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战将起,再出狂谋(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平心而论,就拿这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来说,哪怕是满八旗里的一万精锐倾巢而出,亲自下场较量,估计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胜算。

毕竟,他们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对手,而是一群被逼至绝境、已然疯狂的亡命之徒。

这些人心中没有退路,眼里只有求生,为了活下去,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从死神手中夺回生机。

面对这样一群“拼命的疯子”,任谁站在对立面,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够稳操胜券,这便是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性。

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战局之中,多尔衮精心策划、寄予厚望的这支奇兵,最终却沦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几乎没有达成任何战略目的。

若非要从这败局之中找出一星半点所谓的“作用”,那便是阴差阳错地帮私军牵制住了闯军逃兵。

可这“帮助”的代价,实在是太过惨重,整整一万人的喀喇沁旗骑兵精锐,就这样在混战与厮杀中全军覆灭,血洒疆场,徒留一片死寂。

反观私军,虽说历经苦战,却也算是“因祸得福”。

他们在硝烟散尽之后,收获了近五百万的巨额财物,那沉甸甸的金银珠宝,在日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仿佛是对他们浴血奋战的“犒赏”。

然而,他们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太久,很快便收敛心神,着手处理战后事宜。

他们怀着悲痛与敬意,将战死的同袍一一收敛,小心翼翼地护送着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的遗体,准备带着他们魂归关内。

与此同时,私军还押解着在大同府搜刮来的各类战利品,望着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五味杂陈。

当一切准备妥当,私军们便打点行囊,准备启程。

至于要不要留下来坚守大同府,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战果,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过这样的念头。

在他们看来,那些偶尔出现的鞑子,不过是正常赶路的路人甲,对于其真实身份和背后的战略意图,他们毫无探究之心,只是单纯地凭借着有限的认知,大致猜测那些鞑子应该是来自归化城的部队罢了。

既然如此,他们也不愿多费周折,索性大手一挥,放了一把火,任由那熊熊烈火吞噬着战场上的一切,仿佛要将这场战争的痕迹一并焚毁。

回到大同府,面对无数财宝,他们发出由心的喜色,但是面对着三千五百多个骨灰罐,又是一阵伤心。

大同府寻宝之旅,私军队伍总计战死三千五百余人,伤三千多人,只有不到两千人全须全尾。

随后便踏上了通过紫荆关回京城的归途,带着大量财物与各种物资,算是他们对自家主子的交待。

在遥远的北国边疆,库伦之地宛如一座即将爆发的战争火山,已然集结了浩浩荡荡的满六旗精锐。

正蓝旗与镶蓝旗两支劲旅,如同忠诚的卫士,被委以重任,留守后方,牢牢地守护着家园,以防不测。

朝政大权此刻稳稳地落在济尔哈朗手中,他目光如炬,肩负监国重任,有条不紊地调度着各方资源,确保大清的根基稳固如山。

与此同时,汉八旗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

孔有德宛如一位威风凛凛的战神,亲率麾下两旗将士,推着一门门黑沉沉、威力巨大的火炮,向着兴和方向大步挺进。

他们肩负着特殊使命,即将奔赴张家口外,在那片广袤的战场上,用火炮的怒吼奏响战争序曲,佯装发起猛烈攻击,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势必要让敌军误以为大军压境,陷入慌乱。

耿仲明也毫不逊色,他目光坚毅,率领着同样来自汉旗的两部人马,如同移动的盾牌,紧紧跟随着孔有德,为其提供坚如磐石的掩护。

每一步前行,都透着一股决然之气,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有他们在,孔有德的后路便万无一失。

汉八旗主要负责的就是佯攻张家口,他们在各自的旗主带领下,向兴和城聚集而来。

再看蒙旗五部,他们仿若一群矫健的草原苍狼,从榆木川疾驰而出,向着小境门飞奔而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路风驰电掣,只为了能准时与汉八旗在大境门外顺利会师。

会师之后,这支混合大军将如虎添翼,气势汹汹地直逼大境门,肩负起扫平大境门一线明国守军的重任。

为孔有德在张家口的佯攻提供强有力的接应,让明军首尾难顾,陷入绝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