就迎来晏夫人的埋怨:“今日雪大,老太太都叫人别去请安了,你又巴巴的跑来,也不怕路滑摔了,回头祖母又要心疼。”
听着她明是埋怨,暗里却是关心的话,晏宁心里暖洋洋的,嘻嘻笑着爬到了炕桌儿旁,偎在了母亲身边。
“母亲这些时日可见过姜夫人?也不知道姜二小姐嫁的那户人家好不好。”
不待晏夫人让,她自拿了桌上的果子塞到嘴里,晏夫人脸上难掩笑意,问她是不是饿了,要叫厨房里早些传饭。
晏宁连连摇头,手上不停,“哪里就饿了,不过是母亲这里的果子好吃些,我是馋了。”
晏夫人面上笑容更盛,这才答了她方才的问话,“姜二小姐本就是先头夫人留下的女儿,能给她寻个正经人家嫁了,姜夫人就算是做到位了,哪里还管得她过得好不好。若是你想知道,待年后看看哪家夫人要办腊梅宴,到时候我帮你问一问。”
“嗯嗯,那就劳烦母亲了。”晏宁腮帮子里塞着果子,向晏夫人点头,两只黑珍珠似的眼睛里面满是孺慕之情,叫本来要说她吃相不好的晏夫人话到嘴边儿又咽了下去,低头继续看账。
晏宁坐在母亲旁边,母女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忽然觉得鼻子有点儿酸。
这是她从小到大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如今在这暖意融融的屋子里头真个梦想成了真,不由有些感触。
晏夫人看账入迷,一会儿发现她许久没说话了,抬头看去,却见自家这位二小姐正背了脸,悄悄用帕子抹眼睛。
晏夫人收了声,心中暗叹,又想起来昨日里梁四姨妈说她的那些话。
虽当时不服气,但事后想一想,她又哪一字,哪一句说错了?
若是自己性子再和顺一些,对家里孩子多些耐心与关注,是不是晏敏也不会走上今天这条道路。
心中一软,便开始自责,就连晏宁何时离开了也不知道。
外头的雪越下越大,门子上又报说大小姐回府,想见母亲,晏夫人便没有十分的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