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前承美食,后思国策(二)(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再弄点人过去走私,只要你不犯我大明,就一直这么干,要是犯大明了,直接灭国。

至于收缴而来的管理费究竟流向何处?

答案毋庸置疑,尽数有条不紊地纳入国库,专款专用,用于基本建设,什么道路啊,水库啊,沟渠啊…以后再琢磨。

在朱有建心中,有一条坚如磐石的铁律:

只要坚守大明正统,忠诚不二,便是大明的“好孩子”,朝廷自会张开宽广的臂膀予以庇护,给予安稳富足的生活;

反之,那些觊觎大明江山、妄图分裂之人,他有的是手段让他们乖乖就范,土地被重新分配便是他们的下场。

仿若被剥夺了所有财富的乞丐,只能在悔恨中看着曾经的土地易主。

至于晋豫陕之地原有的地主阶层,朱有建更是嗤之以鼻,从鼻孔里轻轻哼出一声冷笑。

在他看来,这些人早就投降为大顺治下臣民,与大明何干?

如今正值国战之际,国战的残酷与决绝,他们应当懂!

若是不识时务,妄图螳臂当车,阻挡大明前进的步伐,那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碾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紧接着,朱有建的思维仿若被点燃的烟花,愈发活跃绚烂,瞬间又将目光投向了内部制度建设这一关键领域。

既然下定决心要将大明精心打造成类似股份公司的架构,那自然得像一位严谨的立法者,制定出一套完备无缺、丝丝入扣的章程。

其一,本金务必确保不动,这可是整个体系的根基所在,如同巍峨大厦的基石,容不得半点动摇。

一旦本金受损,就好比大树断了根,大厦失了基,必将陷入摇摇欲坠的险境。

其二,盈利不可或缺,这关乎着发展存续,恰似人体的血液,源源不断地为机体输送养分。

只有持续盈利,才能保证这些参股者,不会轻易背弃初衷。

再者,晋豫陕之地土地广袤无垠,设立公田势在必行。

那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说来倒也简单,在如此庞大复杂、仿若精密机器的“公司”体系里,全员皆为股东,人人都与大明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

可日常事务繁杂琐碎,总得有人专职操办,于是乎,下属机构便该应运而生。

设立保障司,务必拉拢那些出人最多、贡献最大的“东家”加入其中。

此次出征的各个小队,全员编入,如同百川归海,汇聚力量,强化整体战力,让他们成为利益体的一部分。

还得设立转运司,它仿若一条灵动的纽带,肩负着整合车马行资源的重任。

待日后铁路如同巨龙般贯通南北,转运司便能将水陆运输完美融合。

确保物资如同畅流的江河,源源不断地送达各处,为大明的运转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此外,情报司更是重中之重,堪称大明的“千里眼”“顺风耳”。

朱有建手托下巴,微微皱眉,仔细琢磨着,锦衣卫转型融入情报司倒也合适。

毕竟,锦衣卫有着深厚的情报收集底蕴,无论采取世袭传承也好,探索其他创新模式也罢,总归要归属集团公司统一管辖。

如此一来,既能保障情报高效收集,又可节省额外薪资开支,如同巧妙解开了一道两难的谜题,一举两得。

那这薪酬究竟该从何而来呢?

答案揭晓,便是那广袤无垠的公田。

公田将会被精心交付到将士们的家眷手中,或是安排给其他闲散劳力,让他们悉心耕种,挥洒汗水。

而这片土地上所产出的一切,一概免税,尽数作为他们辛勤劳作的丰厚报酬,稳稳当当地发放下去,绝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