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火锅宴臣,库伦兵聚(五)(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紧接着,喜峰口告破,这座素有“蓟北雄关”之称的要塞,在后金铁骑的冲击下,没能守住国门。

而后,后金铁骑马不停蹄,走马兰峪,遵化城随之沦陷,城中百姓惨遭屠戮,财物被劫掠一空。

紧接着,从三河直入通州,妄图进一步威逼京城。

明军京营虽拼死抵抗,在德胜门与后金军队展开一场大战,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极其艰难地阻挡住后金的攻势。

后金军队见京城一时难以攻克,转而进占固安、房山等地,在这片富饶之地大肆抢掠财物与人口。

如同饿狼扑食,待抢得盆满钵满后,才心满意足地从密云扬长而去,留下一片满目疮痍的山河,也让明朝的国运自此蒙上了更深的阴霾。

这一场场溃败,皆因明朝对关外局势的疏忽、对盟友的失信,以及边防的空虚,为其覆灭埋下了伏笔。

后金虽已将库伦收入囊中,可为何还执着于偷袭之道呢?

这背后实则有着诸多考量。

彼时的宣府镇,作为明朝北疆的军事重镇,常年重兵把守,城高墙厚,军备精良,犹如一只沉睡的雄狮,一旦惊醒,必将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若是后金大张旗鼓地直接攻打张家口,无异于捅了马蜂窝,明军必定会迅速警觉,进而火速调配兵力,加强燕山各处口隘的防御。

要知道,燕山防线恰似一道横亘在关内关外的天然屏障,各个口隘相互呼应,一旦全面戒备,后金想要突破,难度可就呈几何倍数增长了。

所以,在之前的数次征伐中,偷袭已然被证明是入关最为行之有效的“敲门砖”。

后金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铁骑的机动性以及情报的精准掌控,屡次绕过明军的主力防线。

如鬼魅般悄然潜入关内,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招一式,让明军防不胜防,吃尽了苦头。

此次多尔衮领军出征,心中打的仍是那套“故技重施”的算盘。

他计划对张家口展开佯攻,佯装全力进攻之势,吸引明军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悄然沿着野狐岭向独石口进发。

只不过,这一回的入关路线相较以往有所调整,不再选择古北口与喜峰口,而是剑走偏锋,绕道张家口堡东侧,试图从这个意想不到的方位偷袭口内。

一旦得手,便可一举拿下张家口堡,掌控这一关键据点,就如同握住了开启关内大门的钥匙,届时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开关放行后续部队。

紧接着,分兵出击,迅速拿下宣化城,将明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彻底打乱。

而后,以太原为大本营,依托此地的地理优势与资源储备,向河南、陕西等地辐射影响力,逐步蚕食明国的内陆疆土。

同时,以紫荆关与居庸关为突破口,集中兵力全力攻坚,彻底占领明国北直隶地区,将明国的核心统治区域纳入囊中。

至于黄台吉生前一直担忧的山海关,在多尔衮看来,不过是一座“区区孤隘”罢了。

失去了北直隶的依托,它要么在清军的威逼下乖乖投降,要么只能在孤立无援中自行困守,直至粮尽城破,走向绝境。

多尔衮站在帅帐之中,对着地图反复比划,眼中闪烁着野心与自信,仿佛已然看到了大清铁骑纵横关内、江山易主的那一天。

确实如此,倘若多尔衮的计划顺利推进,届时吴三桂所面临的处境将极为艰难。

辽西走廊的沙滩已然堰塞,这就如同斩断了他的后路,前有强敌,后无退路,摆在他面前的恐怕真的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走了。

说来也巧,多尔衮此番的精心谋划,竟与朱有建的预判近乎不谋而合。

朱有建深知后金的用兵习性与战略企图,料定他们极有可能会选择从张家口入手,突破雁门关,进而占据太原府,以居高临下之势俯瞰河南,对北直隶形成包围之势。

有鉴于此,他果断采取行动,将所有能为敌军所用的古道统统炸掉,决心把张家口隘打造为与后金一决雌雄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