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晋商之患,鲁工钢绳(三)(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他在心底暗自评价:

崇祯作为皇帝,执政能力或许有所欠缺,虽有治国安邦的拳拳之心,却无奈受困于自身才力不足,时常有心无力,还偏爱瞎指挥一气,最终导致局势愈发糜烂。

朱有建心中既定了要另建新都的宏图伟业,对于身后的陵墓选址自然也有了自己的思量。

他断不会将陵寝建于南直隶与北直隶之地,主意既定,他起身踱步至舆图之前,目光在地图上游移,最终在济南府的方位停留。

泰安,恰处于泰山脚下,自古以来,泰山便是帝王封禅祈福的圣地,地位尊崇无比,若是将皇陵选址于此,无疑是个极为尊贵的选择。

不过,他的眉头随即微微皱起,黄河改道的隐患如同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可不防。

好在有泰山作为天然屏障,只要日后设法在黄河沿线修筑辅助支流,有效引导水流,便能极大程度上规避改道的风险。

如此这般,既得了尊贵之地,又解了后顾之忧,当真是个两全其美的良策。

不妨考虑在泰山周遭营建皇陵,不过,这皇陵的意义可不仅仅局限于供帝王百年之后的栖息之所,其核心要义更在于,要于此地设立功勋碑,为那些在大明崇祯朝立下赫赫战功、有卓越功勋之人修筑祭祀殿。

如此行事,一则能够极大地彰显大明的赫赫荣光,让王朝的辉煌事迹得以传颂千古;

二则也恰好契合了这些功臣们对于身后留名的殷切渴望,让他们青史留名,福泽后世。

说来也巧,在前世,自己便曾萌生过类似的念头。

那时,满心赤诚,想着但凡为华夏大地做出杰出贡献之人,就理应塑像,筑起英雄坛以供后人敬仰。

彼时不过是年少气盛的愤青,仅有一腔热血,空有想法却无力付诸实践。

而今生,时来运转,既手握权柄,又恰逢良机,自然是要将这桩夙愿实现。

就拿这皇陵的构建来说,可以仿照九层台的样式精心打造。

皇帝的陵寝居于整个布局的中央,也就是第九层,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而那些对本朝有大功的臣子们,则位列第八层,随后依照功勋大小,依次往下排至第一层。

与此同时,在地面之上还要修筑配殿,将所有人的丰功伟绩,以碑文的形式详尽镌刻其中,再配上享殿、祭祀殿等诸多建筑,使之蔚为壮观。

不仅如此,每层还可依据所居之人的功勋,量身定制专属的雕塑,使之形象更为立体、鲜活。

至于每层的占地面积,同样可按照功勋等级来设定。

比如,第九层不妨规划为四十九亩,取“大衍四九,遁去其一”的寓意,冥冥之中,说不定还真能借此机缘,回溯前世呢!

第八层则可设为十九亩或者二十九亩,而后逐层递减,至于可葬之数另行计较。

这般规划布局下来,表面上看,似乎是传统的配享陪葬规制,可实际上,能与皇帝相伴长眠于此,共享殊荣,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这无疑是对功臣们最高的褒奖,也能激励后世臣子为大明江山肝脑涂地、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